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親王 第088章一將無能

    朝鮮,公州,清軍大營。

    葉志超的入朝清軍主帥大帳中,聶士成面紅耳赤,而剛剛趕至朝鮮的衛汝貴、馬玉昆、左寶貴以及練軍統領豐升阿等,皆冷眼視之。

    淮軍內部的爭吵,又是在他們入朝之前的戰事,牙山之戰是敗是勝,都與他們無關。官場之中,就講究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無論偏頗誰,都是個得罪人的事,無關自身利益,誰還管你聶士成是堅守了十天,還是葉大帥沉穩用兵?

    不過,發回天津衛的戰報,卻是經過了大家的一致認同……除了聶士成依然不依不饒大罵葉志超無恥。

    而在論山,東學黨二次起義的聚集點,丁南山、楊子疆率領的陸戰營在東學軍令率將崔景善的接應下,順利擺脫了日軍的追擊,與東學軍大首領、自封為總大將的全琫准等人匯合。

    論山大營,全琫准、吳知泳等東學軍主要首領盡皆出迎。或者那些普通道徒們都還沉浸在「教主神威,人定勝天」的瘋狂崇信當中,但這些起義軍的首領卻很清楚:離開了「那邊」的支持,僅憑道義宣傳而鼓舞起來,手持長矛、大刀,甚至是鋤手木棍的東學軍,在先進武器武裝起來的現代軍隊面前,戰力實在是……不堪一擊。

    與鬥志全無的官軍交手,東學軍憑藉人數優勢和人民的支持,還能取得一些勝績,但如果對手換成了精銳的日軍……與陸戰營一財返回的崔景善嘴角抽動了一下,「幾次試探性的戰鬥,東學軍一敗塗地。近千人的部隊,居然擋不住日軍一個小隊的進攻。」

    要知道,日軍的小隊編制相當於加強排,滿編也就是五十餘人。

    二十比一,這樣的人數比例,但結果依然是東學軍付出慘重傷亡後被迫敗退。所以,對於陸戰營的出現,東學軍的眾位首領皆是抱著歡迎的態度。其熱烈場面……和後世紅軍歡迎共產國際代表也差不多。

    沒有什麼志同道合和最高理想的高度統一,但……洵貝勒不差錢呀。在東學軍成立之初,全琫准便曾親自到馬尾拜見提督大人,之後南洋船政衙門以龍旗集團的名義,捐贈了巨額的資金,以供東學道開展和組織地下活動。在之後,東學軍兵起白山,福建水師以友好訪問的名義,又為其運來了整整一船的軍火。

    起義之初,就連朝鮮官軍的裝備都比不上東學軍的核心部隊,當然,那些手舞大刀或是拎著鋤手的道徒也有很多,可真正的戰力從來就不是他們。

    全州媾和,並不是東學軍的戰力不足,而是其內部產生了分歧,相當部分的首領怕懼怕起義規模過大,會招來其他外國勢力干涉,清軍登陸牙山,迫使東學軍放棄了「驅兵入京」的計劃。

    而另一個讓東學軍首領們不得不顧及的原因便是因為清軍入朝,南洋方面直接斷絕對起義軍的軍火援助,即便是全琫准命特使金道三兩次赴閩,也未得載洵其面。

    船政衙門的唐榮浩師爺代表提督大人表示:援助東學軍,是因為東學道對抗西方宗教,「斥倭斥洋」,身為朝鮮宗主國,大清有義務也有責任為自己的子民提供支持。但高宗李熙畢竟是經過大清皇室賜福認可的朝鮮國王,清軍入朝平亂,那南洋當然要與朝廷保持一致。「總不能我們支援你武器,然後讓你們拿著去打清軍吧?北洋?淮軍也是我們大清的軍隊不是?」

    唐師爺對於金特使並不感冒,說這話時,鼻孔都差點仰天上去了。

    金道三無奈空手返朝,全琫准也就斷了再從南洋得到援助的念頭,轉而與官軍開始談判。

    但日本人的野心和朝鮮貴族們的無能,給了東學道又一次機會,這次……金道三到馬尾的第二天,就得到了載洵的親自接見。

    可惜,日本不宣而戰,豐島一戰,便基本截斷了大清通向朝鮮的海運通道。不要說南洋的援助,就連金道三本人也因為戰爭的突然爆發而滯留在了福建。

    好在,雙方合作協議,通過秘密通道,由江如浩送至論山大營,全琫准如獲至寶般將協議珍藏,並立刻同意由陸戰營派出軍官,協助整編東學軍。

    而金道三……每次他表情焦急的請求提督大人派人護送他回朝鮮,載洵都會微笑著拍拍他的肩膀,「金特使,不要急!過些日子我就會派人送你回去,或許……我還會親自送你回去。」

    「大人,您是說……」

    「呵呵,我什麼也沒說,我只是說或許。」


    提督大人笑得很是神秘,又帶著些詭異。但僅有四名護衛相隨的金道三在疑惑之餘,也只有耐心的等待。

    8月中旬,在日軍優勢兵力的逼迫下,葉志超棄守公州,退至平壤。同時接到朝廷的正式任命,由其總統在朝鮮各路清軍,而聶士成……在接到中堂大人一紙急令後,憤而回國。在其後數月直至甲午戰爭結束,李鴻章都對其避而不見,賦閒棄用,直到……載洵授命出任南洋練兵大臣,以十門大炮的代價,為其「贖身」,鐵血將軍聶士成才得以再度出山……

