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李顯根本沒有想到,他原本就想著要放棄了,卻突然在無意中發現了這兩刃矛的秘密。
原來這兩刃矛竟然分為兩段,中間有絲口連接,上戰場作戰的時候既可以將兩截連在一起,又可以雙手各持一截,當做是兩根短矛。
可是前燕慕容氏當年應該是沒有發現這個秘密,因為如果他們發現了這個秘密,恐怕這中間夾裹著的一段帛書恐怕早已被其取走。
李顯將這段帛書小心的取出來,只展開了一點,就已經是激動萬分了,因為這上面所寫的,正是他苦苦找尋的武悼天王的槍法。
原來這套槍法本來叫做霸王槍法,據說是得自西楚霸王項羽的傳承!
這套槍法一共只有三十六式,雖然看起來不算多,可是卻寫滿了整整這一段帛,而且全都是蠅頭小楷,大致算下來,這一段帛書也有近兩千字,可見當初留下秘籍之人的良苦用心。
「吾之槍法,本名霸王槍法,乃是傳承自西楚霸王之法,槍法猛烈霸道,練成之後定可橫行天下,再無敵手,如今五胡橫行,亂我華夏,致令生靈塗炭,華夏衣冠盡廢,吾故將此槍法寫下,傳給後世有緣人,望得之者盡掃胡虜,光我華夏,保我華夏萬民永沐太平,不再限於戰火之中也……」
看著這些文字,李顯感覺其作者倒不像是殺伐四方、立誓屠盡胡人的武悼天王,反而像是一個惇惇長者,對末學後輩不遺餘力的進行囑託,承擔起維護民族國家的重任。
「武悼天王,請您放心吧,我李顯一定不負所托,盡逐胡虜,保我華夏百姓萬載和平。」李顯小心的將帛書收起,又將兩刃矛連在一起,提著雙刃矛走出帳外,望著夜幕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輕輕地說道。
這一夜李顯苦苦揣摩霸王槍法,竟然沒有休息,一直到天色大亮,早餐時間開始,這才結束了對霸王槍法的揣摩。
按照之前的計劃,李顯今天要趕到營州城中,接見營州的大小官員,然後率軍返回洛陽,其實李顯原本並不願見營州那些官員們,不過一來營州都督高侃乃是軍中宿將,自己又和他一起並肩戰鬥過,倒是不好駁了其面子,而在昨天見過唐休璟之後,李顯更是打定主意要去一趟營州。
所以,在用過早餐之後,李顯便統率大軍前往營州,由於李顯的大軍盡皆騎兵,輜重糧草也都是直接用戰馬馱著,所以大軍行進的很快,只用了半時辰的功夫就來到了營州城外,而這時候高侃正統率著大小官僚在城門外迎接。
「末將等參見大王。」高侃率領城內大小官員盡皆恭敬地對李顯進行參拜,這不僅僅是因為李顯的親王身份,更由於李顯經過了這一系列的戰鬥,早已在軍中樹立了威名,連高侃在聽到李顯的那一系列戰績之後都是欽佩不已,尤其是感激李顯當初在守衛新城之時的浴血奮戰,致令新城不失,他也因此免去一場大禍,如果當初沒有李顯,他絕對有可能會丟失新城,這樣一來,所產生的後果絕對是他所難以承擔的。
也正是因為以上這些,高侃對李顯十分恭敬,同時也因為那一戰導致李顯失蹤而心懷歉疚,所以他現在是懷著恭敬和歉疚的複雜心情來參拜李顯的。
李顯自然是滿含笑意的扶起高侃,謙虛了幾句,接下來又對高侃讚頌了幾句,然後又笑著說道:「小王見高將軍麾下盡皆英姿颯爽,器宇不凡,高將軍何不將這些英雄向小王介紹一下哉?」
高侃見李顯竟然對他的那些部將感興趣,心中也是得意,呵呵笑道:「今日末將正想將這些英雄介紹給大王,唯恐大王嫌麻煩,所以這才猶豫,如今大王既開貴口,末將自然會遵從。呵呵,不瞞大王,我營州的確是人才濟濟,文武雙全之輩不可勝數。這位比如這位,想必大王應當聽說過,乃是我大唐烏蒙州都督府都督李辯,亦被稱為黃頭都督,為人勇猛無比,哦,對了,這位李將軍便是新近提拔的營州都督府李司馬之父,至於這李司馬,末將便不多介紹了,相信大王對其之熟悉比末將還甚。如今他們父子盡皆身居要職,實乃一段佳話。」
高侃笑呵呵的介紹完了李辯和李多祚父子,之後又指著一員將領說道:「此將名叫孫萬榮,乃是契丹大賀氏部落聯盟首領,被封為松謨都督府都督,為人勇猛,且又足智多謀,在契丹族群中威望甚高,這一位乃是其妹婿李盡忠,作戰比孫都督都更加勇猛,被譽為契丹第一武士。」
高侃把自己最為倚重的兩位勇將介紹給李顯,本以為李顯能夠誇讚兩句,卻不料李顯竟然勃然變色,大聲喝道:「將這兩個賊子捆起來,推出去斬首。」
聽了李顯所下的命令,高侃頓時蒙了,然後驚訝地問道:「啊?大王與此二人素未謀面,為何一上來便開這等玩笑?」
