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按漢字的組字法,可以拆分為「少」和「女」,少女不但處於妙齡,而且是純真、純潔的象徵,這裡用在道中,可以理解為天地的本始。「徼」的本義為邊界,這裡引申為開端、端倪的意思。在這裡,不論是常無還是常有,都只是對宇宙大道中的某一狀態的描述,還停留在概念這一層面上,都是名。常無在前而常有在後,所以概念的「相名」也就不同了,但它們都是由大道生出來的,都是對大道的發展和變化,統稱為「玄」。玄意為深奧而不可理解、不可測知。「大道無形」,變化多端,變化來變化去,就構成了天地萬物的「眾妙」,即老子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最初只是簡單的解釋了幾個概念:道的概念、名的概念、無和有的概念、妙和徼的概念、玄的概念。這些概念統稱為「名」,借用老子的一句話「名可名,非常名」來說,這些概念並沒有真正地揭示出道的真正內涵,這是因為「道可道,非常道」,任何言語和文字都無法揭示出道的真義。
經過不斷演化總結悟道,道無非起源於意念。意念就像看、聽、說等一樣成為一種常態,心誠則萬事萬物皆可感知。只有最真誠的感知,才能領悟天地萬物的變化發展,知曉天理,與天地合為一體。事天、知天、順天方能修天而致天,正所謂,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能被說出口的都不是恆古不變的,能被形容的都是能夠被感知的,而道在可以被感知的時候才是可以參悟的。當你不能悟道的時候就是靈魂還沒達到一定水準,意念未能出竅,心不誠則不靈。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一開始衝勁十足,境界跨越如魚得水,而到後面則停滯不前,那是心出現了偏差感知不到靈魂所在,自然就不能感悟天地,跟不上事物發展的變化。
歷史上關於唯心、唯物,客觀、主觀,靜、動之間的關係層出不窮。有些人簡單的相信聖人之言,認為凡是聖人之言皆對;有些人則相信自己的選擇,向聖人挑戰。種種跡象表明以聖人為標準的都沒能超過聖人,而以聖人為基踩在聖人的肩膀上的則有機會超越自我,最後悟道成聖。
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與天地萬物、芸芸眾生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要是適合自己的,都可以為我所用。因此,在修煉過程中,我們對於先賢,可以借鑑其思想和感悟,而不應迷信甚至機械的套用。一旦盲目崇拜則必然成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聖人之言之所以能成為經典那是因為他本身就不迷信不崇拜,是一個獨立的存在,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本源,我們必須有所選擇、去其糟粕,方能精益求精走路出自己特有的道路,才能走得更長更遠更持久。
也許,這就是我現在要悟的道。借用先賢三百道,還我長生三千道,歷劫磨難九九歸一成大道。
哦,還可以用牛頓的一句話來表述: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那就是必須借用現有的道實現自己的道。
毫無提示,叮,您已進入175關。
西遊你已讀,接著請君欣賞紅樓夢。
【紅樓夢篇】
承接西遊記倒走回歸頑石(石頭記的由來),自通靈性,可操日月,然自問無才,乃暗語假借名色,只談情實錄,絕無傷時誨淫之病。
真所謂。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賈雨村言,至此,風流韻事起。士隱唯有女英蓮,雨村話賈府,黛玉進榮國府見寶玉,巧遇薄命女逢薄命郎,雨村忘恩徇情枉法,胡亂判斷了案。薛家進榮府又添一喜,賈寶玉雲遊太虛初試雲雨。劉老老一進榮府,寶玉秦鍾會相習,賈瑞相思鳳姐致精亡,秦可卿死封龍禁尉,王熙鳳協理寧國府……(此處省略個字)黃粱一夢,終究是空。真正應了空空道人,空空如也。
寶玉,寶玉,為釵黛分離之日,一為避禍,二為撮合。從此夙緣一了,形質歸一。
借用書中一言:大凡天上星宿,山中老僧,洞裡精靈,自備一種性情。略一經心,無有不能,這是一種脾氣。
本故事雖是以曹雪芹真實身份出現,講述寫作緣起。他自述,是依託自己早年在南京親歷的繁華舊夢而寫作此書。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無為,一事無成,猛然回憶起年少時家裡所有的女孩兒,覺得她們的見識才氣遠遠超過自己,不禁深自愧悔。祖上九死一生創下這份家業,當年自己身在福中,卻不務正業,不聽從父母老師的管教,以致長大後一技無成,半生潦倒。
初衷本為將這段經歷和悔悟寫成小說,就是要告訴世人,雖然自己罪不可免,但那些女孩兒都是生活中實有其人,萬不可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而使她們的事跡湮滅無聞。他一念及此,心旌蕩漾,一切困難都不在話下。
故事雖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全面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荒淫腐敗,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的各種社會矛盾。但主要還是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婚姻悲劇為主闡釋了「封建」下的愛情觀,是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和憧憬,困難中的作者此時才體會到「苦難」,更加了解到女子在婚姻愛情中的艱難。這也是女仙帝最為看重的一點,當然,這個是不會為姬葉光所知,只不過是仙帝閒時所預覽的一篇文作而已。
喜歡非吾所願非汝所想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35s 3.750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