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攪局者 35 寶刀灌鋼斷鐵甲 水排鼓風燒頗黎

    如今,在王衡的啟發下,經過反覆實驗,幾名經驗豐富的老鐵匠成功的發明出了灌鋼法。

    灌鋼法便是使用品位比較高的鐵礦石,冶煉成含雜質較少的優質生鐵,然後將液態生鐵反覆澆注在熟鐵上,使鐵滲碳變成鋼。

    灌鋼法的步驟比較簡單,王衡在後世的時候看過相關的技術資料,因此還記得。

    實際上,這種煉鋼方法的雛形在東漢末年已經出現了,只不過由於之後連年戰亂,尤其是五胡亂華對技術文明的破壞,讓許多技術包括灌鋼法都是停滯不前,甚至失傳,直到三百多年後的南北朝時期,才由綦毋懷文對灌鋼法進行了重大改進和完善,成為了一種實用的煉鋼技術。

    這種辦法操作比較簡便,費時費工較少,出鋼量大,出的鋼質量也相當好,是非常適合當時技術水平的一種煉鋼法。

    當這幾位老鐵匠還原出灌鋼法之後,王衡異常激動,給他們每人都賞了十金,不過這種煉鋼法是要絕對保密的,幾年之後,便是亂世,如今的同僚,幾年之後都可能是敵人,所以這樣戰略性的技術是絕對不能泄露出去的。

    在灌鋼法成功之後,王衡還按照技術資料上的雙液淬火法,以鋼為刃口,以熟鐵為刀背,用幾種牲畜的尿液和油脂來先後淬火,在經過多次實驗之後,終於造出了硬度和韌度兼具的寶刀,可以一刀斬斷疊在一起的三十札鐵甲,這種鋼刀已經是當世罕有的寶刀了,如果讓當世的名匠製造,費時費工費錢不可計數。

    比如歷史上記載,曹操曾命有司製造寶刀五把,用了五年時間,花費昂貴的材料不計其數,這樣的寶刀已經是無價之寶了,可是用灌鋼法和雙液淬火法來製作,卻可以實現量產,成本不知道降低了多少,試想,這樣的技術怎麼可能流出去?

    除了煉鋼技術有了重大改進,還有一種技術也得到了重大改進。

    這就是玻璃的製造技術。

    穿越到這個時代之前,王衡曾經也以為,玻璃並不是中國原創,而是中世紀從海外傳來,來到這個時代之後,他才發現這是一個錯誤,實際上中國人早就開始燒制玻璃了。

    不說別的,王衡自家就有工匠能夠燒制玻璃,王衡看過他們燒制玻璃的過程,原來他們是用那種冶煉鉛礦之後剩下的灰與砂子一起熔煉出來的,使用的燃料是木炭,這與他在後世所知的玻璃燒制的方法有著很大的不同。

    木炭燃燒的溫度只有八到九百度,而後世常用的那種無色透明的玻璃使用的主要原料是鹼和砂子,燒制溫度也應該是在一千五百度左右。

    果然,這種燒制方法燒制出來的玻璃有著各種顏色,並不透明,而且含有很多氣泡,顯得很渾濁,而且質地非常脆,在驟熱驟冷之下非常容易碎裂,很顯然,這種玻璃並不適合製作器皿,只能用來製作裝飾品。

    除了我國原產的這種玻璃,在這個時代,還有一種海外傳進來的玻璃存在,這種玻璃就類似於王衡在後世常見的那種玻璃,非常晶瑩剔透,不過囿於技術已經運輸的困難,能夠運到中國來的也都只有小件的器皿或者稜鏡。

    這樣的玻璃現在有個名字叫做頗黎,讀音與玻璃已經很相近了。不過這種玻璃由於性狀與我國原產的玻璃相差甚遠,而且製作方法被運送他們進來的西域商人嚴格保密,因此時人並不知道這兩種玻璃主要成分竟然一樣,他們把這兩種玻璃視做兩種不同的東西。

