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追光者 第88章 北宋科技雙星:畢昇與沈括

    在領略了范仲淹憂國憂民的改革新政以及那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之後,讓我們將目光轉向另一個偉大的創舉。

    我國古代有四大發明,而在這個時期,活字印刷術應運而生。發明它的人雖沒有范仲淹那般的政治高位,卻以自己的智慧和執著,在文化傳播領域掀起了一場革命。

    他就是畢昇,一位普通卻又不平凡的工匠。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畢昇的世界,探尋活字印刷術誕生的傳奇歷程。

    北宋年間,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上,公元 970 年,畢昇呱呱墜地於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

    童年的畢昇,生活清苦卻充滿了好奇與幻想。每當看到村裡的先生拿著書本,為孩子們講述著古老的故事和深邃的智慧,他那明亮的眼睛裡便閃爍著渴望的光芒。

    貧困的家境如同沉重的枷鎖,無情地剝奪了他進入學堂的機會。只能在田間辛勤勞作的間隙,他偷偷跑到學堂外,側耳傾聽那知識的妙音,用心靈捕捉著每一個字符的神韻。

    稍大一些,畢昇便開始幫著父母在田間揮汗如雨,可他心中對知識的嚮往卻像燃燒的火焰,越燒越旺。

    每當夜幕悄然降臨,他總會借著那如豆的微弱燭光,用樹枝在地上認真地比劃著白天偷偷學到的文字,仿佛每一筆每一划都承載著他對未來的憧憬。

    少年時期的畢昇,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懷著對文字的熱愛,來到了鎮上的一家印刷工坊當學徒。

    工坊里瀰漫著的墨香和紙張的氣息,讓他沉醉其中。那一塊塊雕版上精美的文字,既讓他驚嘆不已,同時也讓他敏銳地察覺到了傳統雕版印刷術背後隱藏的巨大弊端。

    「師傅,這雕版刻起來費時費力,萬一刻錯一個字,整塊板子就廢了,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畢昇常常皺著眉頭,一臉困惑地問師父。

    師傅總是無奈地搖搖頭說:「孩子,咱們一直都是這麼做的,哪有什麼別的辦法。」

    但畢昇心中的疑問卻像一顆頑強的種子,在黑暗的土壤里拼命地生根發芽。他望著那些堆積如山的雕版,心中暗暗思忖:「這麼多的板子,只為了印幾本書,太浪費了!而且一旦需要修改內容,又得重新雕刻,這得耗費多少人力和物力啊!」每當想到這些,他就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奈和不甘。

    時光匆匆,畢昇步入了中年。歲月的磨礪讓他在印刷工坊里成為了技藝嫻熟的工匠,可他對印刷術的思考從未有片刻的停歇。

    在生活中,畢昇有一位溫柔賢淑的妻子。每當他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妻子總是會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羹,關切地說:「夫君,今日辛苦了。」 畢昇會和妻子分享在工坊里的所見所聞,妻子總是靜靜地聆聽,眼中滿是理解和支持。

    一天,畢昇像往常一樣在工坊里忙碌,當他看到新刻好的一摞雕版時,心中突然湧起一股強烈的衝動:「如果每個字都能單獨製作,需要的時候再組合起來,不是能省去很多麻煩嗎?」

    這個大膽的想法猶如一道閃電,瞬間照亮了他的內心。然而,要將這個想法變為現實,道路卻充滿了荊棘與坎坷。

    他首先嘗試用木頭來製作活字,精心挑選木材,仔細雕刻、打磨。可是,木頭容易吸水膨脹,導致印刷出來的字跡模糊不清,排版也變得參差不齊。這個失敗讓畢昇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之中。

    「難道真的不行嗎?」他在無數個夜晚輾轉反側,心中的信念開始有些動搖。

    妻子察覺到了他的低落,輕輕握住他的手說:「夫君,我相信你,你一直都是那麼聰明能幹,這一點小挫折算什麼,咱們再想想辦法。」

    就在他感到迷茫和絕望的時候,妻子的鼓勵如同春風拂面。「夫君,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不要放棄。」妻子溫柔而堅定的話語,讓畢昇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他又嘗試用金屬,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發現成本太高,難以在實際中廣泛應用。