卻見李顯哼了一下,正色說道:「本王何時開過這等玩笑?本王今日果真是要殺此二人,旁人須阻攔不得。」
之後便見李顯對左右吩咐道:「還不將二位賊子擒下斬首,更待何時?」
「諾。只見左右親兵一聲答應,便上前準備執行命令,這一番動作卻把孫萬榮和李盡忠給嚇壞了。
他們兩個本來見李顯如此推崇自己,還以為能夠從李顯那裡得到一些賞賜和鼓勵,卻不料迎接他們的卻是用於斬首的鬼頭大刀,不由得驚訝萬分,連忙申辯無罪。
高侃見李顯臉上布滿殺氣,竟像是來真的,也不由得震驚不已,連忙向李顯施了一個禮,然後開口說道:「此二人一向忠勇,近日隨著末將征討高句麗,亦是立下不少功勞,不知何處得罪了大王?若是他們果然有罪,末將願代為賠罪,還望大王能夠饒了彼等。」
卻見李顯嘿嘿笑道:「高將軍有所不知,這二人腦後天生反骨,吾料到日後彼等必然會反,與其將來留下後患,不如今日索性殺卻。」
「這,這話如何說起?吾與萬榮、盡忠相交多年,知其為人,此二位必非心懷異心之人,更何況此二人乃是契丹首領,契丹對我大唐素來忠心,今日若殺萬榮及盡忠,定將引起契丹不滿,如此則剛剛穩定之北方又將血雨腥風,還請大王三思而行,切莫因為一時猜疑而錯殺忠良啊。」
當時的大唐相術十分流行,高侃也不敢冒然否認李顯的推斷,但是僅憑一句空言便斬殺他麾下大將之事,他還是絕對不會同意的,只好用自己這張老臉進行擔保,希望李顯能夠放過孫萬榮和李盡忠二人。
正在這時,高侃身邊的一員將領也大聲說道:「子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所謂相術,大抵以貌取人者也,昔日孔子以貌取人,尚誤會子羽,今日大王單以相術而斬殺軍中大將,竊以為不可取也。更何況,彼二人是否會反,並非取決於彼,實取決於朝廷也。若是我朝以仁義感之,以富庶安樂誘之,以威武懾之,彼等縱有霸王之力,孔明之智,亦難以造反矣,此無他,必死之途也。」
李顯自是一眼便認出了眼前之人,不過卻也是裝作一臉吃驚的樣子,指著那年輕將領對高侃問道:「不知這位將軍尊姓大名?字字珠璣,直指要害,果真不同凡響。」
高侃張了張口,剛想說話,便見那人開口說道:「末將唐璿,字休璟,京兆始平人,現任營州戶曹。」
李顯聞言頓時誇張的大笑道:「原來將軍便是唐休璟,昨日有人向小王說道,將軍乃是一名將才,昨日小王還不相信,今日見將軍如此見識,果然非常人可比。雖然孫、李二位將軍在面相上的確生有反骨,不過今日既然得將軍進言,小王自然要給個面子,便饒了二將性命罷。」
之後李顯又表示自己一定會按照唐休璟說的那樣去做,以仁義待人,同時又勉勵孫萬榮和李盡忠恪盡職守,休要動了歪心邪念,否則必然會灰飛煙滅等等,最後又對高侃說道:「高將軍,小王有一不情之請,不知將軍是否願意答應?」
「大王但有所命,末將絕無不允之理。」高侃見李顯放下偏見,饒了孫萬榮和李盡忠等人一命,心中正在得意之際,再加上大致能夠猜出李顯所圖,所以想都沒想便答應了李顯提出的條件。
果然便見李顯說道:「小王想要請將軍割愛,將唐將軍讓給小王,將軍既然已經答應,可不能反悔。」
高侃見李顯果然是想要唐休璟,頓時慷慨地答應了下來,因為在他眼中,鋒芒還未顯露的唐休璟根本比不得孫萬榮和李盡忠這樣的猛將,更何況他也知道此人目前已到了不惑之年,還只是一個小小的營州戶曹,如果真是有才又如何能混到這步田地?
唐休璟本來並不願屈居李顯帳下,成為他人的私兵,無奈高侃已經答應割愛,想必憑著李顯的本事,只要稍稍運作,自己便不能自主了。
「吾且先去周王府看看,若是那周王的確能夠令人滿意,便是在其門下又有何妨?若是周王不堪,吾不會請辭還鄉麼?」
唐休璟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被劃歸到周王府中作從七品下的周王府旅率,這已經比之前從八品下的營州法曹連升了三級,不過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之後還有更大的驚喜還在等著他。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7s 3.665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