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帶着未來空間 第390章 復活滅絕動物(二)

    葉泉看到龍鷹集團發布的新聞,不由來了興趣,他對龍鷹集團能搶在其它幾國的科學家之前,取得復活猛獁象這一成就毫不意外。

    當初闖進「潛龍」基地時,龍鷹集團在跨物種基因移植上面的先進程度簡直讓人不可思議,就連生物型戰鬥機器——「獸人」都成功研究了出來。

    相比之下,復活擁有冰凍殘骸的猛獁象簡直就是小兒科。

    在建立了大型生物實驗室後,葉泉偶爾也曾冒出一些念頭,能不能利用這些超時代的生物技術去復活恐龍?

    他現在依然記得第一次看到電影《侏羅紀公園》時的震撼,當時幻想著自己能去那個島上冒險一番就太好了,相信這也是每一個看過這電影的少年,心中的夢想。

    不過恐龍已經滅絕了上千萬年,現在只剩下一些冷冰冰的化石,對現今的生物技術來說,要做到復活的難度也太高了,葉泉還不想嚇到全世界的人。

    倒是近代許多知名的滅絕動物,或多或少還留存著一些殘骸,在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所缺的無非是時間和財力。

    現在龍鷹集團開了頭,葉泉心底自然不願落後,決定也復活一些滅絕動物,然後拿出來讓世人開開眼界。

    同時,還可以打擊一下正在恢復元氣的龍鷹集團。

    那頭猛獁象胎兒不是還要一年時間才能出生嗎?這段時間足夠葉泉先復活一種滅絕動物,把風頭搶過來了。

    至於那些對復活滅絕動物持反對意見的科學家,葉泉懶得理會,這事連科學界自己都統一不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論是爭不完的,還不如用行動去實踐,對別人來說也許是勞民傷財之舉。但對葉泉來說,並不太困難。

    葉泉先找來侯明、何誠等生物方面的專家,詢問滅絕動物的復活問題,侯明毫不猶豫地說:「沒問題,以生物實驗室現在掌握的技術,只要召集人員。研究一段時間,別說那些存在肌肉組織等殘骸的近代滅絕動物,就是恐龍等遠古已滅絕的動物,也可以通過完整化石中存在的骨髓組織,提取dna殘片。再利用先進的基因逆向工程,通過鴯鶓等鳥類的基因向前追溯,只要一些小的改變,植入改造dna,就能克隆出遠古的恐龍,只是研究時間需要久一點。」

    鳥類基因中擁有遺傳記憶,大多數反映恐龍特徵的基因仍然存在,只是處於休眠狀況或稍有改變。偶爾變異才產生返祖現象。

    葉泉聽了頓時精神一振,讓生物實驗室加快了生物克隆方面的研究,要求趕在那頭猛獁象出生之前。復活一種近代滅絕動物。

    人類進入地理大發現以及工業革命時代後,因為砍伐森林、改造環境、獵殺以及攜帶病毒等原因,造成了大量的野生動物滅絕。

    由於時間並不長,其中不少滅絕動物的標本還有軟組織等,得到了保存,這對復活工作有極大的幫助。

    比如近代絕滅鳥類中最為著名的代表——北美旅鴿。這種喜歡旅行的鳥類,19世紀時廣泛分布在北美洲。旅鴿每群可達1億隻以上,在歐洲人到達之前。曾達到50億以上的驚人數量。,長達500公里,需要花上數天的時間才能穿過一個地區。

    曾有拓荒者在荒野里趕著馬車行走時,遇到的旅鴿群遮住了太陽達幾個小時,在當時,「遮天蔽日」不是誇張的形容詞,而是實際的描述語。

    由於肉味鮮美,人們想盡各種方法屠殺旅鴿,槍殺、炮轟、火燒、放毒、網捕、**……最為痛心的是,人們經常為了取樂而獵殺旅鴿,一個射擊俱樂部一周就射殺5萬隻,有人一天便射殺500隻。

    1878年,在密西根州的派托斯基,每天有5萬隻旅鴿被殺死,這種情況持續了5個月。

    被捕殺的旅鴿不僅供人類自己食用,還用來餵豬。這種令人髮指的殺戮過程一直持續了半個多世紀。

    1900年3月22日,在俄亥俄州派克縣的郊外林地里,一位14歲的少年獵人用自己的氣槍打下了一隻野生旅鴿,這是至今為止最後一例野生旅鴿的記錄。

    最後剩下一對人工飼養的旅鴿在留下一個幼雛和幾個未孵化出來的蛋後,離開了這個世界。人們給它們的幼雛起了一個名字叫「瑪莎」,「瑪莎」於1914年9月1日在利堅國辛辛那提公園死亡。