    家人看到他如此執著,紛紛勸他:「畢昇啊,你就安安穩穩地做雕版印刷,別瞎折騰了。」

    但畢昇不為所動,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日夜琢磨。

    一天,他在做飯時,看到鍋里煮著的米粥,米糊在鍋里翻滾,突然想到:「如果用膠泥來製作活字,是不是可行呢?」

    這個靈感讓他興奮不已,立刻開始動手試驗。他精心調配泥土的比例,經過反覆的揉捏和塑形,製作出一個個規整的活字,然後用火小心翼翼地烘烤,使其變硬。

    可新的問題接踵而至,

    活字排版時難以固定,印刷時容易走位。畢昇苦思冥想,嘗試了各種方法,用繩子捆綁,用木板夾住,都效果不佳。

    就在他幾乎要再次放棄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木匠用榫卯結構固定木材,靈光一閃:「我是不是可以在活字上設計一些凸起和凹槽,讓它們相互嵌合?」

    經過無數次的改進和試驗,畢昇終於想到了用松脂、蠟和紙灰來固定活字。

    當第一頁用活字印刷出來的紙張展現在他面前時,畢昇激動得熱淚盈眶。那清晰的字跡,整齊的排版,仿佛是他多年心血的結晶。

    他興奮地跑回家,將這成果展示給妻子,妻子眼中滿是驚喜和驕傲:「夫君,你做到了,我就知道你一定行!」

    然而,他的發明並沒有立刻得到人們的認可。

    「這能行嗎?傳統的雕版印刷用了這麼多年,可別瞎折騰。」有人質疑。

    畢昇沒有氣餒,他帶著自己的活字印刷樣本,四處奔走,向人們展示它的優勢。


    終於,有一家書商被他的堅持所打動,願意嘗試使用活字印刷。

    隨著第一批活字印刷的書籍問世,其高效、便捷、成本低的優勢逐漸顯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並採用這種新的印刷技術。

    畢昇的名字,也隨著活字印刷術的傳播,漸漸被人們所知曉。 畢昇於1051年去世,時約81歲。

    他雖未曾在朝廷為官,沒有高官厚祿,但他的發明卻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知識傳播的道路,成為了人類文明史上第一個發明印刷術的中國人。

    畢昇的活字印刷術無疑是一項偉大的發明,然而他卻未因這一創舉獲得應有的重視與回報。在封建王朝時期,社會的關注點多集中在文科方面,科舉考試也以文科內容為主。

    衡量人才的標準往往是詩詞文章的優劣。這種片面的重視導致了像畢昇這樣在理科領域有所創新的人才被忽視,他們的成就難以得到充分的認可和推廣。

    這反映出封建王朝在人才選拔和價值評判上的局限性,阻礙了科技的更快發展與廣泛應用。我們應當以史為鑑,摒棄這種片面性,重視各個領域的創新與人才,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為知識的傳播打開了嶄新的篇章。而在同一時代,還有一位同樣熠熠生輝的人物——沈括。

    北宋明道元年,公元 1031 年,杭州錢塘的沈家府宅中傳出一陣響亮的嬰兒啼哭,沈括誕生了。

    沈括自小就展現出了非凡的聰慧,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家中豐富的藏書成了他童年最好的夥伴,那些古老的文字和深邃的知識,如磁石般吸引著他。

    在同齡孩子還在街頭嬉戲玩耍時,沈括已經沉浸在書卷的世界裡,與先哲們進行著心靈的對話。

    時光荏苒,沈括漸漸長大。憑藉著過人的才智和勤奮的努力,他踏上了仕途之路。起初,因父蔭,他擔任了沭陽主簿。

    在沭陽,這個年輕的官員展現出了遠超年齡的成熟與穩重。他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的困苦,積極改革弊政,推行新的農業政策,使得當地的農業生產有了顯著的提升,百姓們對這位年輕的主簿讚不絕口。

    不久之後,沈括又先後出任東海、寧國、宛丘等地的縣令。每到一地,他都以公正廉明、勤政愛民著稱。

    他治理水患,修築堤壩,讓飽受洪澇之苦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他整頓治安,打擊盜賊,讓地方恢復了平靜與安寧。

