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看著坐在對面這個神態溫和骨子卻直冒傲氣的五十多歲的帥氣老頭,不自覺的也表露出前世的修養,難怪前世總是聽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文明的力量果然是無窮的。
但是,離石還是不服氣,他想慢慢的在別的領域較量與這個王氏家主比比,離石客氣的問:
王先生,本王怎麼只聽你介紹兒子,不見你介紹女兒,難道你沒有女兒?
王浚一臉淡定的說:
秦王殿下,老夫有六個女兒,長女已經出嫁,三個正待嫁閨中,剩下的還年幼,女兒家嘛,不易拋頭露面,所以老夫就不為大王介紹了。
離石能感覺到王浚的警惕心,離石只是隨口一說,既然王浚心裡有防範自己的想法,他也不願意在種馬面前再問他子、女的事。
畢竟這種純漢人的群體,他也不能像對待胡虜一樣,蠻橫無理的對待他們,即使王浚不投靠他,他也不打算為難王家,大不了以後不帶王家一起玩、一起進入工業化。
北中原這麼大、地廣人稀,哪裡還放下他一個王氏家族?
只是王氏要繼續留在琅琊郡,就不能與他作對,他也不可能因為王氏的百年掙扎奮鬥史,就把琅琊郡送給王氏。
對於王氏內部族人的犧牲,他是很欽佩的,這也許是最無奈中的反抗,這反而更堅定了離石要將大秦推入工業化的決心。
這個王浚既然想要投靠大秦帝國,就必須先敲打敲打他!
讓他也了解一下大秦帝國的厲害,才能讓他心甘情願的為帝國服務。
離石讓公冶長拿來四份最新的情報分析札子,遞給王浚然後說:
老先生先看看,然後我們再聊!
說完端起剛沖泡的清茶,輕輕的抿了起來。
王浚也不客氣,接過札子,就打了第一個札子。
6月10日,鮮卑宇文霸率領15萬族兵退守兔蓀郡大凌城,欲與高句麗講和,未達成協議,雙方在大凌城爆發衝突,最後宇文氏守住了大凌城,高句麗正從他們王城高平城調集援兵。
參謀部分析,由於宇文霸的族兵得到大秦帝國優良的兵器甲冑,戰力得到極大提升,所以能以15萬族兵力敵高句麗20萬軍隊,守住大凌城。
參謀部建議,繼續賣兵器甲冑給宇文氏,讓他們可以繼續消耗高句麗的軍隊,海軍趁給宇文氏運送兵器甲冑之機,了解分化兔蓀郡,為以後控制住兔蓀郡奠定基礎。
王浚又打開第二份札子。
6月11日,慕容垂將燕國王都從北平城遷至鮮卑族兩大聖山之一的大蔥嶺姑藏山下的姑藏城。
參謀部分析,鮮卑慕容氏遷移的只是軍隊,未遷部族,可能只是-種麻痹策略,大秦應該抵近北平修築棱堡。
王浚慎重的打開第三份札子。
6月12日,石虎率領剩下的羯胡300萬族人正在舉族遷移,先頭騎兵突然奔襲東胡大草原,搶占鮮卑人兩大神山之一的背脊山,遷王城至平陽。
參謀部分析,石虎可能想在鮮卑祖地紮下根,牢牢占據東胡草原,避開與大秦爆發正面戰爭,而且石虎以死後王位傳位給石豹為條件,換取石豹回歸羯胡,使羯胡兵力又增至35萬人。
參參謀部建議,靜觀其變!