    我國原產的玻璃價格低廉,而這種海外傳入的玻璃價格卻是十分昂貴。

    在弄清楚了這兩種玻璃的來龍去脈和價格差異之後,王衡當然敏感的發現了其中的商機,他決定,自己來製造玻璃。

    製造玻璃的原料和過程王衡都大致清楚,唯一的難點就是爐溫,可是有了石炭,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使用石炭,再用水排鼓風,爐溫很容易就達到了所需的溫度,第一爐玻璃也很順利的燒制出來了。

    可是第一爐玻璃燒制出來之後,王衡傻了眼,原來這爐玻璃帶著淡淡的綠色。

    這綠色倒不是很影響透光性,玻璃還是透明的,而且各種性狀都沒有什麼區別,可是與海外傳進來的白色玻璃比起來,賣相還是差了一些,價格顯然也是天差地遠。

    王衡明白,但凡出現這種別的顏色,應該都是原料中含有雜質而造成的,純鹼不可能會有什麼雜質,那麼,問題一定出在砂子上面了,砂子裡面本身就含有不少雜質,在打撈起來的過程中也會粘上土,什麼氧化鐵,氧化銅之類的東西摻進去了,就會出現這樣的顏色。

    在後世,要解決這種問題有很多辦法,比如用水洗,用電磁鐵來吸,用強酸來洗,可是這些辦法在這個時代大都不具備條件,而且單用一種辦法也是不可能完全去除砂子裡面的雜質的,很顯然,這些辦法都是行不通的。

    那麼,就只剩下一種辦法了,那就是從原料上入手。

    王衡在後世的家鄉離蘄春不遠,他去過蘄春,知道那裡盛產矽石礦,而且品位非常高,含矽量可以達到99.8%以上,而且那裡許多山上都有裸露的矽石礦,想要開採再容易不過了,於是他便委託通江商號到蘄春去找矽石礦,果然,沒過多久,通江商號就給他運回來幾船矽石。

    這東西灰沉沉的並不起眼,在當地根本不值錢,只出了個人工費就想要多少有多少。

    王衡再讓工匠們用這種矽石礦來燒制玻璃,果然,這一次他們燒制出來的就是晶瑩剔透的無色玻璃了。

    再把這種無色玻璃進行吹制,便可以製成各種各樣的器皿,如杯、碗等等,這些東西交給通江商號運往北方,馬上又成了通江商號的主打商品之一,在豪門大族當中不知道有多麼受歡迎。

    王衡特別精選出來的一套玻璃茶具,包括一個玻璃茶壺和十個玻璃茶盞,便由通江商號送到了大將軍何進的府上,成為了何進的珍藏,據說他非常滿意,這套茶具他都捨不得用,準備拿來當成傳家之寶。

    對這種無色玻璃器皿的產量,王衡嚴格控制著,以保證它的價格不至於跌落,而那種綠色玻璃,倒是生產了不少酒瓶,用來盛裝最好的那種武陵春酒,就衝著這種酒瓶,瓶裡面盛的酒身價也是倍增。

    當然,玻璃除了可以為王衡賺錢之外,也有著很大的軍事價值,那就是製作望遠鏡,王衡便讓工匠製作了一副望遠鏡,這副望遠鏡是工匠手工打磨出來的,將一塊凸透鏡和一塊較小的凹透鏡打磨均勻,光滑透亮,角度合適,然後再裝在兩根套在一起的銅管的兩頭,一副望遠鏡就製作成功了。

    玻璃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王衡當然也像那些西域商人一樣,嚴格保守著它的製作秘密,事實上,在他後院的這個工坊,是整個刺史府守衛最森嚴的地方之一。

    這第一副望遠鏡製造出來的時間,已經是七月中旬了,王衡拿到手之後,自己試了一下,覺得效果還不錯,這副望遠鏡是用一塊凸透鏡和一塊凹透鏡組成的,在後世屬於伽利略型望遠鏡,看到的影像都是正的,不像兩塊凸透鏡組成的望遠鏡,看到的影像是倒的,非常方便,王衡便喜孜孜的拿到了黃忠家裡。

    黃忠正在家裡的小院子裡看著自己的兒子黃敘走路,黃敘今年不到十一歲,可是他纏綿病榻就有十年了,得了這樣的病畏風、畏冷,因此黃敘很少走出他的房間,這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躺在他的榻上。

