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的形象在王莽的夢中顯得異常高大而威嚴,他面容深邃而慈祥,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力量。
身著一襲華麗的冕服,頭戴玉冠,腰懸寶劍,彰顯著他尊貴的身份和非凡的地位。
周公不僅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魯國的封君,更是一位以德行著稱的聖人。
在夢中,王莽親眼目睹了周公制禮作樂的場景。
他揮舞著巨大的羽扇,引領著一群樂師和舞者,在莊嚴的音樂聲中翩翩起舞。
那音樂旋律悠揚,舞姿翩躚,仿佛能夠穿透時空,傳達著周公對和諧社會的追求與嚮往。
周公所創立的「周制」,更是成為後世治國的典範,被孔子等儒家學派傳頌不衰。
此外,王莽還夢見了周公在功業方面的輝煌成就。
在周武王駕崩後,諸侯紛爭,天下大亂。
然而,周公毅然挺身而出,以雷霆萬鈞之勢平定了叛亂,誅殺了管叔、蔡叔等叛臣,使得四夷賓服,海晏河清,天下重歸太平。
在夢中還見證了周公攝政的傳奇經歷。
在周成王年幼時,周公以攝政王的身份輔佐幼主,穩定了朝局,使得國家昌盛、百姓安居。
甚至有傳說稱,周公曾南面稱王,代理天子之職。
在周公的治理下,天下祥瑞頻現,百姓安居樂業。
在夢中與周公相遇的一切都讓王莽心生嚮往之情。
然而,當王莽從美夢中醒來之際,心中的那股對比心卻愈發強烈。
這和自己現在的經歷何其相似?
轉念一想,更加意識到自己雖然貴為安漢公,但在德行、功業以及地位等方面與周公相比仍有著巨大的差距。
這種落差讓王莽不禁感到一陣失落與惆悵。
相傳,孔子也時常會夢見周公,還曾深情地感嘆: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可惜,他並未做到將夢想照進現實,這一點,自己可比他幸運多了。
又不禁回想起前年夏天,自己曾說服姑母頒布的詔令。
「以皇帝年幼、未能親政為由,自己暫時代行周公的職責。
這是一種權宜之計,旨在等待皇帝成年後,效仿周公將政權歸還給皇帝。」
自那以後,自己便一直努力效仿周公的德行和治政方式,力求在朝野中樹立起自己的威望。
也確實發現了一些祥瑞之兆,似乎預示著在效仿周公的道路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朝野之中,已有不少人將自己視為當代的周公。
然而,王莽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與周公之間仍有著不小的差距。
他渴望能夠像周公那樣擁有非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去創立一種全新的機制——「居攝」,以更好地輔佐年幼的皇帝。
但漢朝自有其獨特的制度傳統,「居攝」這一機制從未有過先例。
這需要具備極大的勇氣和智慧去探索和實踐。
同時,也面臨著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憲制」約定的束縛。
儘管自己如今已經掌握了極大的權力,但想要更進一步,卻需要解決漢朝基本制度層面的問題。
此外,還需要思考居攝的條件是什麼?
一個人要具備怎樣的道德品質、才能與合法性,才能贏得人們的支持去攝政?
與皇帝之間的關係又該如何處理?
這些問題讓他不禁感到一陣無力和傷感。
這些都不是權力的問題,自己如今已經牢牢掌控。
而漢朝基本制度或者說「憲制」的問題,如果不能合適地予以解決,那自己就只能繼續當安漢公,直到死去
他明白,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可以隨心所欲的年輕人了。
如今已是接近花甲之年,時間和精力都大不如前。
自己真的還能達到周公那樣的人生巔峰嗎?
而要想繼續前進,也只有繼續模仿周公。
再想想自己這一年多都在操心女兒嫁給皇帝的婚事,一時顧不上其他。
後來又爆發了呂寬的案子,實在是忙得焦頭爛額。
想到這些種種,王莽再次感到了一陣無力,不由得暗自傷感。
又想到了幾十年前那個夜晚,渭水河畔,方逸先生的背影
王莽不由感慨起來,當初自己只顧著胡思亂想,方逸先生說的好多重要事情都不記得了
帶著複雜思緒,王莽再次沉沉睡去。
然而相對於王莽的無暇顧及,他的心腹們卻將這些細節處理得井井有條,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超出了王莽的預期。
去年皇帝選後的廷議上,信鄉侯劉佟提出給王莽增加封邑。
雖然這個建議最終被王莽以謙遜之名婉拒,但它卻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
這讓平時深受王莽信任的心腹陳崇得到了啟發。
陳崇是王莽小圈子裡的核心人物,比孔光更得王莽的青睞。
王莽特意安排他擔任大司徒司直,以便更好地掌控外朝的動向。
陳崇不僅忠誠可靠,而且極具政治智慧,他深知如何在複雜的朝局中為自己的主子謀取最大的利益。
在與宣元時期的名臣張敞孫子張竦的交往中,陳崇找到了一個得力的助手。
張竦繼承了祖父的博學多才和儒雅風範,學識淵博,文采斐然,是陳崇眼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陳崇的授意下,張竦揮毫潑墨,替他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封兩千五百多字的奏疏。
這封奏疏不僅引經據典極為豐富,而且讚美頌揚之詞毫不吝嗇,情感真摯而充沛。
張竦以卓越的文采和深厚的學識,
肉麻至極的將王莽的生平功業從頭到尾進行了一番精心的梳理和歌頌。
其一,討伐淳于長,這是堪比「周公誅管蔡」的功勞。
其二,哀帝時期,王莽敢於和傅、丁叫板,被趕回封邑,這是堪比伍子胥、屈原被流放的榮譽。
其三,哀帝死後,一夜之間罷斥董賢,並迅速選立新皇帝,使動盪的朝局穩定下來,這是堪比姜子牙輔佐周武王的功績。
其四,被賜號安漢公時,女兒被納入選後範圍時,謙虛不受賞賜,這是堪比舜帝、申包胥、晏嬰「功成不受賞」的品德。
其五,賜號安漢公以來,勤儉節約,發展教育,興滅繼絕,賑濟貧窮,還親自掌管選人用人之大事,堪比古往今來的名臣賢相
奏疏深情地感慨道,安漢公一個人就集堯舜禹三代的功績,簡直是奇蹟。
如此宏偉的業績,不比周公遜色,卻沒有得到和周公一樣的賞賜,這不是國家之福,不是臣民之幸,也對不起千秋萬代啊!
奏疏說到這裡,陳崇的建議呼之欲出:
「王莽就是當代的周公,所以應該享受周公的待遇。」
如果阿諛奉承也能算是一門學問的話,那麼這篇奏疏絕對是歷史上的天花板級別。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1051s 4.035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