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34章這不清君側?

    第134章這不清君側?

    這大漢天下,究竟還有哪位英雄可以投靠?

    眼下對徐晃而言,不投靠曹操、孫策,就只剩下了劉備、袁紹、袁術、劉表等幾位諸侯了。隨夢小說網 http://www.suimeng.co/

    但劉備太遠。袁紹、袁術兄弟勢力太大,根本看不上他徐晃區區一個領兵千餘的都尉,而劉表那裡已經聚集了一大批西涼軍將領,從孤身一人的楊定,到統兵盤踞南陽的張繡,徐晃過去不僅不受歡迎,甚至可能被排擠。

    就如劉由所說,眼下兵敗之際,他徐晃能夠投降的最佳去處就是江東孫郎了。

    所以徐晃只猶豫了一瞬間,便果斷向劉由拱手,說道:「孫郎有桓文之志,晃願助孫郎成就王霸之業。」

    劉由大喜,笑著說道:「善!我大軍已定下戰略欲破轅關而入洛陽朝貢。徐都尉可接引我大軍進入關中。」

    江東大軍的鼓號聲已經愈發清晰明亮了,這種堂皇大勢,仿佛隆隆重鼓響徹眾人胸膛之中,容不得任何人有抗拒。

    徐晃只能拱手,說道:「我這便整頓部下,匯合大軍。」

    徐晃所部的確是訓練有素,他們陣型嚴整,部伍森嚴的開拔在關內,根本沒有任何亂兵敢阻攔他們。

    而此時,眾人也終於對混亂的局勢看出了一些端倪。

    這場大火似乎並非是江東大軍所放。

    而是韓暹的部隊在進攻董承的部隊所導致的!

    這兩支亂軍在大火里一片混亂,到處廝殺奔逃,一片兵荒馬亂的跡象。

    徐晃有所瞭然,對身旁的劉由介紹道:「韓、董之爭早已十分兇險,此前車騎將軍也是因此而打算投奔鎮東將軍曹公。韓暹在護衛車架途中便曾引兵攻擊董承,使董承單騎而走。只是賴天子寵信,董承才得以復領兵。」

