第76章
于謙家書房。
他目光複雜的看著楊軒的身影。
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啊!
其實,這樣的結果于謙應該早就預料到的。
他了解楊軒,做出了決定的事,就不會改變。
所有人都照顧到了,可苦果卻是自己承擔。
正因為清楚,所以于謙才心疼啊!
「侯爺。」于謙一張口,就是以前的稱呼。
而從這聲稱呼之中也能看出于謙對楊軒的態度。
楊軒聽到聲音,側過身,看向于謙。
正如于謙了解楊軒一樣,楊軒也了解于謙。
看到他現在的表情,楊軒就大概猜出了于謙心中在想些什麼。
「廷益,你了解我的,這是我的決定。」
「在找你之前,我就已經見過陛下了。」
聽到楊軒這話,于謙頓時就明白了。
侯爺已經和陛下商量好了,他這個環節不能出差錯。
「嗯,我知道了。」于謙點點頭。
見此,楊軒上前輕輕拍了拍于謙的肩膀,笑道:「你我是幾十年的朋友了,這麼多年下來,身邊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我也累了。」
楊軒說著,語氣低沉了下來,透露著一股疲憊。
于謙看著楊軒,就聽後者繼續說:「此番清算,困難、障礙我已經為你們掃平了。」
「後面的事就交給你和陛下了。」
「現在對你們來說是局勢大好,千萬不要放棄我辛辛苦苦創造出的局面。」
「我會在金陵看著你們君臣共創出一個什麼盛世。」
路已經鋪好,剩下的就看朱祁鈺和于謙他們的了。
大明不缺有才能的人,只有不會用人的領導者。
任何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都能發揮出良好的效果。
朱祁鈺有個優點就是聽勸,輔以于謙這樣的忠正賢良之臣,朝堂上就算沒有楊軒,也不會變差。
況且,朱祁鈺在位的這幾年,身上的功績可不小。
挽救大明於危亡之際,收復西域,掃平草原威脅等等。
儘管主要負責人不是他,但身為皇帝,這些功績本就有他一份。
況且這一樁樁的功績身後,朱祁鈺也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就拿楊軒收復西域來說,沒有朱祁鈺在大後方堅定的支持,楊軒現在都有可能還在西域忙碌費心呢。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
大軍要吃飽了才能打仗吧?地方打下來了,總要派人鎮守吧?
不然憑藉當時楊軒手上的幾萬人,根本就不夠用的。
所以,那些功績都是朱祁鈺應得的。
有了這麼多的功績加持,百年之後,朱祁鈺的歷史評價絕不會低,哪怕是將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拉到一塊兒,朱祁鈺也能排在前列。
武功方面,朱祁鈺的功績已經足夠了,但比起武功,文治方面還差了一些。
哪怕是為了自己的身後之名,朱祁鈺也不會擺爛的。
反而會比以往更加努力。
唐玄宗李隆基的例子猶在眼前啊!
是當明君還是昏君,就在一念之間。
這一年多來,朱祁鈺的表現楊軒可都看在眼裡。
朱祁鈺不僅要當明君,還要當一個文治武功俱全的明君。
以唐太宗為榜樣。
所以,朱祁鈺接下來的工作重心就在文治上面了。
東南半島的問題還在可控範圍之內,不必急於一時。
況且,隨著西域收復,北方草原平定,後面的戰事會越來越少。
武將的地位不可避免的會下降。
有這麼一個敵人在的話,武將就還有獲取戰功升官發財的希望,後繼之君也能藉助戰事收攏兵權,坐穩皇位。
這也算是一個拉攏武將勛貴的籌碼。
凡事要看長遠,不能只注重眼前。
朱祁鈺在武功上的建樹已經足夠了,肉都吃了,總要給後繼之君湯喝吧!
吃獨食可不好。
你朱祁鈺的皇位是怎麼來的?
是你皇兄坦然赴死,留下血書傳給你的。
做人要懂得感恩啊!
就朱祁鈺的表現來說,他做的不錯,可圈可點。
而在這『不錯』之下,朱祁鈺的工作壓力可一點也不小。
一年多來,朱祁鈺整個人肉眼可見的瘦了。
工作強度大,睡眠也常常不足。
怕給累出個好歹來,楊軒也是為其開了助眠和調養的方子。
在身體素質方面,朱祁鈺還真比不過老朱和朱老四。
活,大概率是活不過這兩位祖宗的。
楊軒的最低要求就是朱祁鈺要堅持到小太子朱見深成年及冠。
但話又說回來,計劃的再好又有什麼用呢?
