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戰敗後狼狽敗逃的馬騰,對漢室還算是有點兒忠心。臨行之前,馬騰特地派出勇將龐德護送天子劉協的車駕離開宮掖,一起向東方逃走。
韓遂吃了這麼一個大虧,又失去了天子,當然不肯罷休。奪下長安城後,他不顧其他涼州將領的勸阻,發動自己的主力大軍,尾隨著馬騰不放,一路追擊。馬騰一路向東,挾持著天子逃入弘農郡城。韓遂的大軍隨後便追擊到弘農城下,將規模不算大的弘農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好在馬騰在弘農經營了數年,將位於前線的弘農城打造的頗為堅固。而弘農規模不大的缺陷,卻更有利於防禦。不像在長安城,由於長安城池過大,兵力有限的馬騰,防禦起來反而相對困難些。若不是弘農城裡的糧食囤積有限,以韓遂手中殘餘的兵力,未必能夠攻得下這座堅城。
表面上天子劉協雖然看起來像個累贅,其實有些時候,還是頗為有用的。在馬騰逃回弘農城之後,他深知以韓遂的性子,絕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在思考了一陣之後,馬騰立刻派出快馬,向周圍的孫堅和曹操等人求援,聲稱自己欲奉天子東歸,卻被韓遂阻礙,請求孫堅和曹操立刻派兵出兵接應。
在孫堅和曹操的心裡,天子之名,可是個好工具。韓遂這些年一直供奉著天子,卻沒能發揮出什麼太大的作用,那是因為韓遂自己名義不正,純粹是叛軍出身,不能為天下士人接受。
但是,對孫堅和曹操這等名正言順的漢臣來說,有了天子在手,就意味著大義的名號屬於他們這一方。但凡敢與擁有天子著敵對的勢力,只要祭出天子的討賊詔書,敵人的軍心士氣必然會遭到相當程度的打擊。
不過,相對於曹操的積極性。孫堅在迎接天子的問題上,認識不太深刻。武夫出身的孫堅,政治敏感性遠遠不如官宦世家出身的曹操。在孫堅心中,天子在不在手上。感覺沒有什麼太大差別。
而且孫堅的主力大軍,此時正在與袁術勢力對峙,雙方的戰鬥接近一觸即發。在這等局面下,孫堅只是派出自己的長子孫策,帶著精兵五千西進,先與朱晧、曹操合兵,再圖弘農解圍之事。
至於曹操,雖然對迎接天子東歸之事極為熱心,甚至都計劃好了將天子安置在哪兒,卻由於自己的實力有限。無力自行完成救援馬騰的行動。所以,曹操在帶著大軍趕到司隸前線以後,不得不暫時駐紮下來,等待孫堅派出的聯軍到達。
要說曹操也是一州刺史,去年還剛剛自封為州牧。兗州也是人口稠密,財賦極多的大州,為何如此重要的一次軍事行動,他卻只帶了六千精兵前來?
這裡面,自然有著屬於曹操的辛酸故事。
因為就在前年,曹操控制下的兗州,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叛亂。而掀起這場叛亂的人。便是曹操的幾個老朋友,而且是身為郡國大吏的兗州重臣。他們的名字是:
陳留太守張邈,濟北相鮑信,任城國相臧洪,山陽太守袁遺。此外,還有曹操的部下陳宮、許汜、王楷等人。也義無反顧的投入了這次全面的兗州勢力內戰。
那麼,這些與曹操關係密切的兗州大吏,為什麼突然間就與曹操翻臉了呢?
此話還要從一個人身上說起。這個人,便是前文有所提及的邊讓。
邊讓是兗州知名的士人。他是陳留浚儀人,拜了當世大儒蔡邕為師。曾經擔任過大將軍何進的令史,九江太守等要職。董卓入京之後,邊讓知道朝廷自此多事,於是就果斷的辭官回鄉,悠遊於兗州名士之間,以避開朝廷內外所發生的動亂。
要說起來,曹操與邊讓雖然相互知曉對方的存在,卻一直沒有正式見過面。後來,在陳留太守張邈的引薦下,邊讓與曹操算是相互結識了。
只是,當邊讓一眼看見曹操,立刻就變得臉色蒼白,言語失措,一副驚恐不已的表情。曹操對此頗為奇怪,暗地裡讓手下可靠的高手潛入邊讓宅邸,探查邊讓失色的原因。結果,那高手帶回來的消息,讓曹操也大驚失色!
原來,邊讓居然在無意中,發現了曹操的一件極為隱秘的醜事。
前文曾敘,當年關東聯軍初成之時,有一位重要的聯軍成員,叫做橋瑁。時任東郡太守的名士橋瑁,可是聯軍發起人之一,並且與曹操關係密切,算得上是曹操的半個盟友。
但是後來,由於橋瑁聯絡兗州各郡國的大吏,想要驅逐當時的兗州刺史劉岱,自己擔任刺史,故而被劉岱深深敵視。
於是,就在某一天,橋瑁為了給回鄉的兗州名士邊讓擺酒接風,而在軍營外的亭台設宴。突然,一群不知從何而來的騎兵,突襲了橋瑁的宴會現場,當場殺害了東郡太守橋瑁!