    懊喪的利堅國人為旅鴿立起了紀念碑,上面寫著:「旅鴿,是因為人類的貪婪和自私而滅絕的。」

    現在不少博物館還保存有旅鴿的標本。

    袋狼又名塔斯馬尼亞虎,70多年前才完全滅絕,最後一頭袋狼死於1936年,這意味著有一些保存良好的組織可供取得優質的dna。

    全世界很多博物館中有袋狼的標本,它們的代孕母親也很好找。

    恐鳥是數種紐西蘭歷史上生活的巨型而不能飛行的鳥之一,已知有十種大小差異不同的種類,其中以巨型恐鳥最大,高度可達3米,,體重約250千克,比現在的鴕鳥還要高大得多,可稱得上是當時的世界第一高鳥。小型的恐鳥則只有火雞大小。

    直到18世紀初,仍有幾萬隻恐鳥在紐西蘭南部島嶼的原始低地和海岸邊林區草地里,安逸地繁衍生息著。

    恐鳥肉多而鮮美,毛利人上島之後,就把這些不幸的長有羽毛的龐然大物,視為最好的獵物之一。

    到了18世紀末,恐鳥的數量已經很少了,人們捕捉恐鳥也越來越難了,而1800年則是人們能捕捉到恐鳥的最後一年。

    恐鳥估計於19世紀50年代左右徹底滅絕。

    這種不能飛的鳥的dna很容易找到,因為紐西蘭各地陰暗乾燥的洞穴里,都有保存完好的殘骸、骨頭,甚至蛋。

    哈斯特巨鷹與恐鳥一樣,共同生活在約數百年前的紐西蘭,它位居當地的食物鏈之首,主要捕殺恐鳥為食,當時基本上沒有天敵。

    哈斯特鷹外形上與現代鷹比較接近,其翼展達到3米長,,最大的哈斯特鷹重達18公斤,比現代任何鷹類的身體都要重,也是迄今為止體型最大的食肉鳥類。

    哈斯特鷹在1500年左右,因為食物——恐鳥的來源逐漸減少而滅絕,也可能是遭到當地人類的獵捕,因為這種巨大的掠食者被認為會威脅到毛利人的安全。

    2013年,英國曾拍賣過一枚象鳥蛋,這枚號稱是「世界上最大的蛋」拍下了10萬美元的高價。

    這枚巨大的象鳥蛋直徑約21厘米,高30厘米,相當於7個鴕鳥蛋,120個普通雞蛋,或者12000個蜂鳥蛋那麼大,甚至大過了恐龍蛋。

    象鳥又名隆鳥,是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內一種巨型、不會飛的鳥,曾被認為是世界所存在過最大的鳥類,直到2006年的十月才被駭鳥比下去,有三米高以及重於半噸的體重。

    到了17世紀,馬達加斯加島的居民數量增至以前的十幾倍,這促使他們的加快了開發自然、掠奪自然資源的進度。大片的森林被砍伐,變成了家田,使象鳥無家可歸,逐漸走向滅絕。

    1649年,是當地居民能夠捕殺到象鳥的最後一年。但據說在200年後的1849年,曾有人在馬達加斯加島南部的森林中發現過一枚象鳥蛋,可惜的是沒有發現成鳥。

    自此以後,人類再也沒有發現過任何象鳥的足跡,它的世界第一大鳥的稱號也在人類的干涉之下讓給了鴕鳥。

    斑驢又叫半身斑馬、擬斑馬,半身馬等,是生活在南部非洲一種動物,其前半身像斑馬、後半身像馬,這跟驢和斑馬雜交生出來的斑驢後代不同,斑驢是一種**物種,。

    斑驢的四蹄健碩,奔走速度很快,每小時可達70千米,有「草原騎士」之稱。

    斑驢由於肉鮮美且出肉量高,因此一直是非洲人主要獵食的對象,但原始的狩獵方法並沒有給斑驢群體以致命打擊。

    直到19世紀,歐洲移民大量湧入非洲,他們採用套索、火器等裝備進行瘋狂的獵捕,還大肆劫掠、貯藏、盜運斑驢的皮張。到了19世紀的中期,非洲南部已經很少再能見到斑驢了。

    最後一隻野生斑驢大約在十七世紀70年代末期被射殺,而世界上最後一隻捕獲的斑驢,則在1883年的8月死於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動物園裡。

    這些都是近代因人類因素而滅絕的動物中極少數的例子,更多的就無數統計了。(未完待續)



  
相關:  重生之天機寶典  重生之末世寶典    武道大帝  魔法大帝傳  生生不滅  傲世丹神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隨身帶着未來空間第390章 復活滅絕動物(二)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隨身帶着未來空間"
360搜"隨身帶着未來空間"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2s 3.57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