    「天子及百官皆參與調停,兩者方才罷兵。不知為何今日又復引兵相攻。」

    劉由推斷說道:「必然是因為江東朝貢。若董承掌在轅關截下貢品,則必勢力大興,可以收散合流,甚至招誘西涼軍各部,其軍隊勢力甚至可能超過韓暹。」

    徐晃問道:「那當下我等該如何處置?」

    但問是這麼問,其實如何處置已經完全不受二人的掌控了。

    隨著關門被打開,紅袍玄甲的江東士卒高舉旌旗從門洞下魚貫而入,連綿不絕的軍陣湧入關中,很快就對所有亂軍形成了碾壓。

    陳武、鄭寶、徐晃三人都統兵千餘,三千精銳軍隊已經是足以影響一場大戰勝負的戰力了。

    尤其在敵方一片混亂的情況下,這三千軍隊根本沒辦法區分對手,隨著猛烈進擊,整個轅關守軍都被擊潰驅逐。

    韓暹、楊奉、董承三人的部隊皆潰不成軍,損失慘重。

    江東朝貢的使節隊伍,是一路打進了殘廢的洛陽城內。

    韓暹的部隊直接被打的主力盡喪,楊奉的部隊則精銳叛變,可以說實力盡去。至於董承,則不值一提。他再一次單騎而走,投奔張揚去了。

    高承都沒想過,自己區區兩千人的朝貢隊伍,近乎要把持朝政了。

    要知道,當初董卓進京,帶的部隊也就三千人。

    這也就意味著,高承如果願意在洛陽城內繼續廝殺的話,真的可能劫持到天子和百官。

    當然這勢必導致江東的名聲會跟西涼軍一樣徹底臭了。

    因為在洛陽城內並非沒有部隊,天子的虎賁軍、韓暹、楊奉的殘部以及劉表的數千部隊都在這裡駐紮、修建宮殿呢。

    要是依靠武力就能劫掠天子,劉表的部隊恐怕早就上了。

    而且荊州和江東是世仇。其他人進攻洛陽,劉表的部隊可能坐視不理。

    但要是江東的朝貢使節想遷走天子,荊州軍絕對死戰阻礙。

    所以高承、陳武在打到洛陽城下之後,並沒繼續進攻,而是駐軍在南城城外,派使者前往宮中,請求朝貢。

    使者的拜見,使慌亂的宮廷終於稍稍安定下來。

    皇帝緊急派使者持節到南城江東軍營地安撫朝貢使節,同時加緊時間重整洛陽城周圍的防禦。

    大漢天子經歷了這麼多苦難,意志十分堅定,那就是不論如何,都不能使朝廷再落入一支軍閥的掌控當中。

    其實洛陽的防禦也是很充實的。

    別看這片鬼蜮數年前被一場大火燒過,到處是殘垣斷壁,但五六年的時間已經足以使城池長滿野草,恢復生機。

    劉表更是早就派人在這裡重修宮殿。

    所以天子回歸洛陽之後,就安排了軍隊分開駐紮,韓暹、董承留在京中屯駐皇宮,楊奉、張揚等人則出屯洛陽。

    而董承由於是漢靈帝生母董太后的侄子,天子董貴人的生父,外戚中最親近的一類,所以被天子極為信重,有意扶持其擔當重任。

    這次諸將聯合抵禦曹洪,才被天子任命統帥諸軍。

    哪怕他戰敗出逃,也依舊隨時能夠引軍而回,支援天子。

    高承、徐晃分析局勢之後,認為這種情況下,江東軍如果貿然殺進城中,恐怕會引得洛陽城周圍,效忠天子的軍隊從四面八法的進攻。

    而且天子乃至朝廷百官都極為堅定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絕不希望再有一支外軍踏入禁中!

    所以高承乃遣使詣闕貢獻,稟公卿以下,稟奏韓暹、楊奉之罪。

    可隨即震驚所有人的一件事情發生了。

    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朝廷任命的大將軍、司隸校尉、假節鉞、韓暹居然畏誅潛逃了!單騎出奔,前往投奔楊奉。

    整個洛陽真的進入了不設防狀態!

    顯然,韓暹也十分清楚,他做的那些事情,根本經不起朝廷清算。

    但他堂堂一名大將軍,卻只因為一封貢表便出逃,也的確是無能鼠輩。這種武德無才的豎夫,軍隊被擊敗一次,便如沙散不可復聚。


    可這個蠢材的出逃,卻使整個洛陽朝廷的布局徹底為之震動。

    天子不得不在被迫的情況下,接見江東朝貢使節。

    但其實看起來風雲莫測的局勢,在局中人根本就沒什麼感覺。

    這一切在江東使節看來,就是自己的朝貢隊伍抵達了洛陽城下,當夜天子派使者持節慰問,使節言辭中儘是嘉獎,傳達了天子對江東孫郎忠心貢奉的讚賞。

    然後江東遣使詣闕,向天子、公卿,稟告韓暹、楊奉、董承等人之罪。

    不然真的沒辦法解釋,江東使節為什麼要一路攻打進洛陽。

    攻打天子跟清君側,你總得選個理由吧?

    高承等人不論如何也不能說,自己一路攻到洛陽是為了挾持天子。所以只能說,楊奉、韓暹等人是朝廷奸臣,阻礙朝貢。所以我等起兵清君側,為天子掃清朝廷上的亂賊,讓忠心臣子的貢奉得以送給天子。

    清君側這件事,在中原簡直被無數野心家濫用到名聲臭到極致了。

    但至少這一次,江東朝貢隊伍的想法真的是清君側,還朝政於天子。

    以至於次日,在江東使節表示自己真真正正是為了清君側,剷除西涼奸佞,使天子親政臨朝時,整個上至天子、下至公卿都震驚不已。

    同樣震驚的也包括使者高承,韓暹畏誅潛逃,江東使者根本就沒有得知這個消息,就順利的朝見了天子。

    如今天下,兵荒馬亂,一切從簡,就連洛陽城的宮殿也都十分簡陋,殿宇亭廊之間不乏野草、荊棘。

    就連朝廷百官的人數都湊不齊,一群面有菜色的官員們,聽著他慷慨陳詞,報上貢賦名單,皆感覺大漢復興有望。

    這個小朝廷雖小,卻依舊保持了朝廷的繁文縟節。

    正式的朝貢,高承只能如提線木偶一般,按著流程去走,甚至跟天子交流幾句的機會都沒有。

    好在天子十分聰慧,在朝貢儀式結束之後,主動請高承前往宮中議事。

    高承在小黃門的帶領下進入宮殿,才發現宮中空無一人,居然沒有任何大臣在場。

    在高承驚訝中,一道聲音從他身後傳來:「高卿不必驚奇,是朕下令屏退所有大臣的。」

    高承連忙轉身,就見到身穿玄色冕服的年輕天子,正站在大門前凝視著自己。

    他立即恭敬的行禮拜見,說道:「外臣拜見陛下,恭問聖安。」

    劉協走到高承面前,親自將其扶起,說道:「高卿免禮,朕已經得知消息,卿麾下朝貢隊伍已經開始向太倉輸賦。自國家失統,亂臣賊子,皆以兵戈威凌朝廷,及至見卿,朕方知這天下依舊有將領敬服王命,恪守本分,清君側之後竟果真無意把持朝政。」