    嘉佑八年,公元 1063 年,沈括考中進士,從此步入京城的政治舞台。他被任命為揚州司理參軍,負責處理刑獄之事。

    他秉持公正,明察秋毫,不讓任何一個無辜者蒙冤,也不讓任何一個罪犯逃脫法律的制裁。他的名聲在京城逐漸傳開,人們都知道了有一位年輕有為的官員叫沈括。

    熙寧五年,公元 1072 年,沈括迎來了他仕途上的一次重大挑戰——主持汴河水利工程。汴河,這條承載著北宋經濟命脈的河流,由於年久失修,河道淤積,水流不暢。

    他親自帶領工匠和民工,沿著汴河一路勘察。白天,他頂著烈日,在泥濘的河岸上測量地形,記錄水流數據;

    夜晚,他在燭光下翻閱古籍,研究前人的治水經驗。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努力,沈括終於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治水方案。

    在施工過程中,沈括始終堅守在一線,親自指揮。他巧妙地運用了水力學原理,設計了新的堤壩和閘門,使得汴河的水流得以順暢通行,灌溉了兩岸的農

    田,促進了商業的繁榮。這項工程的成功,讓沈括的名字在北宋的政壇上更加響亮。

    熙寧七年,公元 1074 年,沈括被任命為翰林侍讀學士,奉命出使遼國。遼國對北宋的邊境領土虎視眈眈,此次出使,充滿了危機和挑戰。

    在遼國的營帳中,沈括面對遼國君臣的咄咄逼人,毫不畏懼。他憑藉著對地理、歷史的精通,以及出色的口才,據理力爭,堅決扞衛北宋的領土主權。

    他詳細地闡述了北宋對邊境地區的合法管轄依據,駁斥了遼國的無理要求。

    最終,在沈括的努力下,遼國不得不放棄了一些過分的要求,維護了北宋邊境的暫時和平。

    沈括的仕途並非一帆風順。在王安石變法期間,他積極參與其中,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和改革措施。但變法觸動了一些守舊勢力的利益,他們對沈括進行了百般攻擊和誣陷。

    沈括陷入了政治鬥爭的漩渦,身心俱疲。但他始終堅信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為了國家的富強和百姓的福祉,從未放棄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在科學領域,沈括更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他編撰的《夢溪筆談》,內容涵蓋天文、曆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文學、藝術等諸多方面,堪稱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

    在天文方面,沈括改進了渾儀、浮漏和影表等天文儀器,使得觀測更加精確。他還提出了「十二氣歷」,以節氣定月,打破了傳統曆法的束縛,更符合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

    在數學領域,沈括提出了「隙積術」和「會圓術」,解決了高階等差級數求和和弓形弧長計算等難題,為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物理方面,沈括的發現更是令人驚嘆。他通過長期的觀察和實驗,發現了磁偏角的存在。

    他發現磁針並非總是指向正南正北,而是略微有所偏差。這一發現比西方早了四百多年,是物理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突破。

    此外,他還對光的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和凹面鏡成像等光學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他通過實驗,詳細記錄了各種成像的特點和規律,為光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地理方面,沈括對山川地貌、氣候變化、物產分布等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和記錄。他繪製的地圖,精確而詳盡,為軍事和行政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沈括的一生,是為國家和人民奉獻的一生,也是不斷探索和創新的一生。儘管他在仕途上遭遇了諸多挫折和磨難,但他在科學領域的成就永遠閃耀著光芒,照亮了後人前進的道路。

    沈括在元豐五年,公元 1095 年去世,享年 64 歲。沈括在憂鬱和寂寞中離開了人世。他的名字和他的成就,將永遠銘刻在歷史的長河中,如今,現代人通過博物館展覽、學術研究成果的傳播、科普讀物和影視作品的創作,以及在學校教育課程中的介紹等方式,來傳播沈括的科學成就。



  
相關:    奧特時空傳奇  帶着農場混異界  養鬼為禍  修羅武神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歷史追光者第88章 北宋科技雙星:畢昇與沈括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歷史追光者"
360搜"歷史追光者"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8s 3.6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