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 第288章 經濟與黨爭(十)產業集群

    後宮中的情況,高務實已經有段時間不曾關注了。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畢竟在他看來,如今國本之爭已經結束,太子之位已然明確,原先圍繞此事而產生的風波也就過去了。今後一段時間內,只要確保沒有人敢於對太子本人搞什麼危及生命的陰謀,那就不必太過關注。

    因此,他在前段時間悄悄安排完坤寧宮防務之後,就幾乎沒有再把目光聚焦在後宮,對於後宮發生的細微變化,自然也是一無所知。

    此時此刻,他已經做出了決定,反正這次被劾風波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過去,那不如趁此機會閉門不出,把前段時間積壓的那些關於京華內部的事情處理一番。說起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自從劉馨南下之後,這些事已經積壓太多,眼瞅著再不認真梳理一番就要捅出簍子了。

    他先看了看各類產業報告,表現比較好的部門似乎都是以內部市場為導向的,包括京華銀行、京華基建、京華礦業、京華機械、京華紡織和京華兵工等;表現不及預期的則包括京華海貿、京華港務、京華商社、京華船舶、京華紡織等。

    這算什麼?內需旺盛、外需不足?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個外需不足的問題高務實一時半會還真沒什麼好法子可以解決。不過,內需旺盛是怎麼來的呢?按理說,如今大明依舊處於災害頻發的時期,這內需該不會是什麼虛火吧?

    這種事不能憑空推斷,高務實認真對比了各項數據,再和腦子裡的朝廷各項數據一一比對,才基本確定下來:內需是真實存在的,因為這二三十年的改革已經出現了一個相對比較明顯的效果:培養出了一批「城市中產」。

    隨著實學派多年倡導「農業固國、工業強國、商業富國」,並以此為施政綱領推進改革,現在三個方面都有了顯著進步。

    農業方面,大明現在有了紅薯、玉米作為主糧補充,其在北方諸省的推廣尤其順利(因為北方災害更多,更需要這些高產作物),南方諸省也有不同程度的推廣。比如高務實影響力相對較強的廣東、廣西、四川、湖廣(廣東因為靠海且商業氛圍濃,受京華影響大,其餘三地都是擁有土司的省份,天然親近高務實),這大大增強了糧食產量。

    無論各地百姓對於這些新物產的接受程度如何,至少在災害頻發的時候它們可以救命。中國人最講實際,既然這些東西能救命,那就是好東西,至於口感有些不習慣什麼的……都什麼時候了,你還在乎口感?口感再奇怪,總比觀音土好吃吧?再說,中國人在飲食這塊素來都是天賦異稟的,只要不在災年,想辦法把口感弄好點也不算什麼難事。

    [註:新大陸作物並不是一來到亞歐大陸就如今天的口感,也是疊代了無數次才成現在這樣的。不過高務實引進的機會不錯,災年就沒人在乎口感、觀感這些了,只要能填飽肚子不餓死人,那就是好東西。]

    遼東方面除了紅薯玉米之外,還在精心培育疊代適合當地的耐寒水稻。這些來自後世北海道的耐寒水稻已經疊代了數次,比一開始的時候產量提高了不少。當然,不要指望和後世的高產東北耐寒稻相比,畢竟這年頭沒人懂基因學,包括高務實和劉馨。

    現在的所謂「培育疊代」,其實主要是選種。粗略的說就是先種一大批,然後挑出那些長勢最好的,留下它們的果實作為下一批次的種子,如此循環往復。這顯然是個笨辦法,但是有效就行,即便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來進化,但也總比歐洲人那種播種之後全看上帝表演強多了,至少有個盼頭。

    再有就是棉花和甘蔗的種植。其實在高務實的心裡,只有西域那塊才是他心目中的棉花聖地,但這不是還沒收復麼,所以也只好在大明全境都先推廣推廣。

    關於棉花,中國的種植和使用其實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據史料記載,棉花最初是從西亞傳入中國的,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或更早的時候。

    棉花嘛,當然主要用於製作衣物和其他生活用品的材料,自古便是如此。漢朝時期,西域(新疆)地區最早開始種植棉花,後世考古學家在新疆巴楚縣的遺址中發現了一朵公元前2世紀的棉花,表明新疆在當時就已經是中國棉花的重要產地之一。

