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帶著玄弓、黃戈二人從西嶽華山下來,來到了風陵渡。
風陵渡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黃河兩岸人民往來黃河都從這裡渡河。
渭河從西邊一路流淌千里,流到風陵渡匯入了黃河。
黃河從北面奔騰而來,到這裡接納了渭河,甩了個大彎,折向東方流去。
因為這時天下洪水泛濫,黃河自風陵渡向東的河面已有幾十里寬闊,兩岸之間不辨馬牛。
傳說風陵,是黃帝的大臣風后的陵墓,風后在黃帝與蚩尤大戰時戰死,皇帝將他埋葬在黃河渡口這裡。起了一座陵墓,叫做風陵。故而,這個渡口得名風陵渡。
帝都在河東,崇伯鯀治水也在河東。所以大禹決定,也要到河東去。
過黃河的交通工具是羊皮筏子。羊皮筏子是黃河兩岸人民發明的一種天下獨一無二的渡河工具。就是把整個羊皮,剝成一個皮筒,用繩子扎住四肢和頭尾,往皮筒裡面吹滿了氣,使羊皮筒鼓脹起來,再把幾個羊皮筒並排捆綁在木桿框架上。就做成了這種羊皮筏子。一隻羊皮筒就是一隻筏子,人爬在上面用手划水就可以渡黃河。
也可以是幾隻羊皮筒聯在一起,綁成一個小筏子,乘坐幾個人過黃河。也可以是十幾隻、幾十隻羊皮筒聯在一起,做成一隻大筏子,乘坐十幾個、幾十個人過黃河。
坐這種羊皮筏子過黃河,既平穩,又安全,風吹浪打也不會翻船,也不會沉底。千百年來,往來於黃河兩岸的人民就靠羊皮筏子過河。
大禹站在羊皮筏子上,仔細觀察黃河。但見黃河真是名符其實的黃色的河,像一條黃色的巨龍伏臥在中原大地上,滾滾河水,卷著泥沙奔騰咆哮著向東方流去。
過了黃河,本想奔帝都去尋找父親,可是沿途打聽,都說崇伯在東邊治水,很少到帝都來。所以大禹一行三人也不去帝都了,而是沿著黃河一路向東,一邊考查黃河水情,一邊去尋找父親。
沿途看見了很多父親用「息壤」築成的河堤,九仞高的河堤將滔滔的河水擋在了堤外,人們都說洪水快要被治服了,人們就可以安居樂業了。大禹聽到這些,也很為父親高興。
可是越往下遊走,所見到的情景就越不樂觀了,水勢越來越大,越來越洶湧,在河堤外奔騰、咆哮、沖涮著河堤。
大堤跟洪水比起來,顯得是那樣單薄,岌岌可危。堤壩有的幾里長,有的幾十里長,還有綿延幾百里長的。一但有抵抗不住洪水沖涮的危堤險段決堤,後果將不堪設想。
大禹沿著黃河一直走到了大河村,聽人們說,崇伯就在這裡治水,三個人非常高興。在築堤的工地上大禹找到了父親。只見父親又黑又瘦,頭髮蓬亂,鬍鬚枯焦,衣衫破舊。在工地上往來指揮,用「息壤」築堤。抓一把「息壤」向水中一撒,轟隆一聲就從水裡升起一面堤壩,隨著一把、一把的「息壤」撒進水裡,堤壩也在不斷向前延伸。的確非常神奇,三個人都看呆了。大禹這才明白,原來父親說的治水的秘密方法,就是用「息壤」築堤,擋住洪水。
鯀看見遠處走來了一個少年公子,十二、三歲的光景,風度翩翩,再一看身上還戴著孝,後面跟著兩個大漢。再定睛一看,那少年公子,不正是自己的兒子文命嗎?這才放下手上的工作迎了上來。鯀自從離開家門出來治水,已經有八個年頭了。這八年來,從未回過家,自己走的時候兒子文命才六歲,還是一個孩童。如今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個十二、三歲的翩翩少年。英俊、魁偉,很像自己年輕的時候模樣。鯀端祥著兒子,百感交集,再看兒子帶著孝,這才記起,幾個月前接到過一封家書,說是女嬉病故。自己因治水公事在身,忙得顧不過來,所以連信也未回。如今兒子找了上來,這才猛然覺得自己做為丈夫,做為父親,有點虧欠了家人。
大禹給父親行過了禮,把母親臨死前說過的話對父親學說了一遍。鯀嘆息了一回,說道:「唉,在感情上,我虧欠你母親的。現在,我只能努力工作,早日治服洪水,來告慰她的在天之靈了。今天你來了很好,就跟我一道治水吧。」大禹又把玄弓、黃戈引見給父親,說道:「這兩個是我小時候的夥伴,這個是猴蹬,現在叫玄弓。那個是泥鰍,現在叫黃戈。」「玄弓、黃戈二人都向崇伯行禮,口中尊稱「崇伯大人。」
