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統一指揮體系分配目標,具體工作交給裝備了「宙斯盾」系統的水面艦艇自己去做,這種系統設計的思路十分明智,哪怕在網絡中某些節點遭遇打擊的情況下,也能維持一定程度的戰鬥力。
隨著一枚枚「標準」II發射,在推進器劇烈燃燒下飛向高遠蒼穹,美國人很快就遇到了一個麻煩,也是意料之中的「導彈射擊斜距不足」。
對蜂擁而來的AS-16「回馬槍」,基於軍事情報系統的細緻工作,美國人大概知道這些大傢伙的作戰模式,至少有一些猜測:在發射之後,這種導彈一開始會以慣性導航方式飛行,按照預先制定的彈道接近目標,在到達某一距離後就會轉為俯衝攻擊模式,彈道也會從數萬米一直下降到一百五十米、甚至更低。
當然,大概的情況如此,至於每一枚AS-16「回馬槍」導彈會在什麼時候降低彈道?無?錯? .. ,這就是一個基本靠蒙的事情,U.S.Navy防空艦打出去的第一波RIM-66H就是為了這種目的,說白了,就是在賭俄國人的導彈會在中途降低彈道。
飛行途中降低高度,顯而易見,對任何一種導彈來說都會讓射程極大縮水。
所以按道理講,伊萬們需要長途奔襲三百公里的「回馬槍」們應該不會這麼做,但是戰場上的事,又有誰能完全忽視任何一種哪怕很微小的可能?
萬一真的發生了呢,倘若美國特工們受了克格勃的蒙蔽、乃至誤導,「回馬槍」的低彈道射程就有三百公里怎麼辦。如果放任這些大標槍從容突防。等確認導彈進入低彈道時再動手。一部分AS-16就會跑到水天線以下,哪怕AN/SPY-1C也沒法跟蹤,更談不上發射「標準」攔截,那麼一切就都要在四十五公里內見分曉,這當然是美國人要極力避免的。
正因如此,一旦疾撲的「回馬槍」接近到二百公里左右,各艦的「宙斯盾」系統就立即發出指令,按照計算好的時刻發射一枚枚RIM-66H。
每一枚跟蹤到的「回馬槍」。系統至少會分配一枚「標準」II攔截,在火力通道寬裕時甚至會分配兩枚,這樣,如果來襲導彈在這一時段內逐漸降低飛行高度,提前踏上征途的「標準」II就正好可以在一百多公里的射擊遠界上發動攻擊,充分發揮該系列艦空導彈不斷增程、改進制導模式的威力。
當然,既然是一種賭*博,中與不中就只能憑藉運氣。
或者說,這對美國人來講是一種賭*博,天空中奔襲而至的Kh-15們卻不會這樣想。
Kh-15。一種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全程都不能調節推力的重型反艦導彈,本來就只有在全程高彈道的情況下才能達到三百公里射程。這一細節合眾國的指揮官們並不知曉,所以所謂「賭*博」只是對美國人而言,事實上,他們發射的第一批次RIM-66H都註定要落空,因為導彈的射擊斜距有限!
任何一種艦空導彈,「最大射程」與「極限射高」都不能兼得,這是由能量守恆定律決定的簡單事實。
所以在面對「回馬槍」時,RIM-66H那一百六十公里的理論射程沒有任何意義。
提前發射出去一大批RIM-66H,就為了提防俄國人的「回馬槍」在途中降低高度,結果在「宙斯盾」戰艦的雷達顯示屏上,這浩浩蕩蕩一百多枚空射反艦導彈中,竟然沒有一枚進入俯衝彈道;既然如此,所有投擲出去的RIM-66H都不可能在一百多公里開外、三萬多米高空與「回馬槍」交錯而過,這些力竭的細長投槍全都喪失速度、繼而失穩,一個個掉進了波濤起伏的浩瀚太平洋。…
一波提前火力投射,九艘「宙斯盾」艦的開火過程十分粗野,導彈從巧克力般的MK-41發射單元里騰空而出,最後卻毫無一點收穫的掉進大海,整個過程中U.S.Navy白白消耗了上百枚RIM-66H,燒錢的速度簡直就像狂風一樣快。
導彈成批揮霍,在關乎航母戰鬥群生死的時候,這情形卻又是一種必然。
俄國人的導彈沒有改變彈道,第一波次「標準」II盡數落空,這種事在戰前演習里也算是經歷過,並不會讓美國人感到驚訝;憑藉「宙斯盾」系統近乎無限的目標跟蹤處理能力,和若干搜防空巡洋艦、驅逐艦的充裕備彈量,在合眾國艦載戰鬥機由於目標速度太快而無所作為時,海面上的艦隊空火力幾乎就是一刻不停。
就在第一波次「標準」II發射之後,沒等這些導彈飛出多遠,第二波次RIM-66H又紛紛上路,作戰目標也與第一波次雷同!
