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親王 第046章 船政大臣

    五月初,醇親王奕譞準備離京去威海衛檢閱北洋水師。

    這是北洋成軍以來的第一次海上實彈演習,雖然遠東流感已經席捲了大清國大部分的海邊城市,甚至連北京城內也出現了不少的病例,但醇親王依然堅持要出席這次海上大閱兵。

    載洵並沒有勸阻王爺老爹,雖然他很清楚在另一個時空中,老爹就是因為在這次閱兵時染上流感,回京後又拒絕西醫治療,才剛過五十盛年便不幸辭世的。

    但這一世,載洵早早便運回國許多西藥,還在歐洲高薪聘請了多名醫學教授。一方面是為了流感疫情做準備,另一方面也是有感於洛克菲勒基金會創辦北京協和醫學院及附屬協和醫院的過程,想更早的在中華搭建西醫式的醫療系統。

    這麼做並不是推崇西醫,輕視中醫。而是因為幾年甚至是幾十內,古老的中華註定將會經歷動亂。任何一個國家的崛起都會躲不開戰爭,而戰火帶給人們的,除了尊嚴和勝利,還一定會有傷亡。

    從軍事角度來講,外科手術和止血包紮等戰場醫療技術無疑是西醫更占上風。咱老祖宗的中醫看重的是治標更要治本,醫術手段以調理養生為主,效果沒有西醫那麼直接,更來得快。

    當然,這些在後世,是早已經被證明過的。雖說華佗在東漢末年便發明了麻沸散,更有千古流傳的刮骨療毒等外科手術,但……

    至少,見慣了後世現代醫療手段的載洵,腦子中還是習慣於把王爺老爹在另一時空中的早亡歸結於那些所謂名醫們的誤診。

    中藥中,也不是沒有能治療流感的,可藥不對症,再好的藥也是白搭。

    這一點,在史料中也是有所記載的。據傳李鴻章的兒子同時也染上了流感,可搞洋務多年的老李同志明顯就比皇宮中的那娘倆開明得多,在中醫診治無效後,便立刻請來在華的知名西醫,「方愈半旬,痴兒痊癒」。

    一個禮拜的時間,人家的病就全好了。而後李中堂也曾上書給太后,並推薦了一位叫做伊爾文的英國醫生,話說老李同志跟醇親王的關係還是一直不錯的,畢竟奕譞總理海軍衙門,卻從不在水師方面給他掣肘,任由北洋水師逐漸坐大。

    但數日後,「王爺諭候福綏,並道謝。洋醫入府向無成案,恐啟驚疑……」

    不出所料,大內和醇王府方面果然都拒絕了讓洋醫生診治。隨後,李鴻章又數次致函建議請西醫就診,但都到的回信都是「再酌」,直到次年元旦噩耗傳出,老李同志準備的西醫也一直還停留在北洋通商衙門中。

    載洵當然不會坐視這樣的事兒再次重演,除了安排有醫護經驗的人員頻繁為王爺老爹做身體檢查之外,還聘請了……「你不是拒絕西醫嗎?那咱找一位有華人面孔的西醫,總不是問題了吧?」

    掛著中醫的幌子,行西醫之手段。載洵本打算安排那名叫做金雅妹的女醫生作為老爹的私人醫師,但結果……不但老爹大罵「成何體統?」,就連額娘劉佳氏也指責他「大逆不孝」,更不用說正福晉婉貞冷著眼,就差要把他送進宗人府了。

    「這有什麼呀?又不是幫老爹娶小妾!醫者父母心,咱不尋思女醫生細心,能照料得更好些嗎?而且……」

    載洵跟鐵良他們吐槽時,沒有說出口的是「那金雅妹從小就被傳教士美國人麥加地博士收養,在日本的學校接受常規教育,又赴美學醫,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紐約女子醫科大學,不但是中華的第一個女留學生,更是這個時代中華少有的西式名醫。」

    可這話若是都說出來,未免顯得有些太過於驚世駭俗,想想自己最大的秘密,載洵還是明智的選擇了閉口不談。

    好在,洋務運動之初,容閎帶出去的那些留美學童中,也有學醫的,這些人中途回國後,大多都沒有被安排到對口的技術工作崗位,甚至還有一大部分被當成了電報翻譯員。

    載洵通過老爹的關係,在北洋那邊要到了這些人的人事檔案,並獲得了他們的調用和安置權。有醇親王出面,再加李鴻章對於這批人也不是很看重,所以,得到為載洵所在乎的這一批人,並沒有費多少周章。

    原來還打算寧可捐些銀子給北洋,以換取他們的官籍呢,可沒想到這年代……連老李同志對於人才的概念,也是那麼偏頗。

    從秦代商殃便開始奠定基礎的「重農主義」,即便兩千年後,也還是在大部分國人的心目中,相當的根深蒂固。

    只是,商殃變法,強大了秦國,卻將中華在封建制度的末期帶入了泥潭。沒有任何一種思想或是主義是一成不變的,頑固只會代表著落後與愚昧。

    而在工業革命爆發之後,重農其實就意味著落後。

    或許,這也就是為何中華文明領先世界數千年,卻在短短几十年間便被落下巨大距離的根本原因。

    皇室君主制度和少數民族政權,都並不是清朝腐朽的理由。在歐洲,大多數國家也都有皇帝;在國內,九大總督也大多數是漢人。

    喪權辱國?更不應該把責任都歸結於清漪園中的那個老女人。要知道,她不多的幾次硬氣,換來的皆是兵敗失土。在後世,相信沒有人會忘記,庚子年國變之時,老佛爺如爺們一般破釜沉舟,宣戰萬國,但各大總督們回應她的卻是……明哲保身,東南自保。


