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的巨鳥,在深邃的夜空中疾速穿行。
手上的**控動作jīng准而暴力,龍雲穩穩把住**控杆,以雷達靜默方式接近遠方看不見的敵機。
速度與高度不斷積累,兩架MiG-31的動作必須足夠迅速,此時的「黑鳥」已經在數百千米外以三倍音速呼嘯而來;如果不能在六分鐘內達到預定空域做好攔截準備,就會錯過地面導引台劃定的有效截擊窗口——而一旦錯過時機,速度上居於劣勢的MiG-31就再也沒有機會追上「黑鳥」,而只能把任務交接給目標航線後段上的其他攔截力量了。
加力全開狂暴衝刺,爬升加速的過程可以說既暴力又野蠻;可調式尾噴口開至最大、爆發出三十噸以上推力的MiG-31,此時正在一邊加速突破音障、一邊向萬米以上高度前進,這個過程極其消耗燃料,加力燃燒室噴出的高溫燃氣和火焰之熾烈,甚至可以被靈敏的紅外通道偵查衛星觀測到。
是的,很多戰機在全力開啟後燃器、吞噬大量燃油只為加速再加速的時候,都會成為天空中一道獨特的風景;不僅是高懸於天際的衛星,即使是在地面,如果光照條件合適,人們用肉眼也能看到這些猶如火流星般掠過天空的戰爭機器。
不過風景固然是風景,對於坐在戰機上的飛行員來說,加速的節奏除了狂亂顛簸與耳邊的轟鳴嘯叫外,卻也沒有什麼其他的獨特感受。就在龍雲仔細控制戰機迎角、持續以超過三百米每秒的爬升率瘋狂撲上天空時,地面導引信息持續對他們的航跡進行修正,並且告知就在他們的四點鐘方向,神秘而囂張的SR-71「黑鳥」戰略偵察機也在進行爬升;不知道是對前方即將出現的攔截者有所預感、還是原本的計劃使然,本來高度固定在兩萬兩千米的SR-71不僅逐漸提升到兩萬六千米的高度,速度也由原來的馬赫三點零提升到馬赫三點二。
如此突兀的飛行狀態變化,當然逃不出蘇聯遠程jǐng戒雷達的跟蹤,得知目標的高速和速度都在增加,龍雲不禁有點擔心。
&點,『火炬』現在高度263,速度3**;導航信息已經更新,完畢。」
&點收到!請給出預計接觸航跡標定,完畢。」
&在方位信息不足,無法預測。——『火炬』高度265,還在繼續增加,完畢。」
高度兩萬六千五百米,這傢伙還在爬升?
龍雲皺了皺眉頭,難道是美國人已經有所察覺麼。
以現實世界的大量資料作為參照,龍雲知道SR-71絕不是浪得虛名之徒,他完全相信這玩意兒能一直爬升到理論升限三萬五千米,然後還能夠保持接近三倍音速的飛行速度;之前國土防空軍也不是沒有這樣的監測記錄,據信「黑鳥」就是靠**的飛行能力多次成功規避了向其發shè的5V55K型地對空導彈。
&地空導彈也拿他沒辦法,是嗎?
對手會不會繼續爬升,這時候多想無用,龍雲更關心的是自己手上的這架MiG-31到底能飛多高,又到底能飛多快?
這個問題,要回答起來就有點難。
脫胎自MiG-25的MiG-31,很多人都認為是受到戰機外逃事件的刺激;事實上當然並不是這樣,應該說後者是前者作戰思想的一種延續倒更妥當。
作為蘇聯龐大空軍武庫里的重型盾牌,MiG-31可以說是為國土防空軍量身定做,在MiG-25的基礎上換裝了更大推力的D-30F系列渦扇發動機、「盾牌」M無源相控陣雷達,並強化了機體結構,實際上是蘇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空中攔截平台。
&的綜合作戰xìng能,當然是比MiG-25提升了不是一點半點;但是就在此時,前面提到的那些強化和改進,對龍雲的作戰任務可以說並沒有什麼用處。無源相控陣雷達雷達當然很好,但是SR-71那樣高速狂飆、散發高溫輻shè信號的東西,龍雲不需要用任何電子設備就能在超過二十千米的距離上輕鬆發現;能夠承受更大的機動過載,但是現在連追不追的上都成問題,還談什麼機動>
最後,推力進一步加大的D-30F發動機,數據看起來是很美,但是在空氣稀薄的高空,渦輪風扇發動機的推力輸出會急劇下降,甚至還不如比較原始的渦輪噴氣發動機來的強勁。
總而言之,MiG-31的作用其實是在高空——注意不是超過兩萬米的**高度——以超大功率的相控陣雷達索敵、並使用遠程導彈發起密集導彈突擊:他更像是個換位迅速的重狙手,而不太適合像飛賊那樣去襲擊高速掠過的敵人。
但是現在又能怎麼辦呢?