    偏偏他聰穎無比,平時便由母親孫氏教他讀書,父親黃忠給他講授自己的武學口訣,還有兵書,他聽什麼都是一聽就懂,可惜由於身體所限,他卻不能練武,這也一直被他引為憾事。

    如今他已經服用王衡拿來的藥材八個月了,他的身體狀況有了明顯的好轉,畏風、畏冷的症狀已經有了很大好轉,一向蒼白的臉色也慢慢紅潤了一些,也能夠憑自己的力量下榻行走了。

    看到王衡來了,黃忠臉上露出了微笑,而黃敘高興的叫道:「叔平大兄!」

    王衡經常會到黃家來看望黃敘,每次都會給黃敘帶來一些禮物,有的時候是好吃的,有的時候是好玩的,這為黃敘寂寞的病榻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像是黑暗中的一縷陽光。

    黃敘纏綿病榻十餘載,他的心靈卻變得格外敏感,他知道自己的病有望治好,都是這位比他大不了幾歲的衡公子帶來的,王衡對他又親近,他自然也把王衡看作了自己的親兄長。


    王衡看到黃敘能夠自己自如走動了,他大喜道:「敘弟,你的身子好多了。」

    黃敘雖然還年幼,可是已經頗為知禮,他吃力的躬腰道:「全賴大兄之力!」

    王衡連忙上前扶住了黃敘道:「敘弟,看看我帶什麼來了?」

    王衡一面說,一面將望遠鏡遞到了黃敘手裡,黃忠只以為王衡又帶來了什麼好玩的物事,笑吟吟的看著這一幕,兒子在病榻上躺了十餘載,他這個做父親的雖然武功蓋世,卻也無能為力,他常常會覺得對不起兒子,可是這八個月來,兒子的身體好了許多,他得到的快樂也超過了原來所有的十載生命,這都是王衡帶來的,他深深的感激王衡。

    黃敘接過望遠鏡,這副望遠鏡工匠們打磨得非常精美,上面還雕刻著花紋,讓黃敘很喜歡,不過他也不知道這東西是幹什麼的。

    王衡把望遠鏡的小頭放到了黃敘的眼前,將望遠鏡對著遠處漢壽城內最高的建築之一--武陵春酒樓,讓黃敘看。

    黃敘一看之下,登時嚇了一跳,險些把望遠鏡扔到了地上:「此乃何物?」

    王衡笑嘻嘻的道:「這叫望遠鏡,你剛才是不是把武陵春酒樓看得很清楚?」

    黃敘驚魂未定的點了點頭,這倒並不是他膽子很小,事實上,病了這麼多年,他已經沒什麼好怕的了,只不過望遠鏡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他剛才沒有心理準備之下,陡然看到本應該離得很遠的武陵春酒樓,突然移到了離自己不遠的地方,當然會嚇一跳。

    黃忠聽了兩人的對話,一直微笑著的臉上也凝重起來,他走過來,從王衡手中接過望遠鏡道:「此物真能視遠?」

    王衡點頭道:「是。」說著又教黃忠如何使用。

    黃忠小心翼翼的對著望遠鏡的小頭看了過去,這一看之下,令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的他都是大為震驚,只見近兩里外的武陵春酒樓都清晰的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王衡又教黃忠前後推拉套筒,以調整焦距,以看到遠近不同的物事。

    良久之後,黃忠放下望遠鏡,鄭重的對王衡道:「叔平,此物非同小可!」

    黃忠作為這時代最頂尖的武將之一,當然一眼就看出瞭望遠鏡在軍事上的用途,這東西在高處完全可以看出數里之遠,哪怕是以黃忠的目力,也遠遠不能與之相比,這在打仗的時候能夠占據多少先機?