    宋朝至元朝時期,棉花種植和利用在全國範圍內逐漸推廣,棉花的紡織特性被人們所認識,並在宋元時期成為中國重要的紡織原料之一。

    到了大明時期,棉花種植進一步普及,成為全國性的大產業,尤其是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棉紡織業成為支柱性產業。但是這裡要明確一點,棉紡織業集中在長江中下游並不代表棉產區都在長江中下游。

    這年頭的運力限制會導致一個問題:但凡需要大宗物料的產業,往往都會往長江中下游形成產業集群,因為只有長江航道能夠提供既巨大、又廉價、而且穩定的運力。

    這就意味著,如今大明從長江三峽以東(以西通航不便)的流域範圍開始,一路向東直到大海,都是棉花主要產地。

    高務實的出現並沒有改變這種趨勢,反而加強了這一趨勢。由於京華按照高務實的記憶弄出了大明版的珍妮紡紗機,現在長江中下游的幾處重鎮幾乎都成了棉紡織業的重要城市,包括荊州、岳州、漢陽、武昌、九江、安慶、池州、南京、鎮江、蘇州、松江,幾乎包括了整個長江沿線重鎮。

    眾所周知,棉紡織業是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即便珍妮紡紗機比老式紡紗機更加高效,那也依然需要大量人工。而這就導致城市務工人員大幅增加,成為實學派改革催化的「城市中產」中一個重要類別。

    都知道棉紡產業是「工業化」初始階段最重要的產業,因為其之所以重要,很關鍵的一點就在於這是一項面向大眾的產品,其市場前景足夠廣闊。不過這一產業最大的敵人則在於小農經濟——最廣大的人群並沒有足夠的購買力。

    原歷史上鴉片戰爭之後韃清被迫開埠,結果數年過去英國人發現不對勁了,因為除了鴉片之外,他們的拳頭產品工業織布在中國依舊沒有什麼市場——絕大多數中國人依然穿自家織的土布。

    這個問題高務實是知道解決辦法的,無非是繼續提升多種多樣的城市人口,讓更多的國人從自給自足的自耕農和佃戶轉化為城市工人。更關鍵的是,他這麼多年的改革本就是衝著這個方向去的。


    比如說農業這塊的另一個大項:甘蔗。這裡說的甘蔗當然不是用來啃的,是指用來製糖,從而產生製糖產業,培養出一批製糖產業工人,以及銷售各種糖類的商人、店員之類。

    廣西,這個當年每年虧掉朝廷十幾萬兩銀子的淨虧損省份,自從高務實去任職過後,幾乎可以說是日新月異。

    以黃芷汀的舊領思明府土司及周邊黃氏土司領地為例,這塊地方在後世的紅朝大致就是全國製糖中心廣西省崇左市,號稱「中國糖都」。食糖年產量240萬噸(2022年),占廣西全省的三分之一,中國全國的五分之一。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塊地方用來種植甘蔗並製糖,那是絕對錯不了的啊!因此,高務實當初就給廣西找准了產糖製糖這個發展方向。這麼多年發展下來,不止京華系在廣西瘋狂擴張糖產,很多跟風的豪商大戶都積極投入,已經基本完成了「一省供全國」的超大型廣西糖產業集群。

    甘蔗種植戶暫且不提,單是製糖業用工就高達數十萬人之多,生產的糖類產品也是越來越五花八門。不止是以往「專供富人」的白砂糖,現在各種各樣的糖類產品都冒出來了,甚至有了用油紙包裹的「水果糖」。

    雖說目前水果糖的口味還只有三四種,但趨勢已然形成,產值更是已經起飛。這年頭副食品的豐富度畢竟遠不能和後世比,糖果簡直就是人見人愛,不僅熱銷國內,甚至還在出口。這就帶動了廣西製糖產業的大發展,也因為高溢價而培養了數十萬產業工人——這些人是有能力消費新式工業織布的。

    除了製糖產業,遼東的柞絲產業、西南諸省的硬木產業等等,也都是農業聯繫工業的類型,這就不一一例舉了。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純度」更高的工業也在茁壯成長,比如京華兵工。京華兵工下轄多部,其中最重要的當然還是火槍和火炮兩類產品及其配套彈藥。