看了看平顯和艙外暗淡模糊的夜空,龍雲不需要仔細讀數也能夠知道,現在他們已經離開平流層上界很遠,幾十秒前經歷的音爆也提示他們的速度早就超過音速,現在大約是在馬赫一點六的速度在持續爬升。地面導引發來的信息顯示,南方來襲的「黑鳥」現在已經飛到側面大約四十千米外的平直航線上,高度已經達到兩萬七千米,速度倒是沒有再增加,仍然保持在馬赫三點二左右。
目標已經接近,必須儘快切入航線發動攻擊!
龍雲清楚的知道,就憑眼下的這架MiG-31,靠追是追不上那個目標的。
&的最大速度,龍雲當然沒有親自嘗試過;記得這種型號曾經有在兩萬一千米高度飛出過馬赫三左右的速度記錄,不過他猜測當時的那架米格肯定沒有攜帶導彈,也許是架連雷達也沒裝的測試機而已。從駕機起飛到現在,感受到**縱的沉重手感,龍雲直覺的認識到了自重接近三十噸龐然大物的沉重笨拙,然後現在又是燃油半滿、全副武裝,四枚粗壯沉重的R-40導彈又給機體增加了不少負擔,他頗為悲觀的估計,能飛到馬赫二點四就已經是相當好的情況了。
但是不管怎樣,即使速度上處於劣勢,只要雷達能夠完成目標截獲和鎖定,那麼他還是有信心把這架沉重的米格機飛到交叉航線上,然後利用R-40R在高空仍然能夠充分施展的機動特xìng去擊殺對手。
隨著航線逐漸轉向東方,龍雲終於得到西蒙諾夫的報告,雷達開機後馬上就在一點鐘方向發現目標,高度269,速度>
&持航線穩定,穩定跟蹤五秒後,即可鎖定!」
&白,保持追擊!」
麻利的招呼僚機準備攻擊,龍雲並沒有催促後面的西蒙諾夫,倒不是因為和他不熟,而是心裡明白他這時候正在努力與繁雜的火控系統搏鬥。對於SR-71之類的**目標,火控系統需要費些時間才能計算出導彈殺傷概率並給出發shè提示;但是這時候敵我態勢可以說瞬息萬變,等那破火控解算出問題的答案,那敵機可能都要跑的沒影了。
之前,在擬定作戰方案的時候,還有人建議龍雲使用彈體粗壯、shè程超遠的R-33,但是他沒有接受這個看上去合理、其實卻並不實用的設計。
R-33,蘇聯三角旗設計局在六十年代定型的一種遠程空空導彈,這種重量超過五百公斤的重型導彈使用半主動雷達或者紅外製導方式,最大shè程可以達到一百二十千米。如果只看shè程,似乎用來打「黑鳥」是再好不過;但是龍雲注意到它的最大速度不過是馬赫三點五,這就意味著在尾追攻擊時的實際shè程會大大縮水。
而且最讓他難以接受的是:shè程如此之遠的導彈,卻採用相對落後的半主動雷達制導方式——紅外製導的就不說了,最大速度更低,基本上對「黑鳥」沒有什麼威脅——也就是說殲擊機在發shè導彈後還必須繼續跟在目標後面保持雷達照shè,而以龍雲的估算,速度飆升到馬赫三點二的黑鳥即使無法甩掉導彈,也可以很快甩掉在後面提供照shè的MiG-31,失去載機的照shè後導彈就自然就失去了作用。
哦,至於迎頭攔shè模式?
迎頭攔shè是大多數截擊機對付高速目標的典型攻擊方式,但是對地面引導和戰機**縱的要求太高,基本上一次失敗就沒有再攔截的機會,龍雲暫時還不想去碰運氣。所以他還是選擇了同樣為半主動雷達制導的R-40R,也是一種採用六十年代技術的產品,雖然抗干擾xìng能都不盡人意,shè程也只有約四十千米,但是卻擁有接近五馬赫的高空最大速度!
速度,在尾追攻擊時,對導彈來說自然非常重要。
這時候,隨著沉重座機的不斷側轉,兩架MiG-31的航跡已經隱隱形成對SR-71的尾追之勢,黑暗的無垠天際中,前方尾焰明亮的「黑鳥」已經出現龍雲的視線里。
由於一直以馬赫三以上速度飛行,採取雷達隱身設計的「黑鳥」卻因為高溫尾氣和摩擦形成的氣體雲,雷達反shè特徵簡直明顯的不像話;剛剛開機的雷達很快鎖定了前方的火球,火控系統並將目標參數傳至導彈,距離十一千米,戰機速度馬赫二點三,提示可以發>
就在火控系統提示滿足發shè條件後,負責武器**作的西蒙諾夫立即連續打出第一批次的兩枚R-40R,間隔六秒後又發動了第二批次攻擊!(未完待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3s 3.681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