由於來犯者武力太強,在擊殺橋瑁以後,自身幾乎毫髮未損,成功全身而退。隨後,兗州刺史劉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趁橋瑁的部下還沒有反應過來,便驅動大軍壓境,當場收編了橋瑁的部下。
這件事情發生後,在當時成為天下的著名謎案之一。不過,一般來說,兗州人私下裡大都認為,是劉岱暗中派人幹的此事。
而劉岱其實也沒有從中落到真正的好處。這次刺殺最終的結果,導致了兗州各郡國大吏對劉岱的離心。以至於後來青徐黃巾軍大舉入侵兗州,各個郡國大吏暗中聯手,坑死了刺史劉岱,讓曹操得以成為新任的兗州刺史。
事情到了這一步,兗州人都認為此案已經徹底了結了。畢竟,兩個主要當事人都死掉了,還有什麼好說的?
但是,沒有幾個人知道,邊讓作為橋瑁被殺現場的旁觀者之一,居然會對動手殺害橋瑁的兇手,記得如此清晰。特別是曹操身材矮小的體貌特徵相當別致,其他人的形態,邊讓也許會淡忘。偏偏曹操的形態,卻讓邊讓始終印象深刻。
於是,在見到曹操的第一眼裡,邊讓便認出了。曹操正是殺害橋瑁的兇手當中的一員!
曹操得知邊讓認出自己,一開始很是吃了一驚。不過,他很快安心下來,認為邊讓不會將此事大為宣揚。畢竟,曹操身為一州最高長官,沒有足夠的真憑實據,邊讓是奈何不了他的。在曹操的預計中,只要等事情沉澱下來,曹操再派出刺客,悄悄的將邊讓除去便是。
可是。誰能料到,邊讓居然如此沉不住氣,見過曹操的第二天,就急急忙忙的帶著僕人要趕回家鄉。更讓曹操惱火的是,他派在邊讓府邸外監視的探子。居然發現邊讓一大早便派人送出了好幾封信箋。曹操的探子想法子攔下一封信,裡面的內容讓曹操看了大驚失色。
因為,邊讓在信中,居然將曹操組織刺殺橋瑁之事,寫的詳實無比!
看完這封信,曹操就知道,此人不可留了。接下來。曹操做出了一個後來常常讓他後悔的事情。他讓人通知心腹將夏侯惇,務必悄悄的拿下企圖逃回家鄉的邊讓。
夏侯惇是「萬人敵」,邊讓卻不過是一介文士。拿下邊讓,對夏侯惇來說當然是毫無難度。可是,也不知道邊讓是哪根筋搭錯了,一看見夏侯惇。立刻嚇得夠戧。惶恐之中,邊讓居然服毒自殺了!
邊讓一死,立刻坐實了他在信里寫到的曹操殺橋瑁之事。
橋瑁是橋玄的侄子,與曹操關係不錯。這樣一個好朋友,曹操居然說殺就殺。一點兒也不講情面。聽到這樣的消息,讓曹操的朋友們一個個心裡發涼。
而且,邊讓在兗州可謂交往甚廣,大半個兗州的名士,都與其有交情。如此一個名士,曹操也是說殺就殺,簡直是肆無忌憚。發現曹操居然絕情至此,兗州的名士和郡國大吏們,對曹操的感官,一下子降到了最低點。
其餘人等也就罷了。任城國相臧洪為人有雄氣壯節,最是見不得這種賣友求榮之事。外加上臧洪與邊讓的關係不錯,就在邊讓死後的第十天,臧洪聚集國中的知名士人,以曹操「小人無行」為名,公然起兵反對曹操。
隨後,對曹操不滿,卻與臧洪交好的張邈之弟張超,極力鼓動兄長張邈以陳留郡響應臧洪。而張邈由於想到自己擊敗曹操之後,多半能夠得到兗州刺史的位置,於是決定起兵。接著,山陽太守袁遺也發兵響應,想要謀奪兗州刺史的位置。
至於最後一個濟北相鮑信,本來與曹操關係極好。可是,鮑信此人最重義氣,曹操的行為,讓鮑信大為不滿。感覺自己看錯了人的鮑信,在兄弟鮑韜的慫恿下,怒而起兵,反對曹操。
一時間,整個兗州亂成了一團。曹操大軍和反曹操聯軍,將雙方的戰線從東邊的泰山郡一直拉到西邊的陳留郡。兗州的大部分豪強大族,也或主動或被動的捲入了這場州中內戰。
這場波及整個兗州的內戰,過程極為慘烈。曹操的兵精,反曹操同盟的兵多,雙方一度相持不下。若非此時北邊的張狂還在戰後恢復期,連出兵的錢糧都湊不齊,南邊的袁術又被呂布和孫堅拖住了手腳,怕是兗州當時就會落入他人的手中。
ps:
有書友覺得馬超死的太快,這裡解釋一下。
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便是追求不落俗套。那些在三國演義以及各類三國娛樂小說中時常出現的人物,筆者認為他們已經夠讓人熟知了,會想法減少他們一些出場機會,或者著重寫出新意來。反而是那些並不太為廣大讀者熟知的三國角色,筆者很有興趣為他們多曝光一會兒。反正本書並不追求商業價值,也追求不了。筆者只想寫出一本有自己特色的三國小說而已,能讓書友感覺耳目一新,那就最好了。
此致,那些默默支持關注本書的書友們。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8s 3.704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