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弘復帝下令太子監國,乾清宮的正殿便幾乎沒有啟用過,而有關顧濟滄疑為倭國細作,沽水行刺兩件大案雖然並沒有交給三法司察辦,但因為沽水行刺一案調動了京衛,且與三百刺客間展開了一場勝負雖然並無懸殊,過程卻也相當激烈的斗殺,這件大事自然不能夠被瞞得滴水不漏,朝野之間也早有了議論紛紛,甚至不少人都已察覺到這起大案極有可能是皇族的闔牆之亂。一窩蟻 www.yiwoyi.com
如許晉、沈決明等等內閣,冷眼看著臨淄王、成國公黨已經有如喪家之犬自亂陣腳,他們其實也早有預料弘復帝早晚都會召見重臣——謀弒儲君之行罪同叛亂,且受到牽涉者不僅僅只有皇子,有多少文臣武勛恐怕都不能置身事外,便是不由三法司審斷,但為了糾正視聽平息物議,弘復帝召行這次殿議是在所難免的。
內閣大臣做為事實上的宰相,出席殿議便是理所當然,自不代表獲召即為涉案。
「朕今日召集眾位愛卿,是為幾件要案,尤其幾位閣臣務必留心案情,如何決斷,朕需要聽取諸位意見。」弘復帝自是踞於寶座,除了他這君王之外,眾人皆是站立於雲台之下,然這場殿議的時間不短,所以弘復帝格外體恤那幾位比他還要年長的閣臣,下令賜座。
一顆心幾乎懸在嗓子眼的臨淄王,先是暗暗安慰自己:也許事情沒有想像那麼糟糕,父皇並沒有聽信秦詢的一面之辭,剛才那番說法,無疑告之眾人他尚未下定決心,所以才特意強調會聽取四閣臣的意見,又雖則許晉、沈決明甚至那李乾元或許會偏向秦詢,可只要秦詢拿不出確鑿的罪證,他們總不敢執意要將皇子郡王定罪處刑,還有郭犁……他而今在那三人的壓制下權力幾乎被架空,雖並沒有答應為我效命,然則數月之前他的老母親九十高壽,成國公府的賀禮他卻並沒有拒絕!
說不定這一仗,還有反敗為勝的可能。
不過臨淄王當然也留意見鄭秀、洛崆今日竟然也獲召見,還捎帶上他的三弟秦諳,心頭不由又犯起了嘀咕:梁師砦若非鄭秀指使,那麼鄭秀便應置身事外才是,父皇也沒說今日會聽他們幾個的建議,可為何召令他們也來參與殿議呢?抑或說梁師砦果然是得鄭秀指使,不過鄭秀早已投誠秦詢,和秦詢商量好的計劃便是先誤導我以為鄭秀是想見風使舵,逼得我孤注一擲?
要真是這樣的話,鄭秀也不該暴露才是啊?否則他收買錦衣衛也犯心懷不軌之罪,他這個老狐狸,總不至於將他自己獻祭助陣秦詢大功告成吧!他必然會提出條件,讓秦詢包庇於他,承認是秦詢指使的梁師砦,乾脆瞞著父皇這事還有鄭秀參與。難道說,是秦詢反悔了,認定鄭秀投誠是假,圖謀之心不死,打算一石二鳥?
鄭秀可不好對付,那麼必然便會站在我的陣營,調轉矛頭對付秦詢,因為唇亡齒寒,我今日若敗,還有誰能阻擋秦詢的勢頭?
臨淄王便更增幾分底氣。
「太子,先陳述案情吧。」隨著弘復帝這聲囑令,今日的殿議正式拉開序幕。
太子身著孝服,手持玉笏,先是恭身推笏示禮,
以告遵旨,方才轉身,面向眾人。
特意先把一雙眼睛,看了一看麵皮繃得像面牛皮鼓般的臨淄王:「大約月余之前,我耳悉訊報,內容是弘復六年舉人顧濟滄,也即趙都御岳丈,本應在多年前亡於福州倭亂者,竟突然為靖海侯逮獲,且涉嫌聽令於倭國大名行細作之事,不過靖海侯卻將顧濟滄交給了臨淄王秘密看押,我當時便懷疑靖海侯溫驍心懷不軌,意圖嫁禍於本宮,故而稟知御前請旨讓錦衣衛徹察此案。
怎知錦衣衛主辦此案的鎮撫使陶嘯深尚未有任何進展,倒是千戶董貫儉先逮拿了一名倭寇,從此倭寇身上搜出密信一封,寫明交顧濟滄拆閱,經審問,倭寇承認他乃東瀛大名遣派,負責聯絡通信,也證實了顧濟滄為其名主家臣,又吐露顧濟滄是躲藏在懷柔紅螺湖畔一處莊園。
本宮為慎重起見,自然不會輕信倭寇一面之辭,於是先行遣人暗察顧濟滄是否當真藏身在懷柔,然則讓本宮詫異則是那處莊園的確突然住入二、三十人,不過看防甚嚴,且雖都作普通下人裝扮,然個個身手不俗,又不見顧濟滄出入,一時也不知是否有詐。
又未隔兩日,本宮再收到一封密信,更奇異的是信雖送來了慈慶宮,收信人卻是太師府的內眷顧夫人,顧夫人閱信,證實乃其生父顧濟滄親筆,內容乃是相約顧夫人於相隔密雲縣十里之外沽水之畔會面,但顧夫人也看察得顧濟滄這封親筆信另藏玄機,用暗筆提示『危險勿往』。」
太子說到這裡微微一頓,示意蘭庭將顧公那封親筆信交給諸閣老審閱,蘭庭也早已經將暗筆之處圈出。
四位閣老一邊傳閱那封信,一邊聽太子繼續說道:「本宮當時就更加懷疑此件案子內情複雜,必然有詐了,試想顧濟滄如若當真是東瀛細作,又被溫驍逮獲交臨淄王看押,連錦衣衛都尚且不能察實顧濟滄被關押何處,那名倭寇又怎知顧濟滄人在懷柔紅螺湖莊園?而如果倭寇是說謊,顧濟滄並不在懷柔,但那處莊園又分明是被不明武士嚴加看守。
顧濟滄的親筆信更加表明他不得自由,否則怎會用暗筆提醒顧夫人危險切勿赴約?那麼臨淄王究竟為何要引顧夫人往沽水之畔?本宮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一邊籌劃調動暗衛往沽水踩點察探,佯作赴約,一邊囑令錦衣衛指揮使梁師砦趁懷柔莊園那些武士不備,趁夜襲拿,讓本宮想不到的是顧濟滄竟當真是被關押在紅螺湖畔莊園!
