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並不懼怕曾國藩,當年石達開率兵打得曾國藩要跳江,李秀成覺得自己也有這個實力!他甚至渴望跟曾國藩的湘勇,來一場正面較量,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唯一的不足就是太平軍在天京事變之後,人心有些亂。這也難怪,畢竟二把手分分鐘都能被滅門,天國里誰還會有安全感?
於是,李秀成在前線上書洪秀全,建議天王恢復東王的爵位和名譽,以之安定軍心。
洪秀全覺得,李秀成太多嘴了,管得太多了,而且有點挾軍自重,不過他想,反正楊秀清已經死了,對自己夠不成威脅,還可以用死人來收買人心,畢竟,軍中很多將領,包括李秀成都是楊秀清一手提拔的,於是洪秀全下旨,恢復了楊秀清的東王爵號,把自己的兒子過繼給死去的楊秀清,讓其第五子襲封為幼東王,並定東王被害那天為東升節,舉國祭奠。
李秀成的兵營里,無論兵營民房,門口都點燈兩盞,供茶三杯、白飯三碗、菜三盤。他帶頭率領全軍祭告楊秀清,手捧三炷香,跪拜在地,對天禱告:「願東王在天堂永享尊榮,並庇祐下界生靈早得幸福。」
後來,李秀成率部和諸將趕到樅陽,在當地首富馬家大院裡,也舉辦了隆重紀念楊秀清的儀式。花廳正面,臨時扯起一道青布幃幕,幃幕上懸掛著一幅東王升天圖。圖上的東王楊秀清,身穿黃龍袍,飄發仗劍,由和風瑞雲徐徐送到半空。每個將領手中也都捧著三炷香,高聲念道:「我們讚美上帝為天父,是魂爺為獨一真神;讚美天兄為救世主,是聖主捨命代人;讚美天王是聖賢,是拯救萬物聖人;讚美東王是神聖風,是聖靈贖病救人;讚美西王為雨師,是高天貴人;讚美南王是雲師,是高天正人;讚美翼王是電師,是高天義人。」
這是甲寅四年燕王秦日綱撰寫的「讚美詩」,其中還有三句:「讚美北王是雷師,是
高天仁人;讚美燕王是霜師,是高天忠人;讚美豫王是露師,是高天真人。」
天京內訌之後,讚美北王、燕王、豫王的話也刪去了。
朗誦完畢,李秀成轉過身,將黃裱紙焚燒,眾人起身,一齊大呼:「願我真天命太平天國禾乃師贖病主東王在天堂永享富貴!」
李秀成走出隊列,來到几案前,對眾位將領講話。李秀成本是楊秀清一手提拔的人,聲音哽咽:「弟兄們!東王沒有死,他正在天堂,保祐我天國國土及數十萬將士,他近來常託夢給我,要我們忠心服從天王,吸取教訓,重新團結起來,大家捨命戰鬥兩三年,就可以永享大富大貴了!我這就請東王下凡和大夥見面。」
李秀成的話音剛落,一陣陰風起,廳中的蠟燭被吹熄,東王升天圖飄落下來。突然,一個令人驚駭萬分的怪事出現:原來掛圖的地方,筆挺挺地站著一個人影。這人頭戴單龍雙鳳冠,身穿九龍團繡袍,雙目炯炯,面孔黑紅。眾將以為是眼花看錯了,揉揉眼睛,定定神再細看,不錯,果然千真萬確是東王!