    穿越前的載洵,是個地道的漢人。但穿越後,真實生活在這個所謂的滿清王朝中時,載洵感受到最多的是,並不是自甘墜落,而是對腐朽大國諸多矛盾的無奈和憤懣。

    這一點,尤在光緒的身上見得更多。

    歸國後在京師中的這些天,載洵沒少與其長談。光緒也願意與自己的兄弟托腹交心,暢談強國變革的夢想。可惜,載洵知道,他的強國夢註定將夭折,他的變法也只能是百日曇花。

    在上書房周圍,遍是太后耳目的情況下,載洵很清楚,他什麼都不能說,甚至不能太過於表示贊同皇帝二哥的想法。

    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的說,「讓我們兄弟共同努力吧!」

    這個年代,在京城,在慈禧太后的眼皮子底下,沒有人能折騰出什麼水花來……除了洋人,因為洋人用的是軍艦和大炮。

    載洵想去做的,就是要擁有中華自己的武裝力量,不是如八旗綠營的那種「雙槍將」,更不是京師禁軍的那種「銀槍蠟樣頭」。載洵心目中,要的是一隻真正的中華強軍,是一隻擁有千年傳承的文明之師,是一隻敢戰善戰的威武之師。

    而要實現這些,強大的經濟基礎是首要也是必要的。

    依靠龍旗集團,或許可以富賈天下,可是卻支撐不起百萬將士的薪餉籌資;倚仗著尋寶挖藏,或許可以富可敵國,可是卻無法真正的擁有兵之利器和國之重器。

    甲午之戰中,李鴻章竭慮戰局,可英、德等國皆拒絕了向清國繼續出售戰艦;那支極有可能改變戰局的南美艦隊,更是直到戰敗,亦不見蹤影——老李同志又被人家坑了。

    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依靠別人,向來是不可靠,也最不可取的。

    中華的崛起,只能依靠中華人。無論是滿人,還是漢人,甚至是藏人、回人……「行中華事,即為中華人!」

    在載洵的「搬家計劃」中,要從歐洲搬遷回來的,可不僅僅是機器和工廠,還包括人,很多的人。熟練的技術工人,特殊崗位的高級技師,當然,更主要的是各個實驗室中的那些科學狂人們。特斯拉、馬可尼、本茨……

    他們中的每一個,都將會在中華崛起的過程起到重要的作用。後世美國人曾說過「一個錢博士能頂三個師」,在載洵看來,「那特斯拉得能頂幾個軍?」

    他們,都不是華人,甚至,沒有黑髮黑眼黃皮膚,但他們一樣可以是中華人。

    「誰可以為中華崛起貢獻力量,誰就是我的夥伴;誰可以讓這片古老的土地重放光芒,誰才是真正的龍之傳人。」

    ……

    聖旨終於宣了下來,著三等承恩公葉赫那拉·桂祥「巡行台灣,撫軍按民」;著固山多羅貝勒愛新覺羅·載洵領福建水師提督兼南洋船政大臣。

    這章發出來,我做好了挨罵的準備。可實在是覺得有些不吐不快。就請讓我在大綱的範疇內痛快一次,以便有更好的心情潛心創作。順便……嘿,求推薦,求收藏,求各種支持,哪怕是不滿,不罵娘的就是好書友。

    ……………………………………

    水師提督是早就議定的,可船政大臣這個兼職就純屬太后的「恩賞」了。畢竟,全天下人都知道載洵是「老佛爺」的人,光領著個水師提督還是個光杆司令,未免過於難看。

    況且還有個皇室基金會,老佛爺還指著那每年一百萬兩白銀修園子呢。奕譞竭心盡慮的幫著挪用海軍的款子,每年也只不過是三十萬的數目,人載洵一出手就捐了五十萬,後續還有每年一百萬的定額,這是什麼?這簡直比光緒通過國庫轉拔的還多了。

    比「親兒子」還孝順的「猴崽子」外放出去,沒點實權還成了?

    「至少那猴崽子不差錢,總不會如其他人一樣貪圖那點造船的銀子!」

    剛看完大清版的《不差錢》,老佛爺最近動不動就冒出幾句「這個可以有……」一類的台詞,聽得光緒也是心花怒放。

    以光緒的心思,恨不得直接讓載洵當了南洋大臣呢。

    「北洋咱暫時搞不動,可劉坤一那老傢伙也是眼裡只有太后,還曾上折說什麼『循序漸進、徐圖自強』,批評皇帝『好高騖遠,務尚新奇』。」

    若不是親政不久,仍若擺脫「親爸爸」的桎梏,光緒早就有心思換人了。此次太后主動提出要給載洵「加擔子」,光緒哪還會不連聲應承?



  
相關:    雷武  我是神豪我怕誰  生生不滅  網遊之劍刃舞者  網遊之無雙三國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甲午親王第046章 船政大臣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甲午親王"
360搜"甲午親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1s 3.439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