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過後,果然不出漢生所料,離贛關外告急,大批晉朝軍隊來犯。
漢生即刻點兵,浩浩蕩蕩的七萬大軍前往離贛關,與離贛關的守衛共計十二萬人馬。吳涯與其子共領兵七萬,樂進共領兵五萬,迎戰晉朝大軍。
漢生以及二位公子坐鎮北戎王城。大公子商朝嚷嚷著想要隨軍一同去前線打仗,被漢生斷然拒絕。
戰況進行得很焦灼,探得敵情以後,離贛關的軍隊愕然發現,晉朝此番前來北戎的軍隊有足足三十五萬之眾。
斥候傳回晉軍情況以後,原本就很緊張的情勢一下子變得更加嚴肅不安。
打了幾場小仗,雙方都很謹慎,各有勝負。
秋日裡乾燥,北戎的風又格外乾冷些,漢生嘴角已經起了泡,但她沒有心思搭理這些。
漢生蒼白著一張臉,看著每日流水一般從前線傳來的戰報,並不是很滿意,這些戰報比乾燥的天氣更讓人上火。
今年秋收幾乎所有的糧食全部投入了這場仗。
按照漢生的計算,換上新式斬馬與北戎刀的北戎兵,對付三十萬以內的晉軍不成問題,然而目前雖打了幾場仗,傷亡比始終還是和以前以往,維持在一比二,北戎損失了兵力接近一萬,晉朝則是不到兩萬。
唯一的短板就是,北戎的騎兵太少。漢生仔細分析了傷亡率,得出了這個結論。
其實以北戎離贛關一帶的地形來看,騎兵作戰能夠發揮的優勢不小,只可惜整個北戎的馬匹數量實在有限,十二萬兵力中,僅有三萬是騎兵,包括這一年以來招募的七萬新兵,全部都是步兵。
為此漢生也做出了相應的辦法,將《太乙畫箴》中的一部分適用於步兵用的陣法記錄下來轉給吳涯以及樂進。
後者收下時臉上明顯帶著驚喜,前者看完以後則是淡淡一笑接過謝恩,不過這已經是半月以前。
如今的吳涯與樂進正在中軍大帳中與諸將商議軍事,盯著已經滾瓜爛熟的沙盤上的地形。
「晉軍在離贛關附近各城鎮拉成一條戰線,自西而東如新月之勢欲合而為之,且兵馬數量眾多,尤其是平岸以西一線,我北戎若要守住離贛關,必得突圍才好。」一名副將發表自己的意見。
另外一名副將指著沙盤上的離贛關,以及離贛關以南的平岸一鎮,出言道,「平岸屯兵數最多,此處突圍並非佳處。朝西一線同樣兵馬眾多,東線地勢較低兵馬卻不如西線密集,不如從西線下手。」
陳鄭東一笑,「這好辦,咱們從西線突圍殺過去,末將願為先鋒!」
吳涯不做聲,樂進同樣在想些什麼,幾位副將和將軍都發表了各自的意見,等待他們最後的決策。
樂進開口,「晉軍不可能不知地形,明明朝西一線對北戎突圍有利,如今晉軍形成合圍之勢卻刻意未在西線放置重兵,此事蹊蹺。」
吳涯道,「西線如今所探出的兵馬有多少?」
「據斥候回報,朝西一線平野、郄澤、原丹三鎮共有十三萬晉軍,步兵十二萬,騎兵二萬。」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5s 3.705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