    隨著大明百萬大軍歷時近二十年的批量換裝,以及南疆同樣時長內三四十萬大軍的編練,再加上這兩支大軍多年來不停地戰爭,京華兵工簡直是賺得盆滿缽滿。

    後世米帝有個著名的「米國軍工複合體」,儘管在中國說起它來確實不是啥好詞,但無論如何也得承認,現在的京華兵工差不多也是「大明軍工複合體」的最核心成員。

    與京華兵工組成「複合體」的,自然就是各大世家開辦的軍工企業。他們分走了其他京華不怎麼涉足的產品線,比如鎧甲、頭盔、刀具、馬鎧,甚至軍用帳篷、軍用鐵水壺之類。

    根據京華兵工的報告和高務實對兵部撥款的了解,基本上來說,京華兵工約莫占據了大明每年用於軍事裝備採購、維護支出總額的43%,稱得上一家獨大。與之相對應的,京華兵工也擁有高達三十萬人的全產業鏈工人,這不止是包括火槍廠、火炮廠和彈藥廠,還包括上游企業——比如光是彈藥廠就需要有上游的紙殼廠(紙殼定裝藥)、硝石廠、硫磺廠、木炭廠等等。

    高務實一旦認真看起這些報告來,很快就發現了一個現象:產業集中正在發生。

    大明過去是那種全國各地到處都能生產一些火器產品,但絕大部分地方生產的產品都不怎麼樣,而且生產成本還高得離譜。現在則不然,各類產品開始出現集中化生產的趨勢,逐漸形成了幾個產業集群。

    比如,京師不遠處的開平工業區,其不僅是鋼鐵、煤炭生產龍頭,還是軍工密集區。京華兵工在這裡集中了在大明境內約四成的火槍、火炮生產產能——道理很簡單,它有兩個優勢:一是擁有足夠近的優質鋼鐵用料;二是擁有就近海運優勢。

    然而,京華的彈藥廠卻不設在此處,而是設在西安、大同和武昌。這是因為硝石這個最難搞的戰略物資主產地位於西北和四川,綜合考慮物流關係之後,便做了如此選擇。

    當然,從戰略上來講,把火器生產基地和彈藥生產基地分開布局,也有防止作亂的考慮。朱翊鈞之所以認為高務實毫無反意,部分原因也在於高務實和他解釋過這一安排的用意。

    畢竟,這一做法簡直就是「高務實防備高務實作亂」——他如果全放在開平,那就意味著他隨時可以武裝幾十萬火器軍隊,而且武器彈藥充足。

    什麼,你說武器彈藥能庫存但是人從哪來?開玩笑,幾十萬工人都是他的僱工,發下槍彈不就是兵?戰鬥力差點又如何,只要會放槍,以開平到京師這點距離,除了禁衛軍誰都反應不過來。

    總之,隨著改革的日益推進,現如今全國已經形成了很多新的產業集群,造就了百萬級別的產業工人,使得這些新型產業和產業工人聯合形成了一個新的「經濟循環」。雖然離什麼「打破小農經濟」還有十萬八千里要走,但至少可以說,已經穩穩邁出了第一步。

    想到這裡,高務實忽然覺得有一點不對勁:既然內需強勁,那京華紡織今年是怎麼表現不及預期的?認真一看,高務實都有點愣了。

    江南本土紡織業和京華紡織打起了貿易戰,或者更直接的說,是價格戰。

    ——

    感謝書友「單騎照碧心」的28張月票支持,謝謝!感謝書友「書友20170107012220447」的6張月票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天堂huwz」、「書友20220601111935650」、「天姥散仙」的月票支持,謝謝!


https://hk.windowcleaningni.com/978244/9762.html
相關:  宦海龍騰  東唐再續  瑪寂大陸:洛門教宗    猛男誕生記羅軍  洪荒之永恆天帝  武映三千道  凶靈秘聞錄  劍帝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大明元輔第288章 經濟與黨爭(十)產業集群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大明元輔"
360搜"大明元輔"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5s 3.1354MB

TG: @feiwu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