一批批的發射RIM-66H,天空中有著四溜狹窄邊條的灰白色導彈簡直就接連不斷,拜MK-41每秒一枚的發射速度所賜,就在「回馬槍」們疾速來襲的短短几分鐘時間裡,發瘋般投射火力的「提康德羅加」與「阿利*伯克」們幾乎就沒停止過開火;伴隨一團團灰白濃煙,價格昂貴的RIM-66H不要錢一般蜂擁而出,憑藉驚人的數量和良好的火力協同,硬是在「回馬槍」來襲的天空中布下了一道幾乎不可逾越的綿密火網。
從目標進入兩百公里預定邊界,到「標準」II對抗三萬米高度目標的實際射程,一百多公里的距離,對馬赫三突防的Kh-15隻是短短的三分鐘,大敵當前的美國海軍卻接連不斷的拋射出幾百枚「標準」II,天空中劃滿了導彈飛過的細狹白線。
如此瘋狂而不計代價的行為,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在俄國導彈一旦改變高彈道時,能夠有效發起攔截。
超低空突防的反艦導彈,對水面艦艇絕對是一種嚴重威脅,放到近前的越少越好!
目標如此明了,憑藉充裕的導彈攜帶量而執行了「萬無一失」的作戰策略,然而美國人的所有努力卻都變成了徒勞,天空中列隊疾飛的Kh-15並沒有降低飛行高度,至少在彈道前四分之三的路程上沒有,一批批發射出去的「標準」II就都成了一種浪費,讓U.S.Navy的指揮官們十分惱火。
可惡,這是什麼情況,情報部門的人都是傻瓜嗎?
要是早知道這麼一點,俄國人的「回馬槍」射程受限、不會在途中改變突防高度,又何至於浪費這麼多的「標準」導彈呢!
面對雷達顯示屏揮舞拳頭,現在卻一點辦法也沒,眼見代表來襲目標的密集光點距離航母戰鬥群越來越近,系統自動解算出來的高彈道攔截斜距是六十公里左右,從見到這個數字開始,威廉*普拉特中將的臉色就變得十分古怪,就連剛才勉強壓抑的雷霆之怒都消失不見,轉而帶上了一點自我幻滅。
六十公里,居然只有六十公里,RIM-66H的能力就是這樣嗎,這一點都不科學——
可惡,該死的俄國人,他們居然如此狡猾!
該死的俄國佬,一定是從哪兒竊取了「標準」導彈的技術參數,一定是的,這些混蛋算好了導彈攔截距離、然後根本不擔心被「宙斯盾」圍追堵截,所以才懶得在半路上改變彈道,就這樣一直高開高走的衝過來,是這樣麼……
冷冰冰的數字,刺激了將軍的神經,旁邊面色慘白的斯坦利*庫伯也一言不發,指揮中心的氣氛一下子變得有些詭異。…
面對俄國人的重型反艦導彈,或者說,一種重量上並不比AGM-84高太多的「回馬槍」,搞不清楚這種導彈攻擊原理的美國海軍這下子是吃了大虧。
雖然一點都不清楚伊萬手中的長槍是什麼情況,指揮官對自家武器系統的能力還是了如指掌,威廉*普拉特等人立即意識到,對「宙斯盾」系統來說,如果只能在六十公里距離上開始攔截「回馬槍」,那麼整套系統對每一枚AS-16導彈的攔截機會至多也只有兩次,這還是理論上的最優解,實際上,這個機會很可能只有一次、甚至可能一次都沒有。
「只有一次、甚至沒有攔截機會」,這就意味著……
意味著相當數量的AS-16會成功突破「宙斯盾」的攔截,進入U.S.Navy艦隊的內層防空圈,最後很可能直接砸到航空母艦身上!
這一事實,雖然還只是腦中的預想,卻霎時間讓CVN-73上的所有人心頭髮寒。
今天的這一場較量,從遠在天邊到近在咫尺,擁有遠中近三層對空防禦體系的合眾國航母戰鬥群,實力最強大的三航母戰鬥群,居然會讓俄國人的遠程反艦導彈突進內層防空圈,這——內層防空圈,是一個什麼東西,就憑RIM-7M和「密集陣」,攔截漏網的攻擊機也許還湊合,現在要對付的可是速度以馬赫計的超音速反艦導彈,這些武器系統還能有多大作用?(未完待續……)
第一二六六章 回馬槍之怒。
第一二六六章 回馬槍之怒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6s 3.666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