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這種野蠻硬推粗放發展模式,想要說這是發展的代價,可是又狠不下心,用這樣的理由安慰自己,窮日子過慣了,節儉都刻在骨子裡,何況有些資源是無法再生的。
除非資源能發展到綠色能源階段,或是能找到一個新的資源之地,讓大秦能堅持到下一個發展階段,有錢人還得量入為出計劃著過日子,何況他剛解決今年的溫飽。
幸好他理科知識沒有多少,可是掌握的前世資料和前輩總結的小秘聞,那就太多太多了,只要想想前世以發展經濟為藉口,將多少國家資源都賣了,自己在異世的行為還可以諒解。
不說別的,光改革開放後,賣給小日本的煤,每年就要賣四千多萬噸,而且一直不停的賣,只不過區別在於,煤賤賣了二十多年
等中國富起來之後,又打著世界日後流行清潔能源,留給子孫後代他們也用不了,崽賣爺田繼續接著賣,自己在異世為謀求工業化,浪費再多也是肉爛在鍋里不算是敗家。
對比之下,那些專家甚至還提出這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該承擔的大國責任,這樣好不好的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他已將這個異世界當成了自己的家鄉,將這個異世的漢人當成了他的真正族人。
反正現在大多數的資源和原材料都是海外搶的,而且他所謂工業化,一年連500多萬噸煤都用不了,就算是再能浪費,又能浪費多少?
環境污染更談不上,現在能消耗大量燃煤的奉聖城和又一次改名的長安城,兩個城池都聚集了百萬人以上,燃煤日夜不停的向天空中排放黑煙,仍然沒能破壞環境,天上下的雨水,仍能直接飲用。
現在據蓋世太保探知,鮮卑族有一個部族已經快跑到西伯利亞大荒原去了,等把更多的鮮卑奴驅趕進凍土荒原,入軍隊跟進把西伯利亞凍土荒原再占了。
那時還會缺少燃煤、鐵礦嗎?
現在乃蠻帝國占據了喀爾巴阡大平原,已經進化成了半遊牧半農耕的新種族,將喀爾巴阡大平原以東的地方當成它的領地,用那些地盤換取大秦繼續輸入物資,繼續支持他們乃蠻帝國在極北的統治。
而他們乃蠻替大秦守好北面的出口,既不讓異族從他們的喀爾巴阡大平原進行入西伯利亞凍土荒原,也不讓西伯利亞凍土荒原里的野人部落跑出來。
原本乃蠻部落有一個名字叫「韃靼」的小部族,他們為了躲避部落之間的吞併,先是遷徙到極東之地,在那裡根本生存不下去,十多萬部族,不是凍死,就是餓死。
躲避了上百年,部族人口沒有壯大反而逐年減少,他們不但要和凍士荒原里生存的通古斯族、鄂溫克族爭奪生存資源,和許多小部落通婚融合,在貧困、寒冷的環境中掙扎活下去。
還要防備著鮮卑人捕捉他們去當奴僕兵打仗,他們繁衍了十幾代,結果越繁衍部族人口越來越少,他們與本地的野人慢慢的融合,卻始終無法壯大成一個大的部族。
十帳多部民,反而減少了三帳,這些「韃靼」族人,無意中從鮮卑人口中得到了母族乃蠻部,現在不僅支棱了起來,還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
據說乃蠻帝國在大秦的扶持下,遷徙到了流淌著蜜和油脂的喀爾巴阡大平原,現在他們的人丁稀少,正在到處尋找以前流落出去的族人,號召他們拿起武器,為乃蠻人守住這片奪下來的人間樂土。
韃靼族聽到鮮卑人帶來信息,就認為可信度非常高,他們認為鮮卑出於某種原因才放棄了把他們強征入鮮卑奴僕兵,最起碼鮮卑族怕了乃蠻帝國摻和進中原稱霸。
這最起碼說明乃蠻帝國有讓鮮卑族忌憚的實力,韃靼族的族長便決定帶著部族僅剩的三帳騎兵,去投靠乃蠻族人,為韃靼族爭一個光明未來。
韃靼族就決定去弱留強,帶上所有韃靼勇士一路向北,去投靠富裕的親戚乃蠻帝國。
在成功回歸乃蠻帝國之後,韃靼族就先向乃蠻帝國講述了自己的經歷,現在乃蠻帝國無限接近大秦帝國北方疆域,他們現在有了光明城交易來的牛皮硬紙,也就養成了記錄重大事件的習慣,而且是用乃蠻文字、漢字一起書寫,乃蠻人的文字就是根據漢字拼音衍生出來的拼音文字。
據韃靼人說,極東之地按乃蠻人的叫法應該是「西波爾」,接漢人的說法是「泥濘之地、沉睡之地!」的意思。
按鮮卑的意思應該叫「鮮卑利亞」,而利亞按鮮卑人的解釋,利亞是住所的意思,而那片凍土荒原就是鮮卑人的往所。
一個地方弄出來了這麼多名頭,最後乃蠻王為此還召開了帝國會議,最後集體決定將凍土荒原命名為西伯利亞。
西伯是「西波爾」的變音,是翻譯成漢語的意思,用以證明凍土荒原不是無主之地,利亞就有點上眼藥的意思,向大秦點明鮮卑族身後還有一個更廣闊的住所。
提醒大秦對待鮮卑族一定要斬草除根,別讓鮮卑族逃入西伯利亞休養生息,日後壯大起來向大秦復仇。
喜歡離石遊記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2s 3.666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