    高承恭敬的回道:「外臣干預朝政,乃取亂之道,臣不敢逾越。朝貢之後,我等將即日率軍返回江東。有陛下聖文聖武,允執朝政,漢室必可中興。」

    「漢室必可中興。」劉協面色中充滿了彷徨,說道:「朕之所以屏退大臣,只留下卿。就是想聽一聽卿這外臣的真實之言。我大漢果真必可中興?」

    作為天子,他已經聽朝廷公卿百官,說過太多次朝廷必可中興的話語。

    從大將軍何進、司隸校尉袁紹謀殺宦官開始,就說殺盡天下宦官就能中興國家。

    結果迎來的卻是漢室皇帝權威掃地,天子都被權臣所廢立。

    然後董卓強行立他為君,也對他說天子聰慧,可以君天下。有聖天子臨朝,大漢必能中興。

    結果迎來的卻是前所未有的浩劫。國家徹底陷入離亂,天下分崩離析。

    好不容易誅殺了董卓,除此國賊。

    長安舉城歡慶,關中百萬百姓都以為天下將迎來中興。

    苦難再苦也就這樣了吧?接下來的日子該有所好轉了。

    但現實卻給了所有人一個殘忍無比的打擊。

    李、郭汜等人開始禍亂朝政。

    原來眾人以為不會有更苦的日子了,卻發現,原來以前他們還生活在人間。

    從此之後,徹底活在了鬼蜮。

    百萬關中百姓近乎死傷殆盡,八百里秦川,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現在,剷除了西涼軍,大漢真的能迎來中興嗎?而不是落入更悲慘的境界?

    如果再淪落下一層,大漢社稷是不是就要崩潰了?

    此時高承鄭重的說道:「臣是外臣,不如公卿百官高屋建瓴,能總攬朝政。但臣僅以外臣角度而言,朝廷為何不可復興?我主孫郎,起兵之時,兵不過千餘,糧不足百石,將不過三四人。」

    「以此為資,我主孫郎弱冠以一校尉創業,剖符大郡,兼建將校,奮一旅之眾,不奄旬而據有江東。乃上表朝廷,請為外藩。」

    「陛下遠有諸侯朝貢為外援,近有公卿百官及天下賢士為助力,可用之兵或不下萬人,可用之糧不下十萬石,緣何不能中興天下?」

    這番話,讓劉協大吃一驚。

    果然是外臣之言,難登大雅之堂。與朝廷公卿百官一向的德化、禮教、天命之類的陳詞濫調完全不同。

    但卻讓劉協大受觸動,甚至意氣奮發。

    他一向自認聰慧,堪稱明君。絕不認為自己比孫策稍差。

    都是弱冠之齡,若孫策能以千餘之兵,數百石之糧而據有江東。

    那自己為何不能如高祖一般,一掃天下群雄,重拾大漢山河?自己所擁有的實力、底蘊以及更重要的天命可都遠超孫策當初。

    劉協沒有像迂腐公卿一樣,呵斥高承,而是十分認真的跟他探討道:「那高卿以為,朝廷,不,是朕應從何處收拾山河?」

    高承立即說道:「高祖自關中出兵,而終天下之亂世。陛下當下何不效仿高祖之計?」

    高承同樣給天子上了一份眼藥,繼續說道:「如今天下擾攘,英雄俊傑,擁眾而起,上則有袁紹盤踞於河北,中則有曹操威脅於兗、豫,下則有袁術割據於淮、汝。陛下若不願受制於劉表,則能整頓之處,只有關中。八百里秦川,膏腴之地,足以支撐陛下重拾山河。」

    為了防止天子被關東諸侯所挾持,讓朝廷擁有關中為後方是最佳之選。

    劉協深深的嘆了口氣,說道:「高卿不在關中有所不知。因李、郭汜之亂,關中人相食,赤地千里,早已不復當初膏腴之地形勢。如今關中已經不止是殘破,而是千里無人煙啊。」



第34章這不清君側?  
相關:  漢末之并州匪政  漢末之風起并州  朕即大宋    校花的貼身高手  儒道至聖  神話版三國  不滅武尊  寒門崛起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霸王!第34章這不清君側?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霸王!"
360搜"霸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3s 3.624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