誰也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意外。
當意外來臨的時候,只有被動的接受。
第77章
對於楊軒的囑託,于謙認真答應了下來。
創造一個百姓安居樂業、各行各業蓬勃發展的太平盛世,也是他的理想。
「侯爺,您就在金陵看著吧,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嗯,你的品性能力都是值得信任的。」楊軒輕輕嗯了一聲,點點頭。
「還有太子的教育一定不能放鬆。」
「太子是國之儲君,是後繼之君,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這個老師的擔子很重啊!」
楊軒提到了小太子,又和于謙強調了一下。
于謙不是初入官場的菜鳥,宦海沉浮幾十年,說一下就足夠了。
當初推薦于謙當小太子的老師,是希望于謙的優秀品性能影響到小太子,再就是延長于謙的政治生命。
一朝天子一朝臣,有師生情誼在,以後到了小太子的時代,于謙也不會被冷落。
而楊軒,在小太子的教育上,就只是掛了一個名,站台當個靠山。
因為楊軒喜歡掀桌子,打破規則。
但皇帝卻不能這麼做,後果很嚴重,影響也很深遠,所以不能跟楊軒學。
不然未來小太子繼位,百官下意識就會對其產生警惕、不信任,害怕其動不動就掀桌子。
如此,於大明的發展不利!
而于謙的品性是值得所有人肯定的,他教出來的學生,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
最起碼會遵守規則,不會隨意打破規則。
以後繼位,百官也不用擔心再出一個「楊軒式」的皇帝。
聽著楊軒的話,于謙感到壓力山大的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
只聽他說:「太子是希望所在,于謙不敢放鬆。」
接著他便將小太子的學習情況等和楊軒說了一遍。
楊軒聽完輕輕頷首,果然,老朱家就沒有笨蛋。
說的也是,豐富的教育資源,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
就比如說朱祁鈺沒有他皇兄聰明,但要換個對比對象的話,就會發現,朱祁鈺其實也很聰明,就看從哪個角度去看了。
就像『我喜歡別人的老婆』和『我喜歡的人最後成了別人的老婆』講出來意思完全是不一樣的。
這個例子放在這裡可能有些不合適,但意思到了就可以了。
將太子交給于謙教導,楊軒是放心的,朱祁鈺也是放心的,百官同樣是放心的。
所有人都很放心!
接下來的時間裡,楊軒又和于謙聊了不少。
也沒有注意時間的流逝,管家同樣沒有過來提醒。
不知不覺間,一個多時辰就過去了。
當兩人出現在書房外面的時候,管家已經在不遠處等著了。
看他的樣子,等待的時間確實不短了。
而且其也很有分寸,並沒有直接在書房門口等待,而是特意隔了一段距離。
楊軒見此,還朝于謙誇讚了一句他的管家。
于謙笑笑,又和楊軒聊起了自家的管家。
二人就這樣一路來到膳廳,淨手之後坐下。
看到桌上的菜,以于謙的條件來說確實稱得上是豐盛了。
「我有好酒,你有好菜,正好今天這頓,就當是給我的餞行宴了。」楊軒看著桌上的菜笑道。
于謙強笑了兩下,心底卻是嘆了口氣。
楊軒像是沒察覺到一樣,招呼著于謙吃菜喝酒。
這頓酒,一開始于謙並不在狀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于謙心中裝著事兒。
但楊軒就像沒看到一樣,頻頻拉著于謙喝酒。
隨著一杯杯的酒入喉,這酒勁兒上來,一把年紀的于謙眼淚鼻涕一大把的說著自己的不舍,就差抱著楊軒的大腿讓他別走了。
這樣的情形,酒肯定是喝不下去了。
楊軒安撫了好一會兒,才讓于謙的心情平復下來。
隨後將于謙背到他自己的房間之中,安頓好後又交代了一番管家才離開。
出了于謙家的大門,一陣涼風拂過,讓楊軒有了些許醉意。
按理說,以他的酒量,這點酒是不可能喝醉的。
但,醉不醉人人自醉啊!
