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諸葛瑾在襄陽等了數日,待收得孫權書信,知得其弟諸葛亮使計矇騙於他時,心中一片冷寒,遞上孫權交予劉備的最後通牒,便是離開了荊州。
諸葛亮感覺到事情頗為不妙,遂急發書信與劉備,劉備匆匆結束『長沙巡視』之行,與龐統一同回到襄陽。
待劉備聽得江東聚兵柴桑,有意強硬取回荊州時,整個人如遭雷擊,直嘆自己時運不濟。
當晚,關羽、張飛來尋劉備,只見關羽面色肅然,朗聲而道:「兄長,西川險塞,沃野千里,民殷國富,昔年高祖正於蜀地起勢,而後得之天下,今孫劉兩家約定敗露,何不趁勢取之西川,兄長若起荊襄之眾,長驅西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備聞言,面露不忍道:「二弟此言差矣,劉益州亦為帝室宗親,恩澤布蜀中久矣,備安敢如此?」
此言一出,張飛頓時急了,當即嘆道:「哎!大哥仁義布於四海,不畏強權,敢於向那曹操、孫權叫板,天下誰人不傾服大哥?大哥若發兵西川,必得蜀中賢士相輔!」
張飛話音剛落,關羽隨即亦是附和道:「三弟所言甚是,劉璋雖有西川之地,但其稟性暗弱,不能任賢用能,蜀中毫無作為,人心離散,皆欲有大能耐之人統領蜀地!」
「兄長若能取得西川為基,然後北圖漢中、雍涼,日後收取中原,匡正天朝,名垂青史,功莫大焉!」
劉備聽得,心中頗為意動,但佯作滿臉苦澀道:「我豈不知這般道理!奈何劉璋與備同宗,若發兵取之,恐遭天下人唾罵,說我劉備無情無義,惡毒如蛇!」
關羽長嘆一聲,又是諫道:「兄長,大丈夫處世,當努力建功立業,著鞭在先,成就不世功業,今若不取,以馬超蟄伏漢中之態勢,不出三年,西川必盡落其手,即時兄長悔之晚矣!」
劉備聞言,怒聲喝道:「放肆!你欲陷我於不仁不義乎?我劉玄德寧死亦不做此無義之舉!!!」
「兄長!(大哥!)」
......
劉備兄弟三人連連商討、爭論,有事來尋劉備的龐統確是聽了個著實,待離開劉府後,龐統暗暗腹誹道:「荊州四面處敵,非是安身之地,若主公能得之蜀地,建立根基,大事濟也,只是,主公此人素來重情仁義,不忍奪劉璋基業,如此著實麻煩,看來還需多多勸導!」
次日,龐統聞得細作來報,言曹操發兵淮南,曹孫兩家大戰將起,心道大事成矣,遂邀諸葛亮、關羽、張飛一同來見劉備,只見龐統雙目迸發晶亮光華,字字錚錚而道。
「統觀荊州,東有孫權,常懷虎踞之心,北有曹操,每欲鯨吞之意,絕非可久戀之地也,西川乃天府之國,帝王之地,非治亂之主,不可居也!」
「今劉璋不能用賢,且脾性懦弱膽小,受人窺視,我等不取,此業不久必屬他人!」
「恰逢曹操發兵淮南,曹孫大戰將起,兩家顧不得荊州,如此大好良機在前,實為天意也,萬不可錯失!」
劉備表面猶豫不定,但心裡卻是聽得心花怒放,故作為難而道:「話雖如此,但備聞蜀道崎嶇,千山萬水,車不能方軌,馬不能聯轡,縱使百萬大軍,亦難破之,固備欲取之,又有何良策?」
「主公不必多慮,蜀中賢士盼望明主,如久旱盼甘霖,主公大軍一到,必有蜀中賢士暗中相助,再者,統雖不才,必傾力相助,主公何懼蜀中崎嶇?」
事已至此,但劉備卻心中自有一番思量,拱手謝道:「士元之心,我已知也,尚容深思!」
劉備此言一出,就連諸葛亮、關羽、張飛亦是臉色劇變,一臉不明所以,龐統卻以為劉備是因其仁義而猶豫不決,故不相逼,作揖告退,劉備命諸葛亮相送。
兩人離開後,劉備獨坐沉吟,少頃,關羽終於忍耐不住,出聲而道:「事當決而不決者,愚人也,兄長高明,為何卻如此多疑耶?」
劉備臉色淡然,目光徐徐轉向關羽而道:「以二弟之意,又當何如?」
「就如龐副軍師所言,荊州東有孫權,北有曹操,西有馬超,難以得志,西川戶口百萬,土廣財富,可資大業,今幸曹孫戰於淮南,此乃天賜良機也,何必疑哉?」
劉備暫不作答,一雙大耳靜聽著門外動靜,當他聽得一陣腳步緩緩傳來,心裡一喜,這才說道:「無論如何,劉璋乃我同宗之弟,此乃不可變之事實,我雖望能成以根基,匡扶漢室,以救天下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但這卻不是我可侵人土地之理,若以小利而失信義於天下,我實不忍也!」
關羽聽言大驚,心裡泛起道道漣漪,沉寂一會,嘆氣而道:「兄長大義如此,弟實在惶恐,羞愧難當!」
關羽話音剛落,張飛卻忍耐不住,瓮聲瓮氣喝道:「大哥你何必如此瞻前顧後,馬超於漢中虎視眈眈,若西川被那馬超所奪,到時荊州亦被曹操、孫權出兵侵犯,荊州不保,我等又該如何是好啊?」
「若真如此,亦是天意也,我一生只知仁義,但凡有缺,寧死不行!!!」
劉備義正言辭,說得就連張飛這般莽夫,亦是啞口無言,在門外的諸葛亮聽得仔細,心中澎湃,慶幸自己追隨了一個這般仁義的明主。
諸葛亮推門而入,淡然笑道:「主公之言,雖合天理,奈時下天下正值離亂之時,用兵爭強,固非一道,但若過於拘執仁義,亦寸步不可行矣!」
「主公宜從權變,以兵為鋒,仁為根本,實為湯、武之道也,若事定之後,報之以仁,掃蕩亂賊,匡扶漢室,救於天下黎民,實為大義!!!」
劉備見諸葛亮推門而入,心中大喜,他故作遲疑,全為收攏諸葛亮之心,諸葛亮對於劉備來說,必不可失。
劉備知諸葛亮乃忠義之士,故而做戲來贏得諸葛亮之傾心,劉備聽畢,故作恍然姿態,急起身而拜道:「孔明金石之言,當銘肺腑,就依孔明所言!」
關羽、張飛見劉備終於立下主意,圖謀蜀地,皆是心中大喜,諸葛亮見劉備不但仁義無雙,且對他言聽計從,視如己出,亦暗暗發誓,一生鞠躬盡瘁,絕不負於劉備。
當晚,劉備與麾下文武商議出兵西川之事,經過一番商議,劉備依照諸葛亮計策,一一調配。
關羽一面招兵買馬,一面聚合五萬兵士,諸葛亮、蒯良、尹籍為輔,兼合劉封、關平、關興、霍峻、周倉等將,在荊州各個險要關口嚴密把守,提防曹孫兩家侵犯。
於此同時,劉備親領十萬大軍,龐統為行軍軍師,蒯越相輔,兼合張飛、趙雲、黃忠、魏延、陳到、陳式、廖化等將,望西川境界進發。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3s 3.692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