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巳時時分,天氣晴好,萬里無雲。筆神閣 m.bishenge.com
灞河橋頭,清風習習,氣氛一片祥和熱鬧,甚至有些傷感。
苻朗代表大秦朝廷前來灞河橋頭為晉朝使臣李徽送行。橋頭長亭之中擺了酒菜,苻朗和李徽對坐亭中飲酒。苻朗還特地帶來了樂師女伎,一名女樂師橫笛而吹,幾名女子翩然起舞。
悠揚婉轉的笛聲之中,苻朗拱手嘆息對李徽道:「弘度此乃我大秦,當真是我意外之喜。我苻朗能和你認識交往,雖短短數日,但卻印象深刻,一見如故。現在,你要回晉國了,卻不知何日才能相見。真令人依依不捨,愁緒滿懷。苻朗敬你第一杯酒,祝願你歸途順風,早日回晉國,同親人團聚。」
李徽舉杯笑道:「多謝元達兄。本人也有同感。我早說過,來貴國最大的驚喜便是認識了元達兄。元達兄真誠豁達,待人赤誠,風儀無雙,令人欽佩。不過元達兄大可不必愁緒滿懷,兩國和議既成,今後來往便方便了。或許元達兄會作為使臣出訪我大晉,又或者我還會再來貴國出使也未可知。總之,我相信你我必能再見面。就算一時不見,你我友情也是不變的。正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天涯雖遠,只要相互思念,便如咫尺。」
李徽對苻朗確實生出了較大的好感,這番話說的雖然誇張成分居多,但也不全是假意。若說之前李徽刻意結交是看出了苻朗這個人性格算是單純簡單,是很好忽悠的對象。可藉助苻朗之口得知一些秦國的事情,也可藉助他的幫忙想辦法見到王猛。那確實是帶著目的性的結交。但現在,李徽確實對苻朗生出不小的好感。
苻朗是秦國宗族子弟,屬於沒受過苦,沒經受過太多苦難和風雨的溫室里的花朵。簡單而真誠之人,令李徽都生出了些許歉疚之感。其實若苻朗不是秦國宗族貴胄的話,他在秦國怕是都活不下去。所以李徽和他相處數日,確實產生了好感和友誼。誰會拒絕如此真誠之人呢?李徽倒是怕自己會污染苻朗這朵小白花。
「說的好啊,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話說的太好了。這兩句詩,我回頭要錄下掛在書房裡。不愧是晉國來的使者,出口便成詩,且應景應時。令人著實欽佩。來,幹了。」苻朗嘆息著舉杯和李徽相碰,一口乾了。
李徽也舉杯乾了。
苻朗命婢女斟酒,舉起酒杯道:「這第二杯酒,表達我的歉意。你來我大秦出使,無論兩國關係如何,當以禮相待才是。但這幾日,發生了許多事,讓你難堪,也令我難堪。總之,這幾日照顧不周,有失禮數之處,還望弘度老弟包涵則個。希望既往不咎,大人大量。」
李徽呵呵笑道:「元達兄言過了,這沒什麼。我能活著離開貴國,已經是謝天謝地了。天王陛下確實是仁恕之君,有些天下雄主的氣象。否則,以在下在京城之言行,怕是難以容忍。而元達兄待我赤誠,這幾日殷勤照應,我感激還來不及呢。只可惜時日太短,無可奈何。總之,此行來長安,我很愉快。並無任何不適之感。來,咱們幹了。」
苻朗笑著點頭,兩人碰杯乾了第二杯酒。
第三杯滿上,苻朗沒有同李徽酒杯,而是自己一口喝乾。然後起身走到亭邊,伸手摺下一束柳條來拿在手裡。
「折柳送別,自漢便有此意。今日灞上送別弘度,苻朗便也效古意。我還有一首送別之曲,要送給弘度。此曲響起,我便不耽誤弘度的行程了。」苻朗沉聲道。
李徽笑著點頭,心道:苻朗可算是將中原王朝的那些矯情事學了個七七八八了。李徽平素最怕送別的氣氛,被苻朗今日這麼一搞,委實尷尬。不過,卻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苻朗對自己的友誼,他是真的把自己當朋友的。
「好,那在下便洗耳恭聽。」李徽微笑道。
苻朗站在亭中,手扶欄杆,跟隨亭下女樂伎的哀婉橫笛之聲輕輕打著拍子,開口緩緩而唱。
「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
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坐看灞河岸,楊柳郁婆娑。