    但憑心而論,清軍在平壤的敗局,從李鴻章選擇聽信葉志超偽造的戰報並任命其為「總統」時,便已註定。

    8月31日,葉志超電告李鴻章,主張「俟兵齊秋收後合力前進」,李鴻章竟認為是「老成之見」。直到朝鮮平安道監司閔丙奭電告日軍正向平壤撲來,李鴻章才意識到事態嚴重性,急電葉志超「預備進占」,光緒帝也對葉志超很不悅,下旨要平壤清軍「不得以兵未全到,束手以待敵人之攻,而於敵之分兵修道,聽其自由往來,不思半濟而擊之術也」。

    一個無能的將軍,一個是紙上談兵的指揮官,再加上只憑熱血胡亂比劃的皇帝。清軍在平壤空有天時、地利、人和,卻沒有這將些優勢充分利用,反而出現了「始清兵渡江,我民爭簞壺迎饋,而乃肆盜掠,大失民望」等讓因軍紀敗壞,而讓朝鮮當地民眾寒心之事。

    反觀日軍在朝鮮的境遇,除了「所有地方之韓人見我軍則迴避逃匿」,被日軍強征來的朝鮮夫役,「皆懷畏怖,不肯服役,強使服役則中途逃竄,比比皆是。因此,北進各隊及元山支隊,其行進途中備嘗給養缺乏之苦。師團本隊除粗米飯外,副食毫無,僅以一匙之鹽,供數日之食」。

    就連被日本人擁立為王的朝鮮統治者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亦暗中向清軍傳遞情報,企圖裡應外合擊退日軍。再加上東學軍等朝鮮民眾武裝不斷的偷襲,日軍在朝鮮可謂步履唯艱。

    但就是這樣,在十天之內,日軍依然完成了對平壤的包圍。清軍主帥葉志超消極避戰,飛函各部皆退入城內,「堅匿平壤,龜縮不出」。

    9月13日,日軍完成了強攻平壤的戰前準備,元山支隊進至順安,切斷了清軍的退路。

    14日晨,元山、朔寧兩支隊齊攻北山,奉軍統領左寶貴親自督戰,與日軍血戰不退,卻因葉志超急功掣肘,無奈敗退,北山危急。

    彼時,清、日雙方兵力相差無幾,清軍為平壤戰役準備已久,物資充足。尤其是大同門江面浮橋、朱雀門、牡丹台等關鍵陣地皆在我手,若能將士同心,拼死相爭,鹿死誰手,尚未可定。

    只是……葉志超卻未戰先怯,「敵人乘勝大至,鋒芒正銳,我軍彈藥不齊,地勢不熟,不如各整隊伍暫退靉州,養精蓄銳,以圖後舉」。

    意思就是日軍太厲害,要棄平壤而逃。

    此話一出,「諸將依違參半」,大多數的清軍將領居然全不作聲,默認同之。惟有左寶貴痛斥:「敵人懸軍長驅,正宜出奇痛擊,使只輪弗返,不敢窺覦中原。朝廷設機器,養軍兵,每歲靡金錢數十萬,正為今日耳,若不戰而退,何以對朝鮮而報國家哉?大丈夫建業立功,在此一舉!至成敗利鈍,不遑計也。」

    左總兵慷慨陳詞,怒色形面,懇望葉志超「同心合力,共濟時艱」,更是派出親兵監視葉志超,以防其逃跑。

    統軍主帥,能混到葉志超這樣的,也真是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主帥失德,清軍只能各自為戰,更有心懷鬼胎者不計其數,可以說,清軍已經為自己的戰敗埋下了伏筆。

    而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第一軍司令官山縣有朋大將於平壤之戰的前兩天到達漢城時,即向麾下的軍官們訓示:「萬一戰局極端困難,也絕不為敵人所生擒,寧可清白一死,以示日本男兒之氣節,保全日本男兒之名譽。」

    雖說,此言是為激勵前線將士,但實際上,多少也透露出日軍在戰前對於平壤戰役,也並無太大把握。平壤之戰的結果,正印證了那句「兩軍相逢勇者勝」的古語。

    「有此將領,有此軍紀,不敗亦難!淮軍……哼哼……」

    在接到清軍兵敗平壤,朝鮮全境失守的戰報之後,與李中堂的怒急吐血和光緒的驚慌失措不同,在淡水造船與台灣巡撫桂良一同巡視的載洵,冷哼了兩聲。

    「沒錯,那李鴻章真是的老了,那淮軍……都說他們強至如何,也不過如此。洵哥兒,不是舅舅說,這大清的新軍,也唯有你方能練得了!」

    桂良也捋了捋自己的山羊鬍,似笑非笑的望著船台上正準備下水的萬噸巨艦,咧著嘴接了一句。

    ;



第088章一將無能  
相關:    寒門崛起  臨高啟明  帶着農場混異界  仙都  網遊之劍刃舞者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甲午親王第088章一將無能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甲午親王"
360搜"甲午親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7s 3.51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