    王衡點頭道:「這望遠鏡就是造出來用於戰場的。」

    黃忠一下子就想到了這望遠鏡能夠在什麼場合使用,他馬上就想出了可以利用望遠鏡設計出多少戰術。

    王衡也是鄭重其事的對黃忠道:「師父,我造出望遠鏡的事情,一定要保密,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黃忠雖然覺得有些不妥,可是現在他已經是唯王衡馬首是瞻了,他也鄭重的回答道:「我知道了。」

    這個時候,黃敘又將望遠鏡拿過去,對著不同的方向到處看,還學著王衡的樣子推拉套筒,調整焦距,玩得不亦樂乎。

    王衡看了看黃敘,然後對黃忠道:「師父,這第一具望遠鏡,就送給你了,日後在戰場上,你用得上。」

    黃忠渾身一震,這望遠鏡居然是第一具,就算王衡不說,他也知道此物有多麼珍貴,不說別的,光是這兩塊如此晶瑩剔透的水晶鏡,就不知道值多少錢了,更別說它還具有如此重大的軍事意義,他重重的點了點頭。

    **********

    七月底,蔡瑁終於來了漢壽,他父親蔡諷的病體已經痊癒,因此如約來投王叡了。

    王叡大喜,因為蔡瑁在荊州的身份可不同一般,蔡家本身在荊州便是冠族,蔡瑁本人的名望也很高,他的姑父還是當朝太尉張溫,這可是三公之一的大人物。

    所以說,蔡瑁出仕荊州,對於王叡順利掌控荊州,那是一個大大的利好消息。

    王叡在武陵春酒樓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宴會。

    王叡的所有掾屬,還有王衡,都參加了這一次宴會。

    王叡舉起酒樽道:「為了德珪前來漢壽,飲勝!」

    眾人一起飲了一樽酒。

    蔡瑁在荊州的名士圈裡,資歷深,名望高,在座的也只有蒯氏兄弟能夠稍稍與他比肩了,因此眾人對他都很敬重,紛紛向他敬酒。

    酒過三巡,蒯良對蔡瑁道:「德珪兄,近日襄陽不知有何趣事?我兄弟離開襄陽數月,甚為想念啊!」

    蒯氏兄弟的家鄉中廬離襄陽非常近,他們與蔡瑁也算得上是老鄉了,所以與蔡瑁也是時常往還,離家這麼久,他們也想問一下家鄉的事情。

    蔡瑁道:「別的沒什麼,就是我來前數日曾去魚梁洲龐德公家,他那個族侄龐統也在,他聽說我要來漢壽,還說甚為想念衡公子呢!」

    王衡想起那個又黑又丑的少年,心中溫暖,不由得微笑了起來。龐統雖然性情古怪,可是對他認可了的人,他卻是拿真心相待。

    蔡瑁說這件事情,也是為了博王衡一笑,畢竟他現在是王叡的掾屬,王衡就等於是他的少主,而且他第一天來漢壽,王叡就如此隆重的接待他,他當然也希望給他們留下一個好印象,他上次就看出王叡很喜歡龐統,今天才把這件事情拿出來說。

    看到王衡笑了,蔡瑁也就放心了,他接著說了起來。

    蔡瑁口才便給,不一會兒就說了幾件趣事,大都是龐德公和黃承彥的事情,龐德公和黃承彥二人都是淡泊名利的士人,每日寄情於林泉之下,躬耕於隴畝之中,雖然年歲都已不輕,可心性還是一派天真,所以他們的趣事是層出不窮。

    席中眾人大都是士族出身,最喜歡聽的說是名士的趣事,對於這樣的名士風度也是心神往之,紛紛讚嘆不已。

    王叡嘆息道:「只可惜龐德公、黃承彥這兩位大才,卻不肯應州中徵辟,想來還是叡德薄之故啊!」

    蔡瑁連忙道:「那是他們性情古怪,非君侯之故也。」


https://tw.luoqiuxs.cc/%E4%B8%89%E5%9C%8B%E4%B9%8B%E6%94%AA%E5%B1%80%E8%80%85-3446/42.html
相關:    位面旅行家  超級搜美儀  穿越在聊齋的世界裡  武尊道  蒸汽時代的巨龍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三國之攪局者35 寶刀灌鋼斷鐵甲 水排鼓風燒頗黎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三國之攪局者"
360搜"三國之攪局者"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2s 3.44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