從此,大禹便跟隨在父親身邊協助父親治水。可是經過幾個月的觀察,大禹發現,父親治水只用築堤壩一種方法,就是「水來土堰」。父親說,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的午時到未時之間,都要派人去到岷江下游,翠屏山之南和蘅山之陽,湘水之濱這兩外地方盜取天帝的「息壤」,用來築堤壩。大禹認為,父親的治水理念與自己二位老師所教導的治水方法大相徑庭。於是便向父親進言道:「我的二老師都教我要「順水之性,不可與洪水爭勢。」「只可疏、導,不可堵、截。」
可是父親的治水方法就是堵、截。怕不是長久的辦法,況且前日我從上遊走來時,看到父親所築的堤壩與洶湧的洪水比起來,顯得是那樣單薄。如果水勢再增大,堤壩恐怕不堪沖涮,要決堤的。要是真的那樣,後果將不可設想。」鯀說道:「我難道不知道要疏導嗎?可是那樣做工程量巨大,疏就要鑿山,導就要挖渠,現在百姓正在受災,吃飯尚且成問題,哪能再承受開山挖渠的勞役之苦?況且那樣大的工程量,需要用時間來完成,如果用三十年,五十年的時間,那就不是一代人能夠完成的了。老百姓等不起啊!現在百姓盼望早日治服洪水,能夠安居樂業,過幾天好日子。實在是等不得那麼長的時間啊。
再說,我的年歲也大了,等不了許多時間哪。我用天帝的『息壤』築堤壩,堵截洪水,是目前最有效果,最省時,最省力的方法。這「息壤」本是一種神物,洪水漲高,它也升高,總能克制住洪水,你就放心吧。」大禹看看說服不了父親,很著急,也很無奈,他知道父親的脾氣向來自負,也只好作罷。
一日,大禹奉父親的吩咐,去到黃河的下游去考察水勢,他帶領著玄弓,黃戈二人乘坐木船順流而下,一路上看到百姓們都被洪水逼到了高處居住。
有的人當初躲水的時候躲到了較小的山頂上,後來水勢越來越大,把小山上的人們都圍逼到了山尖上,沒有吃的,把山上所有能吃的樹葉,草根都吃光了,只有坐著等死了。
大禹見到這等情形,心都要碎了。帶著玄弓、黃戈二人趕緊將船劃上前去,把船上帶的乾糧分給大家救命。然後,掄開開山大斧,砍下山頂上被吃光了樹葉的樹木,用藤條紮成木排,讓人們乘上木排,去到別處求生。人們感激救命恩人,問他們是誰,玄弓告訴大家,這個少年就是崇伯的兒子,名字叫做大禹。
在考察的路上,還有一個地方,地勢較高,也很廣闊。在這裡躲避洪水的人更多,雖然洪水並沒有淹到人們居住的地方,但是人們卻也生活在水中。原來是山上的雨水積聚多了,排不出去,形成了內澇。大禹乘船繞著陸地轉了一圈,發現是一座石山擋住了排水的通道。只有把石山劈開,才能排除內澇。可是人們使用的工具都是耒和耜,劈不動岩石,只得泡在水裡過苦日子。大禹找到地勢最低的地方,運起黃帝混元功,掄起開山神斧,使出降龍三十六斧的一著「龍躍在淵」,一斧劈下,山崩地裂,亂石穿空,劈出來一道豁口,內澇喧泄而出,解救了泡在水裡的人們。人們感激他,問他名字,黃戈說道:「這個少年就是崇伯的兒子,名字叫做大禹。」
人們說道:「這個少年,看著文雅,誰知竟有如此神力,只用了一斧,便將我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一定是天上的神人下凡。看來,能治服洪水的人,就是這個神奇少年了。」
一天,一場暴雨過後,山洪暴發,大禹的船正行到這裡,只看見山洪夾著泥石、朽木,滾滾而來。玄弓正要掉轉船頭躲開山洪,這時卻發現山洪中卷著十數個百姓,人們在洪水中沉浮著。大禹叫玄弓,黃戈二人將船穩住,自己運起黃帝混元功,施展開凌波踏浪步法,躍上波濤,踏著洪峰搶救落水百姓。
只見大禹踏著波浪,從水中提起一個人來,拋向船頭,嘴裡喊道:「接住」。玄弓、黃戈二人站在船頭上伸手接住,放到船中,大禹雙手不停,把人連續救起、拋出,玄弓、黃戈二人也不住手的接住。最後,連落水的小狗,小貓也救了上船。
