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起源於阿拉伯半島,通過絲綢之路於7世紀傳入中國。伊斯蘭教的經典是《古蘭經》。中國以前稱伊斯蘭教為「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
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一千三百多年,在歷史長河中不斷適應中國社會的發展變遷,形成了「以儒釋回」(回即伊斯蘭教)、「回儒兩教『道本同源、初無二理』」的中國伊斯蘭教。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伊斯蘭教的基本信條是:「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主的使者。」信仰伊斯蘭教的人稱為「穆斯林」。
穆斯林們舉行禮拜、進行宗教教育和宣教活動的場所是清真寺,又稱「禮拜寺」。
伊斯蘭教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教派,中國主要是遜尼派,在新疆有極少數穆斯林信奉什葉派。
根據2012年7月24日文獻顯示中國的穆斯林人口有兩千多萬。(據1980年數據統計,中國穆斯林有一千三百萬人左右)在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有十個兄弟民族。
2021年12月3日至4日,全國宗教工作會議於北京召開。
12月6日,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組織召開的在京委員座談會中全國政協常委、民宗委副主任,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會長楊發明稱伊斯蘭教界將自覺堅持伊斯蘭教中國化。
伊斯蘭教在中國事實上已經自成一體。
伊斯蘭教創始者穆罕默德的繼承者派外交代表來到中國。公元651年8月25日,第三任哈里發歐斯曼到達中國長安(首都),歷史大事可以精確到日,這就是文明的魅力。
約七世紀中葉,阿拉伯的穆斯林就沿著海、陸到達中國,主要是進行貿易。
海路由波斯灣到馬納爾灣經孟加拉灣到馬六甲海峽至中國南海而到達揚州、廣州、杭州、泉州和長安,陸路是經由波斯和阿富汗,到達中國新疆天山南北,再到長安。
來自阿拉伯、波斯及中亞等地的外國僑民,在自己的家中,向信仰者口授阿拉伯語,伊斯蘭教義、規定,誦讀《古蘭經》,教會他們過宗教生活,並一代代傳承。
與此同時設立蕃學,主動同所處時代的主流文化相適應。但由於信仰者較少和語言文字不通,中國主流社會對此信仰知之甚少。
唐時稱「大食法」,宋代被為「大食教度」。
伊斯蘭教進入新疆地區最早是在10世紀初(中國的五代時期),維吾爾族在古代被稱為「回紇」或「回鶻」,建立汗國後接受伊斯蘭教為國教,以武力推行,用軍事行動戰勝于闐一帶的佛教勢力,在南疆確立了伊斯蘭教主導地位。
元朝是伊斯蘭教在中國普遍傳播的時代。公元1219年至1259年,41年裡蒙古軍隊3次大規模西征,把大食、波斯、中亞等地信奉伊斯蘭教的各族人遷徙至中國。
這些身份不同、族群不同的人,元代統稱他們為回回。
這些西方來的穆斯林,分布於全國各地,成家立業,形成穆斯林居住區。不少境內土著人因結婚等問題加入穆斯林。
這時穆斯林在中國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在中央、地方政府中也有了穆斯林的身影。穆斯林的學者和宗教職業者還享受免賦、免差、免役等特殊待遇。
隨著穆斯林人數和清真寺數量的不斷增加,具有中國伊斯蘭教特點的清真寺職能管理制度——三掌教制形成。宗教思想與儒家學說接近。
這時伊斯蘭教成為與其他宗教並行的獨立宗教信仰,基礎是幾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即回族、撒拉族、東鄉族以及新疆維吾爾族,還有於17世紀接受伊斯蘭教的蒙古、回、漢、藏等民族混血的保安族。
這是唐宋時期的「化外之民」,成為了具有本土意識的中國穆斯林。
明代是伊斯蘭教在中國的本土化的時期。此時的伊斯蘭教信奉者已經不是唐宋時期的僑民,也不是元代外來人,而是本土伊斯蘭教信仰者群體。
朱明王朝建立後推行同化政策,穆斯林開始說漢語、改漢姓、穿漢裝。而且在當時的大背景下(明初閉關鎖國政策)中外伊斯蘭文化的交流被切斷。
伊斯蘭教的中國本土化成為必然的、唯一的選擇。以清真寺為校舍的辦學形式、「以儒詮經」的講經方法,形成了中國伊斯蘭教的特色教育制度。
伊斯蘭教的文化與中國的傳統文化開始了交融。既滿足了穆斯林自身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又可得到中國傳統文化主導下的社會各階層對伊斯蘭教的認可。
清朝是伊斯蘭教在中國的艱難時代。隨著穆斯林知識分子「以儒詮經」的視野和社會影響,譯著內容「已由宗教哲學、宗教典制擴及到天文曆法、地理和《古蘭經》之漢譯了」。
但統治階層以伊斯蘭教教規不符合主流社會的意識,而遭到壓制、打擊,使穆斯林與清政府的矛盾變得尖銳,從而引發執政者與伊斯蘭教信教者的劇烈衝突。
在清朝疆域內,特別是在陝、甘、寧、青等地,爆發了以 「反清復明」為口號的多次反清鬥爭。明清時期,中國穆斯林知識分子的漢文譯著運動對中國伊斯蘭教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而眼前連根苗都算不上,只是少部分阿拉伯海商的一次傳教嘗試。
喜歡離石遊記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7s 3.672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