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潘太后一時間不能下定決心,曹斌就打算藉助耶律觀音奴報復一下遼帝。
就算翻了車,引得遼帝大舉報復,他在朝上也有話可說,人家兄妹之間的矛盾關我曹某人什麼事
曹斌會見耶律觀音奴的使者後,轉眼就是一個多月,秋盡冬來。
遼闊的關外草原已是細雪如箭,大鮮卑山西麓,連綿不絕的遼國精銳騎軍正護衛著遼帝御駕疾速南下,返回上京城。
遼人雖已效仿中原建制稱國多年,但也保留了契丹的遊牧傳統。
遼帝每個季節都會遊獵四方,少則一月,多則兩月,稱之為四時捺缽。
只是這次遊獵歸京,卻沒有往常的悠然。
御輦之中,昏暗的天光透過顛簸的車窗映在耶律隆緒的臉上,光影交錯,讓人看不清他此時的表情。
「仁先,京城還出了什麼事,一道說出來。」
遼北院樞密使耶律仁先微微抬了一下頭,想要看清遼帝的表情,無果後只得硬著頭皮道:
「陛下息怒,除了菩薩哥皇后遇刺,中西兩京民間還出現了懸賞陛下的文書,」
「另外剛滿周歲的金鄉公主被人盜走」
聽到這話,耶律隆緒嘴角微翹,上唇鬍鬚不受控制地抽動起來,突然伏身急迫問道:
「是曹斌,是曹斌幹得吧?」
耶律仁先被他神經發作般的提問嚇了一跳,下意識地仰身躲避:
「大約,大約是曹斌所為,只是我等沒有任何證據。」
「不過,上京城有流言說,說是長公主所為」
耶律隆緒臉上現出一種奇異的表情,以誇張的語氣反問道:
「你是說朕的親妹妹幫敵國懸賞君父,搶她親侄女?」
耶律仁先從未看到過遼帝這種怒到極致的表情,他雖深受寵信,此時也不由心中驚懼,連忙躬身道:
「長公主大約不會有此心,應是宋國誣陷。」
「臣以為這是曹斌的行事風格」
耶律隆緒的臉色這才正常一些,終於爆發出怒氣吼道:
「曹俊才,曹缺德!出兵,出兵攻宋,不要讓姓曹的跑了!」
耶律仁先戰戰兢兢道:
「陛下息怒,太后也得知此事已派晉王殿下趕來與陛下商議。」
聽到他提到晉王韓德讓,耶律隆緒才冷靜下來,咬著牙不住點頭道:
「好,好,好,這就是宋國的報復,這就是曹斌的能耐。」
「繞過直接衝突,繞過朝臣,直接得罪朕,他是英雄好漢。」
「朕倒要看看,遼國還是不是朕說了算。」
發泄了一通,他才吩咐道:
「讓父若到,立即請他來見!」
晉王韓德讓出身將門,為人勇猛,精擅軍政,智謀超群,不僅數次領軍擊敗大宋,還全掌遼國大權,深受蕭太后寵信。
甚至遼帝也以父事之,將他的宗籍遷入了皇家宗室,爵位更甚親王。
見遼帝平靜下來,耶律仁先終於鬆了口氣,心裡鬱悶至極。
當初遼帝派出刺客前往大宋尋機報仇,他也預測到了大宋的反應,但卻怎麼也沒想到竟會是這種手段。
太缺德、太下作、太不講武德。
打遼帝的臉也就罷了,連尚在襁褓中的嬰兒都不放過,現在上京城的貴族女子都不敢出門,唯恐被人擄去
耶律仁先出了御輦後,天氣越發陰沉寒冷,雪也越下越大。
小半日後,韓德讓在幾百騎軍的護衛下,與遼帝御駕迎頭相遇。
見到這位顧命之臣趕到,遼帝親自將他迎入御輦坐下,方問道:
「讓父,太后是如何說法?」
韓德讓雖已年過六旬,頗顯老態,但面容俊雅,體態雄闊,眼中精光未減,依稀可見年輕時的風姿。
此時聽遼帝詢問蕭太后的態度,卻不急不慢地喝了口馬奶酒。搖搖頭道:
「國主不可以怒興兵,「
遼帝聞言冷聲道:
「這是母后的意思還是讓父的意思?」
「兩年前,曹斌壞我與吐蕃聯姻之謀,私擄我國公主,朕本欲出兵問罪。」
「只是恰逢塔塔兒部作亂,朕方忍耐一時,如今朕已討平叛逆,諸藩已定,國用已足,兵甲已備,再無後顧之憂。」
「而宋國此時女流當政,不顧幼帝繼位,朝局不穩,強行改制,正是收回關南二州,甚至滅其國祚之機。」
「何況曹斌屢次挑釁,朕若不應,豈不有失國威?」
雖然遼帝忽略了自己敲詐大宋,不斷搞事,韓德讓也並未以此勸說,而是笑了起來:
「與陛下不同,得知曹斌挑釁,太后與老夫卻大感輕鬆愉悅!」
不等遼帝疑惑,韓德讓繼續說道:
「其實,自看過宋國改制條例,老夫曾夜不成寐,深感憂懼,驚於宋國君臣強國之志。」
「如此改換乾坤之法,若無有大志,心懷大勇,如何敢為?」
「敢蹈如此險境,其志何在?當在燕雲、在大遼、在西夏!」
見遼帝露出肅然之色,他變得有些暢快道:
「心有大志者,當掩其心跡,藏其鋒芒,忍世人所不能忍,以免惹人忌憚,斷其前途。」
「而宋有曹俊才當國,輕佻不智,輕國勢而重恩仇,只逞一時之快,不像懷有圖謀燕雲的死志,實不足慮也。」
說到這裡,他認真看著遼帝道:
「近些年陛下勵精圖治,國力已足,若要收復關南二州,壓制宋國,只坐待天時可也。」
「如今宋國仕紳國民皆在隱忍,並無大亂,一旦陛下出兵,恐使宋國同仇敵愾,實非出兵良機,」
「若等到宋國內亂之時,陛下可一舉而定關南功業。」
「此太后與老夫為陛下謀也!」
聽到韓德讓一翻分析,胸中怒氣終於完全平靜下來,冷峻的眸子裡滿是野望,搖搖頭道:
「朕明白讓父苦心,只是你未曾與曹俊才交手,難免輕視此人。」
「此人狡詐陰險,行事不拘一格,實難推測其心跡。」
「朕也並非怒而興兵,而是早有南征之意。」
說著,他斬釘截鐵道:
「不過既然母后與讓父已有謀算,那朕就再等一年,最多一年半。」
「到時,就算宋國並無大變,朕也必報前番敗軍追殺之恨,絕不能坐待宋國變法有成!」
就在遼國君臣謀劃戰事的時候,大宋朝廷也因為蕭太后的一封書信熱鬧起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6s 3.822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