第78章
錦衣衛指揮使忽然換人的事情是瞞不住的,不出意外朝堂上下都關注到了。
能在京師混,且身居高位的,就沒有蠢貨。
很快就猜到了這可能是一個信號。
因為上一任錦衣衛指揮使可是鎮國公的人啊!
這人忽然就換了,而且大家事先沒有得到一點消息,這其中必然是有某種深意的。
再加上鎮國公去見了陛下,二人在御書房待了不短的時間,這想不讓人產生聯想都難。
再加上鎮國公又去了于謙府上,同樣待了不短的時間,出來的時候看起來還喝了不少的酒。
根據于謙府上傳出的消息,二人喝的是餞行酒。
何為餞行?
有人要離開!
誰要離開?
鎮國公!
總不可能是于謙吧?
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啊!
不知道鎮國公府上已經準備遣散下人了嗎?
楊軒的身份太特殊了,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所以在京師,是很難遮掩行蹤的。
當然,這不是說楊軒做不到。
所表現出來的,只是他故意為之。
將近二十萬顆人頭啊,這其中被株連的有多少不得而知。
鎮國公要清算,其中犯官以及和其勾結的士紳、富商終究是少部分,剩下大部分都是被牽連的。
更重要的是鎮國公是以臣子之身行事的,全然不顧皇帝和大明律,擅權,越權。
是,陛下一開始是同意了清掃大明內的蛀蟲,但沒讓你鎮國公搞這麼大啊!
你看看你殺了多少人?
一點規矩都不講!
什麼?陛下為什麼不出來阻止?這一切都是陛下默許的?
大膽,你竟敢污衊陛下!
一看你就不是好人,抓了!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講!
這一切都是鎮國公擅權,肆意妄為,和陛下沒有一點關係。
百官心中就算知道些什麼,也必須當做不知道。
皇帝沒有錯,也不能有錯。
所以,所有的髒水都只能潑在鎮國公的身上,惡名也只能由鎮國公來背。
再說了,這也不是冤枉鎮國公,而是事實。
京師外的萬人坑難不成是假的嗎?
此案造成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是必須要給天下一個交代的。
所以鎮國公離開已經成了必然。
和陛下見面,也可能是雙方在私底下達成了某些交易,以保證鎮國公能夠體面離開。
主要是當時御書房中只有陛下和鎮國公兩人,沒有其他人在場,所以二人到底達成了什麼交易,其他人不可能知道,一切只能猜測。
至於鎮國公去于謙府上喝餞行酒,這不難理解。
二人畢竟相識多年,鎮國公又對于謙有知遇之恩,鎮國公都要走了,給他餞行,這沒有什麼,很正常。
於大人就是這樣一個恩怨分明的人,要說這二人是不是達成了什麼共識,大家還是不太相信的。
自從之前于謙與鎮國公爆發矛盾,就很少見面了,而且每次見面,都說不到一塊兒去,吵得臉紅脖子粗,不歡而散。
這一切大家都是看在眼裡的,做不得假!
要說這也是假的的話,圖什麼呢?
於大人並沒有讓大家失望,第二天就進宮去面見陛下了。
私交歸私交,該公事公辦還是要公事公辦的。
若是于謙恩怨不分明,公私不分明,那他就不是大家認識的於大人了。
於是,於大人向陛下彈劾了鎮國公,其罪行羅列了數十條,要求陛下嚴懲鎮國公。
於大人高風亮節,並沒有為恩情所困,實乃我輩之楷模。
看吧,筆桿子握在手中,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但朱祁鈺卻表示要低調處理,鎮國公於大明畢竟是有大功的。
君臣二人爆發了爭吵。
御書房外面十多步的太監聽得清清楚楚。
于謙堅持己見,朱祁鈺也毫不退讓。
最後,朱祁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表示鎮國公不是那麼好動的。
拋去其太祖女婿這個身份,光是從洪武朝活到現在就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其手中握著的免死金牌實在是太多了。
太祖發的免死金牌他自己可以不認,但朱祁鈺不能不認。
不認太祖發的免死金牌,就是不認自己朱家子孫的身份。
沒哪個皇帝會這麼幹!
這是否認自身的合法性。
最終,君臣二人各退一步,折中。
當天,鎮國公也進宮了,待了有半個多時辰,但出來的時候臉色很不好看。
有心人注意到,鎮國公出宮的時候,背影佝僂了許多。
開心了,這下大家都開心了!
一筆閣 www.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s 3.817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