李秀成帶頭呼喊:「東王顯靈了!」
「東王顯靈!」眾將也跟著喊道,他們對李秀成佩服不已。
只有陳玉成對李秀成這一套不以為意,洪秀全在軍事方面封的四位主將中,陳玉成是前軍主將,後軍主將是李秀成,從排名前後可以看出來,陳玉成還是略重於李秀成,在太平軍中地位高於李秀成。
陳玉成的前軍是以天京為中心點,向前必然是往北,勢力範圍在安徽一帶。而後軍主將李秀成的後軍,只要看一下國內地圖,就知道從地理上看是江浙一帶,這大後方再退一步就是汪洋大海,那時太平天國還沒有要在海上爭霸的雄心,這也就是說李秀成的地盤頂多再往江蘇、上海擴大一點,而陳玉成就不樣了,在他的前面是大半個中國,一個蛋糕有一大半等著他去吃。
李秀成事先沒跟陳玉成說東王顯靈的事,這讓陳玉成更加不爽。他覺得李秀成是想借東王顯靈來打壓自己,但他也沒辦法,只好跟著
眾人高聲呼喊:「聽從東王誥諭!」
而湘軍方面,曾國藩的座船起錨下行到了湖口。這是內湖外江水師的大本營。楊載福率所有哨官以上的將官,一齊整隊在此恭候曾國藩檢閱。
這時湘勇水師增添快船二百餘艘,曾國藩見到自己親手創建的水師如此興旺,欣喜異常,他破例給每個水勇賞錢二千文,又親到湖口水師昭忠祠祭奠。然後來到長江邊,擺上供飯供果,焚香燒錢紙。
之後,曾國藩去了南昌,如同在長沙一樣,主動遍拜南昌官場,並每人送上一簍上等君山毛尖。南昌官場這一年多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文俊被撤去了巡撫職,召回北京,原布政使耆齡升任巡撫。
曾國藩對耆齡等人檢查了自己過去在江西的差錯,緩和了以往與南昌官場格格不入的氣氛。然後,曾國藩按原計劃赴廣信府,與張運蘭、蕭啟江會合東進浙江,卻接到五百里緊急上諭。上諭說浙江局勢稍蘇,石逆犯閩,閩省吃緊,命曾國藩率部改道入福建。
曾國藩接到上諭後,便從撫州府,經水路去建昌府。就在曾國藩赴閩途中,陳玉成、李秀成調走皖中部隊,集中優勢兵力回撲江北,在烏衣至江浦一帶大敗德興阿的江北大營。
正在向皖中進兵的李續賓、曾國華趁著這個空隙,率湘勇連戰連勝,接連攻下太湖、潛山、桐城、舒城,搶掠了許多金銀財寶,沉浸在一片狂喜之中。
曾國華生性驕躁,輕取四城,遂以為用兵打仗亦不過如此,鼓動李續賓一起南下進攻廬州:「廬州收復,則皖省全局皆在掌握之中,北出鳳陽、潁州,南下安慶、池州,都可居中從容調度。」
「滌師在巴河舟中已指示我們先圍安慶,我看還是以南下為宜。」李續賓覺得曾國華的話雖有道理,但不甚穩妥。
「迪庵兄。」曾國華笑了笑說,「兵機瞬息萬變,難以預料,我軍目前距廬州僅一百五十里,距安慶有二百五十里。安慶城高池深,一時難以攻破,而廬州到底不如安慶之難下。下一廬州,其於朝廷之功勝過下皖省十縣。」
曾國華這話有道理。當時廬州失守,新巡撫翁同書只得將撫署暫設在壽州。朝廷責翁同書速下廬州,翁同書無力為之,只好將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湘勇身上。
翁同書以巡撫之尊,以糧餉為誘餌,請曾國華和李續賓的七千湘勇收復廬州,並保證一旦湘勇拿下廬州,就向朝廷給曾國華和李續賓請功!
所以收復廬州,確實是大功一件!但李續賓還有顧慮:「陳玉成、李秀成正集結在浦口與江北大營鏖戰。若是廬州危急,增援部隊三五天便可趕到。我們孤軍深入,就危險了!」
「迪庵兄,你過慮了。」曾國華拍著李續賓的肩膀說,「陳、李二逆,攻打江北大營,德興阿會拖住他們,我們可以放心攻廬州。滿人處處占我們的便宜,這次也輪到我們占占他們的便宜了。」
曾國華身為曾國藩的嫡親兄弟,李續賓不便再堅持下去,他們率的這七千人,其基礎是長沙建大團時的羅澤南一營,系湘勇中的精銳,當即全部開出舒城,兼程向廬州進發。
李秀成下令沿途太平軍不戰自退,誘敵深入,一張巨大的網悄然鋪開了。
傍晚,曾國華和李續賓七千湘勇駐紮在金牛鎮。探馬報:前方四十里處的三河鎮外,長毛新築石壘九座,鎮上糧草堆積如山,兵器甲杖無數。
曾國華大喜,對李續賓說:「皖中糧食奇缺,今夜安穩睡一覺,明早,我們率軍一鼓作氣拿下三河。然後,打下廬州城,就算立了大功!到時候我請你到包孝肅祠堂,痛飲三杯如何?」
「我一定奉陪到底!原先我沒想到長毛會如此不堪一擊。」李續賓也笑了起來。他一路上見太平軍鬥志全無,也覺得可以輕易拿下廬州了。
而曾國藩在率兵趕往福建途中,收到曾國華和李續賓進攻廬州的消息,他攤開地圖,面色如烏雲籠罩,急得捶足頓胸,大聲疾呼:「孤軍深入,吾弟危矣!」
曾國藩立即致信胡林翼,讓他速派精銳之師支援曾國華。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s 3.690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