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當下靜默無聲,良久傳來低低的啜泣聲,聲音越來越大,最後院中有如狼嚎般:「不管你是誰?不管你能跑到哪裡,今日我對天發誓,我哪怕追你到天邊,也要把你搓骨揚灰!!!」。
如塵抱著死去的奶奶悲從心中來,強忍著淚水,還是怎麼也止不住的流。直到嚎啕大哭。
想幼年孤苦,父母雙亡,只有奶奶把兄妹二人辛苦撫育成人,情同父母,恩同再造。不料今日,變故突起,不明妖人,殺親擄妹,奶奶殞命,妹妹失蹤,此仇不報,何堪為人?
奶奶年事已高,鬢邊早早就白了。兄妹兩人年少時,爺爺臨終遺訓叫奶奶無論如何也要把如塵兄妹撫養長大,學習文化。
奶奶因為沒有什麼文化認字不多,沒法輔導二個孩子的功課,就每日去臨海的一家私人煤廠去做苦工,換得辛苦錢家用。下午再找街坊鄰居幫兄妹二人輔導功課。
直到年齡大了,干不動了,如塵心疼奶奶再也不讓奶奶去了,自己找了一家送奶店去做早上的幫工。
所幸如塵、如雨兄妹倆人都很爭氣,如塵原想著等自己考上大學了,就半工半讀供養奶奶和妹妹。誰知今日奶奶竟和自己永別,真是蒼天不公呀!
朱秉正弟兄三人早就收拾了兵器,攙扶李爺爺進了裡面休息。也不打擾如塵,讓這個至情至性的年輕人在那裡盡情的宣洩。
直到一隻溫暖的手拍拍如塵的肩膀,一聲溫暖而親切的問:「徒兒,奶奶已去了,你要節哀呀!」如塵才從幻夢樣的情感空間中釋放出來,李爺爺攙扶著哭成淚人的如塵心中無限感慨。
進得廳房,朱秉正弟兄三人也過來見禮,李爺爺攙扶如塵坐下,徐徐道:「徒兒,今天那個人是和我們正一門有不共帶天之仇的仇家,都幾百年了,還是叫你秉正師哥給你說說來龍去脈吧!」
秉正看了眼如塵,清了清嗓子「師弟,你要是個男子漢想報仇,就聽師哥給你從頭說起,今日之事,我正一門下絕不能與之甘休,你要記牢我說的話了,現在的你絕對不是此人對手,必得勤習道法,早日修成正果方能報此大仇!」。
定睛看了眼如塵又道:「我正一門從隋朝祖師爺黃裳那裡傳承道家正統,後先祖師東漢順帝沛國人張陵(張道陵)於西蜀鶴鳴山(今為四川劍閣縣境)得黃祖師親傳創立本教,自號「太清玄元」。」
「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經》)為主經,以濟世救人、長生成仙為宗旨,教人奉道守誠,誠信為善。其道法主要是召神劾鬼,符咒驅邪,兼及導引、行氣,房中,煉丹服藥等。以陽平治都功印、三五斬邪雌雄劍為掌教信物及傳嗣法器。
後有祖師張與材,受封為「正一教主」,統領三山(茅山、閣皂山、龍虎山)符籙,始正式公開稱為正一道。元代以後,與全真派同為中國道教的兩大派。
我派乃正一門下六家之一,歷代能人異士不絕,元初,蒙古韃靼亂我中華,屠我百姓,占我良田、欺我妻女、奪祖宗之位。我派雖以清淨為本,但也有濟世救人,除魔衛道傳統。」
說到這裡,看了眼廳中諸人,眾人俱都聚精會神聽講,「可恨那全真派,卻投降韃靼,乘機傳其派道法,先祖師令正一派出世助義軍一臂之力,我派十六真人憤而出山,挾鎮派之寶物與全真大戰,後來大明皇帝驅除蒙元韃靼,建立大明帝國。
我派因在與全真派鬥法中出力最大,被御封為「皇親衛」。今日那個凶人要搶的青銅鏡是我派鎮派寶物,分為青龍、朱雀、玄武、白虎四鏡,威力極大,相傳四鏡合一,可以無敵於天下,獨步塵世。」
聽到這裡如塵就明白了,後面講的故事肯定與家裡的朱雀鏡有莫大的關係。秉正看看如塵繼續講了下去。
「後來大明第二個皇帝惠帝被燕王篡位時全真教又助燕王,我派真人入世助建文帝失勢,被全真派追殺,」
朱秉正說道這裡很傷感,頓了頓,動情的繼續說了下去:「那燕王手下高手如雲,加之為謀反又策劃了很長時間,準備的很是充分。