王浚面色複雜的打開最後一份札子。
最後一個札子是大秦內閣對百年大洪水的最新報告,報告寫的很詳細,王浚看的最仔細、最認真。
6月18日夜裡,突然天降暴雨,在19日凌晨4點前形成洪水,大洪水在所有人睡夢中衝擊一切,而從19日至29日連續下了十天大雨,更助長了大洪水。
這次大雨從西、北兩個方向東、南方向流去,沖刷出許多沒有的河道,在低洼處形成湖泊,其餘的雨水通過沖刷出的河道最終流向大海。
王城也受到了暴雨的沖刷,從西方形成的滔天洪水從煤石旁的漓河河道拐向漢江,從北形成的洪水只有一部分穿過望北城,大洪水繞過鐵散關,沖刷出新的河道匯入剛修好的秦河河道,沖毀了剛修一半的秋月河,最終衝過統萬城,沖刷出一條新河道,捲走地上的一切東西,流向出海口匯入大海。
雖後又是十天連雨,王城由於有良好完善的排水系統,將大雨快速的引入新修的秦河,從東面流向中原的秋月河,最後匯流入出海口,始終沒有形成新的洪水。
王浚對大秦內閣如此詳細的災情報告給驚呆了,報告中居然還有災情分析,這得多強的統治力度,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寫出這麼多言之有物的災情報告?
王浚忍不住又看下去,報告裡說這次洪水有的從自然沖刷形成的河道流向大海的,也有從大秦新修的人工河道匯入大海的,但是更多的洪水漫出河道襲卷一切,將整個北境和中原都像端盆用水沖地一樣,把中原徹底的用洪水沖刷了一遍。
這場洪水充分體現了自然的偉力,他讓山河改道,再造桑田,讓中原大變樣,原本的廣闊平原不見了,凡是地勢低的地方,在洪水來時被灌滿,等洪水退去,便形成了許多的湖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湖泊有大有小,大的寬上百里,小的只有一里,再小一些的只能叫水塘,由於北方地廣人稀,有限的人口大部分又被大秦帝國搜羅走,聚集在幾個大城池內,大秦又非常重視城池的排水設施建設。
城池裡大部分都是水泥澆築的建築,優秀的建築材料、合理的城池設計、巨大的城池排水系統,這一切都讓城池內很難形成積水。
在隨後連續十天的大雨中,凡是居住在大秦城池內的秦人,便見證大秦城池的種種好處,對日後大秦城池的建設也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也導致日後大秦修建城池,都將排水系統修的更大,甚至可以讓四輪馬車可以在地下排水渠道中行走。
而沒有住在城池裡的漢人,只能說「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好在中原地區幾乎沒有多少漢人還能流浪在外。
而且即使沒有遷移進城池裡居住,他們大多也在靠近棱堡的地方安家,大秦棱堡選擇的地方全在高處,大秦建築材料旳運輸非常便捷,建造工藝更是先進,這就讓棱堡的選址喜歡選在高處,這對攻防都有利,更能起到在高處監控周圍局勢的功能。
這也讓依附棱堡安家的北方漢人得以躲過19日凌晨的大洪水,他們也能更快的躲入棱堡求生。
至於其他住在低處的漢人,只能怪命中注定要葬身在大洪水裡,以這個時代的救援水平,遇見大洪水,就可以愉快的向這個世界告別了。
值得一提的是那場百年難遇的大洪水發生在6月19日凌晨4點多,而白起統率5萬火器部隊在18日晚12點趕到最近的棱堡高地駐營,陸乘風率領著一支8萬秦弩騎兵去截擊慕容易的20萬援兵。
那一天突然暴發的洪水,讓他們都成功的避開必死的結局。
結果慕容易率軍躲入王屋山脈,陸乘風帶領軍隊就追了進去。
最後,內閣決定重新中原地區規劃河道,劃分產糧區,並派風凌渡的鐵殼子船去新形的河道找人、救人,並繪製新的大秦河道圖。
王浚看著札子沉默不語,不知在想些什麼。
離石當時看到大秦財政部的統計報告時,他突然覺得人口稀少,也是一種幸福,可以為這次大秦能成功避免巨大人員損失而慶幸,也是默不作聲想了好久。
喜歡離石遊記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8s 3.695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