三個人臨險救人,就像小孩子玩拋接皮球的遊戲一樣輕鬆有趣。百姓們在垂死中獲救,真像做夢一樣,自己掐了一把身上的肉,覺得很疼,這才相信這是真事。大家都認定,這個救名的少年一定是上天派來搭救自己的神人。
三個人撐船將被救百姓載到一處高地放下來。這裡有山洞,有泉水,有樹林野果,足可生存。眾百姓問道:「請救我們的神人留名。」玄弓說道:「這個少年叫大禹,是崇伯的兒子。」
自此,大禹經常到各地考查水情,凡是有洪水的地方,都留下過他的身影,大禹總是在人們最需要他的時候出現,救出了許多百姓。人們都傳說著大禹救人的故事。都說治水大臣崇伯的兒子大禹是天神轉世,是天帝派來拯救百姓,治服洪水的神人。
一天,大禹帶著玄弓和黃戈二人來到了東海之濱。只見田壟都被洪水淹沒了,良田成了澤國。村莊裡的房屋都沒有人居住,一片荒蕪。好容易才找到一個人,一打聽才知道。
這裡原來有一條小清河,兩岸都是良田,百姓們耕田種地,生活安定富庶。自從洪水暴發,這條小清河的入海通道被淤塞死了,上邊來的洪水流不出去,便淹沒了良田。只有高處的橡樹山沒有被洪水淹著,可是卻被隨著洪水過來的一妖精給占據了,有野豬、野牛和野象。一共有三五十頭,領頭的是一個既像野豬又像野牛的怪物,名字叫封犀,比大象還要高大。兩隻手各拿一個石頭磙子,力大無窮。滿身都蹭著松樹油子,就像天生的鎧甲,刀槍不入。那妖怪見人就吃,這裡的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紛紛逃到別處避難去了,這裡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了。
大禹看這小清河的流域面積不算太大,想在這裡驗證一下自己的治水理念。於是帶著玄弓、黃戈二人,從這裡一直考察到東海。最後查清,這條小清河的入海通道被泥石淤塞死了,有二、三十里遠近,只要把這裡疏通開,便可以將內澇排乾,依舊是肥沃的良田。
附近的幾個諸侯國的國君,聽說治水大臣崇伯的兒子到這一帶考察水情,都前來接待。一番寒暄之後,大禹說道:「我要在小清河流域做一個導河入海的實驗。不知道這小清河在哪位諸侯的封地上?」章丘候說道:「這是我的封地」。大禹說道:「那就請尊候幫助製造一具能犁一丈寬、五尺深的巨型的耜犁,還要一根能套住大象的粗繩子,還要一個穿牛鼻子的大銅圈,再請派二百名士兵前來協助。」
這時洪水已經淹沒了章丘候的一大半封地,章丘候心急如焚,聽說大禹要在自己的封地上治水,高興得眼淚都流下來了,但是一想到這裡有封犀吃人,不由得擔心起來,怕大禹不但沒治伏洪水,反而被封犀吃掉,自己不好向崇伯交代。大禹說道:「尊候不必擔心,到明天只管看熱鬧好了。我有開山神斧,還有玄弓、黃戈兩員大將,就是封犀再厲害,也擋不住治水。」第二天,大禹剛到河邊集合士兵、察看巨犁、繩套、銅圈,就看見從橡樹山上黑壓壓的衝出一群怪獸。有野豬、有野牛、有大象。為首的正是封犀。
大禹見封犀來勢洶洶,早已做好戰鬥準備,吩咐玄弓和黃戈帶領士兵保護各國諸侯,並且隨時殺死來犯小妖,由自己對付封犀。封犀以前出來碰到的都是普通百姓,百姓們見了封犀無不望風而逃,可是他今天見到的人卻大不一樣。人們不但沒逃跑,反而迎了上來,封犀感覺奇怪。再看,為首一人,乃是一個英俊少年。
只見那少年威風凜凜、殺氣騰騰,手執一柄開山神斧,斧刃上閃著寒光,封犀不覺有點心驚,遲疑了一下。走到近前,封犀高聲喝道:「你是什麼人?為什麼見了我還不快快逃跑,難道等死嗎?」大禹說道:「你這個野豬精、水牛怪,難道連我也不認識嗎?我乃是天神下凡,特來送你去死的。」