我先祖本姓趙,單字一個尋,自幼跟隨流雲真人學法,是真人的三大弟子之首,武功道法均很精通。真人派他下山前賜予青龍鏡、還有二個徒弟分別得的是朱雀、玄武鏡。其後先祖累立功勳,成了建文帝最信任的親衛之一。
在城破之時,建文帝本欲*,被我先祖勸阻,後來皇親衛保護建文帝連同大臣程濟、王鉞、楊應能、葉希賢、曾鳳韶十三人從密道走脫,後有我派神樂觀真人王升乘舟保護至太平門,這才擺脫追兵」。
說到這裡,眼前竟似熊熊火光燃起,殘磚斷瓦一片,一群士兵保護著一位柔弱的皇帝和一群白髮蒼蒼的老者在奮力拼殺,遠處,無數潮水般的士兵還向這裡湧來。。。。。。。
「燕王手下全真高手最厲害的是哈權貴,此人利慾薰心,竟忘了自己身為一代宗師,不顧身份,親自下山捉拿建文帝,連傷我派真人數人,先祖的師弟也被此人所害,和朱雀鏡一同下落不明。
建文帝本欲在江浙一帶起事,可惜此人太厲害,被其一路追殺,無奈之下,我先祖與王升及所剩的幾個大臣只好陪建文帝遠赴海外,此人也被先祖的青龍鏡所傷,見識了寶物厲害之後,一心想要得到寶物,。。。。」
腦中似乎又看到了大海之中,一艘孤獨的魚船在風浪中不停的顛簸。。。。
「後來,先祖、建文帝一行一路輾轉到了今天的智利、秘魯、玻利維亞,最後在安第斯山脈一個小山村隱居了下來。
那哈權貴一路追殺到了玻利維亞,最後與先祖一行相遇,合幾人之力都沒打過他,危急之時,天降異人相助,把哈權貴打成重傷遠遁,還毀了他的元嬰,自此先祖一門就在那裡定居,建立了自己的莊園。」
秉正看了看如塵,如塵已完全被這個故事所吸引了,怔怔的看著自己,秉正笑了笑,繼續說道
「建文帝自無奈離開大陸時就無時無刻的想要復仇,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老臣的離世,復國的希望也越來越小,建文帝也知道,就是自己不復國,那個他叫伯父的人,也不會放過他。就用財寶組建了一隻早就出海流落當地的華人移民後裔的軍隊。」清了下嗓子。
如塵急問:「後來呢?」,秉正緩緩道來:「果不其然,後來到了安第斯山後的第五年,終於有一天,一個模樣邋遢的遊方道人找到了他,那人自稱張三丰,此人言語恭敬,謙遜有禮,建文帝密見了他,說了什麼,別人不得而之。
從此,建文帝就拜我祖為師,學習道統,並念我祖忠心耿耿,賜姓朱。此後又八年,原禮部侍郎胡丘定,乘舟度海,找到山中,建文帝賜見了他就說知其要來,已備下信物並促其返程。
胡驚問何以知道,建文帝笑而不答,並手指天又手指地,胡要求帝賜墨寶言明心跡,帝說:『知不可為而為之何如知不可為而不為。』此後,又60餘年後,帝竟有一天突然密室失蹤。」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民間有各種版本,一有說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的記載: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門失守,長吁,東西走,欲自殺。翰林院編修程濟曰:「不如出亡。」少監王鉞跪進曰:「昔高帝升遐時,有遺篋,曰:『臨大難,當發。謹收藏奉先殿之左。」
群臣齊言:「急出之!」俄而舁一紅篋至,四圍俱固以鐵,二鎖亦灌鐵。帝見而大慟,急命舉火焚大內,皇后馬氏赴火死。程濟碎篋,得度牒三張,一名應文,一名應能,一名應賢。袈裟、帽、鞋、剃刀俱備,白金十錠。
朱書篋內:「應文從鬼門出,余從水關御溝而行,薄暮,會於神樂觀之西房。」帝曰:「數也!」程濟為帝祝髮。
吳王教授楊應能願祝髮隨亡,監察御史葉希賢毅然曰:「臣名賢,應賢無疑。」亦祝髮。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隨亡。