清風如我意,伴君常隨身。
此去重山遠,萬里雲水隔。
唯願秋鴻起,送聲到江東。」
苻朗唱的是樂府古曲,曲調蒼茫古樸,但曲詞卻情真意切。一曲唱罷,伴隨著婉轉的笛聲和樂聲,當真是令人動容。
李徽微笑起身,端起桌上的第三杯酒一口乾了,拱手向苻朗作了一揖。苻朗依舊在唱著此曲,只是拱手還禮。
李徽緩步走出長亭,來到橋頭。周澈等人都站在路上等待著。李徽一擺手,鄭小龍牽著馬過來,將韁繩遞給李徽。李徽接過,翻身上馬。
「上馬,回大晉。」李徽喝道。
周澈點頭,沉聲下令:「上馬,回大晉。」
所有人翻身上馬,車夫趕起大車,車馬粼粼,沿著長安東馳道而行。走出很遠,李徽依舊能聽到灞橋橋頭傳來的嘹亮的竹笛之聲。
從長安出發,眾人心情都很愉悅輕鬆。順著長安東馳道一路往東,當日傍晚便已經脫離京兆府所轄,抵達司隸所屬的華陰縣境內。
本來一路南下,往襄陽荊州方向,取最近的路線進入大晉境內。但是,考慮到梁益二州已失,襄陽一帶正是荊州軍統秦軍對峙作戰的區域。如今雖和議達成,但肯定還是劍拔弩張的局面。穿行這樣的地區實屬不智。
再者,這一趟行程都是在趕路,天氣炎熱,心情緊張,來時便沒有好好的欣賞中原風物。現在和議達成了,一切順風順水,李徽想帶著眾人去看看黃河,也算是欣賞一下風景。
再加上這一路都是馳道,車馬行進也輕鬆愉快些,所以便決定往東而行。到了潼關之後,看到了黃河,之後再往南回大晉。其實也繞行不了多少路程。
當晚於華陰縣內紮營,次日一早,車馬繼續前行,道路已經變得不太好走。但沿途景色壯麗。南方,秦嶺山脈逶迤綿延,仿佛是隔絕南下的屏障。而前方,崤山的連綿山峰在前,仿佛有擋住了往東的去路。馳道便在上下起伏的之中往前延伸。數次都以為前方無路了,但馳道還是綿延向前。
眾人皆讚嘆不已,連趕路的疲憊都已經置身於外了。要知道,眼下眾人走的這條路,便是東出關外之路。先秦之時,另外一個偉大朝代,真正的大秦帝國的兵馬,便是從這條路東出函谷關一統天下的。
雖然那已經是七八百年前的事情了,但這條通向關外的道路卻是和當初秦國人走過的那條路是同一條。
在趕了一天的路之後,在夕陽西下時分,終於聽到了遠處傳來的低沉的隆隆水聲。前方探路的護衛趕回來稟報說,前方高崖之下,便是一條大河。那大河從北往南而來,轉折往東而流。前方的道路更加難走了,因為都是溝壑山坡,崎嶇之極。
李徽知道,已經到了黃河邊上了。這一帶黃河是河道東側幾字彎下來的,所以在此處形成一個巨大的轉折。之後便基本上是往東而行。此處正是轉折之點。
此處地勢之險要,北側有大河滔滔,南側有崇山峻岭,著名的崤函古道就在前方,沿著黃河南岸的山嶺之中依著地勢而行的古道,便是最為險峻之處。這裡有潼關關隘,往東是函谷關,都是扼守關中要道的雄關。
李徽當即下令,在道旁尋找平坦之處紮營。眾人紮營之時,李徽帶著阿珠在周澈的陪同下策馬往前行了數里,上了一道高坡。
然後,在最後一道夕陽的光芒照耀下,李徽看到了那條如蒼龍一般盤旋東去的大河。滾滾河水從北而來,匯聚支流之後轉而往東滾滾而去。河水在夕陽的餘暉下閃耀著士黃色的光芒,浩浩蕩蕩,氣勢磅礴。
暮色之下,山野縱橫,大河橫流,令李徽心情澎湃而激動,久久難以平靜。這條大河的沿岸,便是華夏中原文明孕育之處。先祖們辛勤勞作,在此安居。無數的王朝興衰,征伐逐鹿,便在這片士地上。
如今,這一切依舊在繼續。
南方的大晉丟失這裡,便等於丟失了魂魄一般一蹶不振。失去了精神上的家園和故士,確實已經不能算是華夏正統了。文化和士地上的雙重占有,才能算是正統繼承。
李徽等人一直站在高坡上看著眼前的場景,直到暮色蒼茫,四野混沌,才迴轉營地之中歇息。
這一夜,眾人便在黃河的滔滔河水聲中,在南側山巒上的林木風濤之中,在山野的獸吼鳥鳴之中入睡。就像是睡在了大地的脈搏之上一般,雖然嘈雜,但那種感覺甚為奇特,令人難忘。.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7s 3.647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