封犀不知道是大禹戲耍他說道:「我不想死,不用你送。」大禹笑著說道:「你不想死也行,你得乖乖的給我們幹活,干好了就饒你不死。不然的話,就讓你死無葬身之地。」封犀一聽大怒,說道:「豈有此理,小小年紀,口氣不小,你能有多大的能耐,不給你點顏色看,你也不知道我封犀的厲害。」說著,雙手高舉兩個石頭滾子便向大禹頭上砸來。大禹心想,封犀身高力大,是想靠力氣取勝。那自己也絕不能含糊。掄起開山神斧迎了上去。神斧與石磙相交,只聽得『咔嚓』一聲,碎石紛飛,封犀右手的石滾斷為兩段,掉落到地上。
封犀吃了一驚,又掄起左手的石磙向大禹砸去,大禹又是一斧,封犀左手拿的石磙子又被劈為兩段,碎石紛飛,掉到了地上。封犀一看手裡沒有了武器,立刻慌了神。倒在地上打了一個滾,現出了本相。張開血盆大口想一口吞下大禹。
大禹縱身躍起,將開山神斧掉轉過來,用神斧的斧柄對準封犀的鼻子用力地刺了過去,封犀被刺穿了鼻子,痛得殺豬似的嚎叫。大禹將斧柄從封犀的鼻子中間穿了過去,斧頭留在了那邊,一手握住了斧柄,像牽牛似的牽著封犀。這一下子就制服了封犀,封犀一動也不敢動,動一動鑽心地疼痛。口中喊道:「天神饒命,天神饒命。」這時候有人送上了大銅環和韁繩,大禹用銅環換下了斧子柄,封犀痛得又是一陣嚎叫,把封犀鼻子穿上了銅環,大禹用韁繩牽著封犀來到治水工地。這時封犀手下的小妖,早已被玄弓、黃戈帶著士兵們都殺死了。
封犀看了這景象更加膽寒。大禹對封犀說道:「你老老實實地幫我幹活,幹完活之後放你一條生路。不然的話這些小妖的下場,便是你的下場」此時的封犀只好乖乖地聽從擺布。說道:「我願意為天神效勞,但求天神繞我一命。」於是,大禹將那巨型的耜犁放入小清河的河道內,給封犀脖子上套上繩套,讓他來拉那巨耜犁。
黃戈在前面牽著韁繩,玄弓在後面扶著犁把手,沿著河流入海的方向,一路向前拉去。巨犁所過之處,河水跟在後面嘩嘩流淌。封犀幫助大禹用巨耜犁拉出了一條寬一丈、深五尺的溝渠,小清河的水順著溝渠流入東海,內澇很快排乾,重新露出了田地。前來接待大禹的幾個諸侯,看見大禹像天神下凡一樣,三下五除二地制服了封犀,還讓封犀給幹活,都驚呆了。真懷疑大禹是天神下界,來治洪水、救百姓、來降妖捉怪的。紛紛向大禹祝賀。
幹完了活,黃戈把封犀牽到大禹面前。大禹正色對封犀說道:「封犀,你作惡多端,吃人無數,本該斬首示眾。」士兵們都喊道:「殺了他,殺了他,殺了封犀。」大禹接著說道:「我有言在先,你幫我們幹活就饒你一命,我要信守諾言,放你一條生路。但是,要把你的四顆獠牙拔掉,免得日後再吃人」。於是命令士兵按倒封犀,拔去四顆獠牙。封犀痛得又是一陣嚎叫。大禹喝道:「封犀,聽好了,我命令你離開這裡,到北方去謀生,今後只准你吃植物的根、莖、葉和果實,如果再敢傷人,定斬不饒。」
東海之濱的諸侯,看到大禹在小清河實驗治水成功,都紛紛上書朝廷,報告大禹在這裡治水的成效,請求朝廷派大禹前來東海之濱治水。大禹在小清河流域檢驗自己的治水理,,念獲得了成功,心中非常高興。回到父親身邊,細說了自己的驗證結果。父親還是那句老話:「我也知道那是長久之計,但是,那樣辦需要時間、需要人力,老百姓等不起,我的歲數也等不起。還是用『息壤』築堤來得快。
我先把眼前的洪水制住,等你長大以後,再去疏導吧」。大禹無奈,只得把自己的治水理念暫且收起,過了一陣,暫時沒有大事。
大禹想起了華夏子老師要自己到「東南天柱」去尋找天書「金簡玉篆」的囑咐。就向父親提出了去南方遊歷,考查南方水情,順便尋找天書的請求。
崇伯很支持大禹的想法。說道:「你出去走一走也好,你雖然讀了萬卷書,可是還沒有行萬里路,出去走一走可以歷練自己,增長見識,增長才幹。我這裡也並不缺少人手,你盡可以多遊歷遊歷,不要著急回來。」大禹得到父親的允許,很高興。
辭別時又關照父親道:「父親年歲大了,又沒有人照顧,工作又辛苦,一定要注意保重身體。」辭別了父親,大禹帶著玄弓、黃戈工人踏上了向南方去的路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73s 3.77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