帝曰:「多人不能無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勢必窮詰;有等妻子在任,心必縈系,宜各從便。」御史曾鳳韶曰:「願即以死報陛下!」帝麾諸臣,大慟,引去若干人。
九人從帝至鬼門,而一舟艤岸,為神樂觀道士王升,見帝,叩頭稱萬歲曰:「臣固知陛下之來也。疇昔高皇帝見夢,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門,升導至觀,已薄暮矣。俄而楊應能、葉希賢等十三人同至。
至於朱棣做了皇帝以後,對於建文帝出亡也是將信將疑,又聽說了很多傳言,於是派戶科給事中胡分巡全國。
《明史·胡傳》載「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帝(指成祖)疑之。(永樂)五年遣頒御製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以故在外最久。」
朱棣是讓胡以頒布御製諸書和訪尋張邋遢的名義探尋建文帝的下落,前後長達16年之久。這裡所說的張邋遢,就是張三丰。他是個奇人,不修邊幅,飄忽不定,據說能一日千里。
永樂二十一年,胡匆忙趕回北京,恰巧成祖北征駐軍宣府。胡趕到宣府時成祖已經休息,聽說胡回來後馬上接見,二人一直談到四更。
《明史》中說:「先未至,傳言建文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看來胡是打聽到了建文的確切消息,似乎事隔多年建文帝已經沒有重奪帝位的想法了,成祖朱棣由此放心,不在究問建文帝蹤跡。
自此全國性的大搜捕建文帝的戒嚴已告消除,百姓重新過上了安定的生活,明帝國的重心開始轉向經濟建設。本書採用的是建文帝流亡海外之說。
當下又看看如塵,看他以完全入了迷樣,就自顧自說了下去:「當建文帝密室失蹤之後,先祖和諸位大臣恐怕亂了軍心,就傳言道建文帝已得道白日飛升了。
後來,哈權貴的後人卻找上了門,原來,當日,他重傷之下,元嬰破滅,元神渙散,遠遁到某地後,就用魔門大法把自己和當地一女腹中所懷胎兒神元互換,保存了元神,但也墜入魔道。
那時先祖和王真人已是半仙之體,那魔頭打不過,就跑了。直到我祖與王真人飛升。此後,每六十餘年,這個魔頭的後裔都要來鬧但每次都勢均力敵,一直鬧了這近600年了」
直到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如塵忽然問:「那青龍銅鏡和朱雀銅鏡四面銅鏡定是有非同一般的神力,否則那個哈家怎會對這個法寶念念不忘想了600年,也就不會派他兒子跑到這裡來搶奪青龍鏡了,對麼?」
李爺爺和秉正三兄弟面面相窺,秉正心道:「這個小子也太聰明了,這麼動聽的故事都沒讓他昏迷,一下子就想到了問題的關鍵?」。
李爺爺想的卻是:「真是天不絕我呀,這個徒弟不但學什麼都特別快,腦子還這麼好使,難道真的是傳我法統、光我門楣的不二星嗎?」。
乃正色道:「徒弟你說的不錯,這四面銅鏡除了威力巨大,其中還有一個大秘密。據本門典籍記載,這四面銅鏡是本門一位先祖飛升前由海外所帶回的,曾言:『得天道者必得天助,此鏡有緣之人可頓悟無上真理,得之者可修成真仙、變化萬千、破碎虛空」真是此言一出,四座皆驚。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3843s 3.597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