而三日之後,本宮佯作赴約,途中卻悄悄潛回宮中,而當日,沽水之畔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相信諸卿皆有耳聞了,更讓本宮想不到則是,欽天監監正孫崇葆,當日竟在皇上面前直言他通過觀測天象及察閱內檔,篤定經他卜算,本宮當日必定亡於沽水之畔,且本宮之所以遭此噩劫,是因德不配位,諫言倘若要讓君國社稷免受更多天譴殃亂,當立長為儲君。」
太子這時已經踱步至臨淄王面前:「孫崇葆乃臨淄郡王舉薦為欽天監監正吧?他能說出這番話,必定是明知臨淄郡王會在沽水設伏,襲殺本宮,且嫁禍於顧濟滄暗通倭寇伏擊我中華國儲,又將這些禍殃歸結於天命,為臨淄郡王
謀獲儲位掃除障礙。」
「太子,這是血口噴人!」臨淄王外強中乾的反駁。
成國公趕忙助拳:「皇上明鑑,倘若真是臨淄王意圖謀弒太子,利用顧濟滄豈非無稽之談?顧濟滄乃趙都御之岳丈,並非太子殿下親長,太子殿下何至於為了顧濟滄親歷險境?且太子殿下聲稱那倭寇供認紅螺湖莊園乃顧濟滄藏身之地,試問臨淄郡王要真將顧濟滄關押在此,怎會有倭寇能夠察知實情,且這麼巧便被太子逮獲?!太子這番陳述分明是前後矛盾,分明是用杜撰之說嫁禍臨淄王殿下,請皇上明鑑!」
成國公用這說辭狡辯,無非是認定太子不敢承認他覷覦春歸甘願替個臣子之婦出生入死的荒唐行徑,再者那倭寇的確不是臨淄王黨安排,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還有倭寇存在,所以認定太子杜撰,分明是早已察明了顧濟滄是被關押在懷柔,編造出一個倭寇的供辭來在皇帝面前自圓其說。
「鮑都御,卿雖未得令旨察辦此案,不過畢竟職任都察院長首,以看來,本宮這番說法是否杜撰之辭?」太子沒有搭理成國公,轉而卻問鮑文翰。
從顧濟滄被救至今,鄭秀為防落下罪柄雖不曾和諸多黨徒聯絡,鮑文翰聽完太子這番陳述後也已經得知事態的嚴峻已經大出他的預料——顧濟滄雖然不知有他牽涉其中,連溫驍、申適等人或許也不知道他乃魏國公的同盟,不過倘若魏國公被牽涉而不能自保,他當然也不能獨善其身。
目前的局勢,也只能先和臨淄王合作了。
「殿下既問,臣不敢不答,在臣看來,殿下陳述確然有矛盾之處,成國公質疑並非沒有道理,臨淄郡王乃殿下兄長,同為龍子,不能只憑殿下這番陳述便定謀逆大罪。」
成國公聞言頓時底氣大增:「皇上,太子污陷郡王殿下謀弒儲君,是欲陷郡王殿下於萬劫不復之地啊!太子殘害手足不仁不睦,已失德義,豈有聖君之品?豈能承祧復興盛世之責?臣請皇上,處太子罪責,宣之於民,方能維護國之禮法,維護綱紀倫常,讓天下臣民共誡,於君應當盡忠,於父應當盡孝,於手足兄弟應當親睦。」
情勢已如魚游沸鼎,生死更系千鈞一髮,今日不是臨淄王身敗名裂便是太子一敗塗地,成國公也乾脆果斷的提出了廢儲之諫。
而臨淄王既然有成國公替他代言,蘭庭當然也不能讓太子殿下孤軍作戰,他持笏,先向弘復帝及太子示意,再行至成國公身旁。
「成國公府僚客黃荃迎,便是向成國公出謀劃策者,亦為黃荃迎告之臨淄王及成國公,太子冊封大典上,皇上因輕信小人讒言,曾經誤解太子殿下竟然對內子有違逾禮法之情,大典之後,內子為聖德太后相留於慈寧宮,實則是為皇上監禁,徹察此事,後因聖德太后阻撓,內子終得寬敕。成國公,黃荃迎剖析此事,篤定太子確然有此悖犯倫禮之情,所以堅信太子會為營救內子生父犯險,黃荃迎相佐成國公多年,成國公一直視其為心腹,雖沽水之計敗露,也未生殺人滅口的想法,黃荃迎既為活口,成國公真有自信他在詔獄之中,還能守口如瓶?」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5s 3.720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