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一千零六十章:端倪與分歧

    時間一晃來到三月,按理來說,年節早就已經過去,朝廷各個衙門也已經全都回歸了正軌,京師那幾個來『探親』的藩王,也沒有理由再繼續逗留下去。

    可事情奇怪就奇怪在這,禮部的奏疏遞上去了,天子也批了,但是,具體的時間卻一直定不下來。

    明著說是因為天家親情,留諸王在京小住,但是實際上的因由,京城中卻一直眾說紛紜。

    一說是藩王們主動留京,意在阻止宗藩改革,一說是因為代藩移封被阻攔,諸王不滿所以留京靜待結果的,還有不知從哪傳出的小道消息,說是諸藩王在打官田的主意,想把整飭軍屯中的損失補回來的。

    總之,各種消息紛亂不已,沒個准信,不過這段時間,宮裡倒是傳出了好消息,賢妃李氏成功誕下了一個小皇子,據說當時,天子親往長寧宮,賜名見澤,取君子之德,澤披天下之意。

    加上前頭的皇長子徽王朱見濟,次子崇王朱見澍,這位小皇子,已經是皇帝陛下的第三位皇子了。

    皇家多子多福,子嗣興旺,自然是好事,但是,這個消息一出,有些人卻已然是坐不住了。

    英國公府中,朱儀和張輗二人相對而坐,香爐中青煙鳥鳥升起,在空中旋而不散,恰似他們此刻的面容。

    「拖不得了!」

    片刻之後,朱儀率先開口,道。

    「二爺,之前我說,要先幫二爺操作軍府一事,但是現在看來,怕是要稍稍擱置一下了。」

    「因為三皇子?」

    張輗的面色並無太大的波瀾,似乎對此早有預料,澹澹的反問道。

    朱儀輕輕點了點頭,似乎張輗的態度,讓他有些不安,於是,他又補了一句。

    「這也是太上皇的意思。」

    說罷,見張輗的臉色略略一沉,他又解釋道。

    「二爺,三皇子降生不算什麼,但是,您別忘了,上次二皇子出生的時候,天子可是直接將郭嬪升為了淑妃,但是這次賢妃娘娘生下皇子,天子雖然依舊賞賜宮內宮外,可是這位份……卻絲毫沒動!」

    這話頗有深意,但是,張輗卻並無動容,神色依舊澹定,端起茶盞抿了一口,道。

    「這不是什麼稀奇事,郭嬪位份低,誕下皇子自當封妃,這是慣例,但是賢妃已是妃位,再要升賞,便是貴妃,可若是這麼一升,賢妃便與杭貴妃同尊。」

    「貴妃位重,不可輕授,畢竟,賢妃是後來人,沒有潛邸伴駕的情分,何況,三皇子非嫡非長,若說二皇子降生時,乃天子苦盼子嗣,那麼這回,怕是就差了些,這般看來,位份不動,也是常事。」

    這話雖是解釋,但是卻暗暗含著一絲反駁之意,讓朱儀不由眉頭一皺,沉吟片刻,他搖了搖頭,道。

    「即便是出於此種緣由,位份不可再升,可賢妃娘娘,是有父兄的,宮裡不便升賞,宮外總該給些表示,但是,宮外這邊,也只有一些金銀之物,這難道不奇怪嗎?」

    張輗這下總算是眉頭微皺,問道。

    「你到底什麼意思?」

    「我覺得,天子在等!」

    朱儀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

    於是,張輗緊跟著問。

    「等什麼?」

    這一次,朱儀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抬頭看著張輗,片刻之後,方輕聲道。

    「自然是等皇后娘娘腹中的皇嗣!」

    這話一出,屋子裡的氣氛頓時有些凝滯。

    朝野上下皆知,如今宮中有孕的除了賢妃,還有皇后娘娘,賢妃孕期稍早,比皇后娘娘早了一個月左右。

    如今,賢妃這邊皇子降生,說明,皇后娘娘那邊,估計也要不了多久了。

    要知道,皇帝如今雖然已經有了三個皇子,但是,全是庶出,沒有一個是嫡子。

    所以這個皇后娘娘腹中的這個孩子,和剛剛出生的這位三皇子的份量,決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這一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只不過……

    「皇后娘娘能否誕下嫡子,和賢妃的升賞,有什麼關係?」

    張輗皺眉問道。

    見此狀況,朱儀嘆了口氣,繼續開口道。

    「二爺您又何必裝湖塗呢?」

    「撇開太上皇的子嗣不談,宮中如今三位皇子,大皇子雖庶卻長,天子在選秀之前,多年只有這一位皇子,自然是一向受寵,何況杭貴妃母家並非官宦人家,權且不提。」

    「二皇子也是一樣,母妃郭氏選秀出身,雖是良家,卻在朝中並無根基,可三皇子不一樣,賢妃娘娘母家,是府軍左衛指揮使李通,光看出身的話,足以和皇后娘娘媲美。」

    「如今賢妃娘娘誕下皇嗣,如若升賞為貴妃,或是父兄受賞得爵,那麼宮中地位,便可和杭貴妃相彷。」

    「照理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大事,無非是後宮之中爭權而已,無礙大局,但是,恰恰是因為天子不願升賞,才說明這中間在顧忌著什麼,而這顧忌之處,才是你我乃至太上皇的隱憂啊……」

    話到此處,基本上意思已經點透了,張輗再繼續裝聽不懂,未免也就太過不給面子了。

    沉吟片刻,張輗問道。

    「所以,你是覺得,天子在給這位可能出生的嫡子鋪路?」

    這話實在是太過敏感,因此,張輗也是斟字酌句,說的十分謹慎,但總算是徹底點破了眼前的局面。

    朱儀輕輕點頭,道。

    「我朝雖有祖宗家法,但是歷朝歷代,大位承繼總免不了各種明爭暗鬥,天子不肯升賞賢妃娘娘,除了是在提防三皇子會威脅到這位皇嗣之外,我覺得,沒有其他合理的解釋。」

    張輗沉默下來,他當然明白朱儀的意思。

    大位傳承,自然有其典制規矩,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往往伴隨著刀光劍影,詭譎人心。

    別的不說,就如今大明的這幾代傳承來看,便是出現了各種意外情況。


    若是所有人真的都恪守倫序,那麼何來的仁宗皇帝如履薄冰數十年,又何來的所謂『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的謠言。

    皇權達到頂峰之時,很多事情,不一定就改變不了。

    三皇子雖然非嫡非長,但是如朱儀所說,因為當初選秀的風波,讓賢妃意外中選,憑母家身份來說,確實可比皇后,畢竟,當初天子大婚時,還是潛邸藩王而已。

    如此一來,抬舉賢妃,或是重用賢妃母家,其實就是變相的給了三皇子機會。

    雖然說這些現在都實在言之過早,而且,有宗法禮制束縛,困難重重,但是,從天子的角度,自然是要提前規避掉一切有可能的風險,那麼這種風險很小,也是一樣的。

    當然,三皇子到底有沒有機會,對於張輗來說,並不是現在關心的重點。

    他需要關心的是,天子的這種『準備』,透露出的信號是什麼。

    如同朱儀所說,如果說在不牽涉大位承繼的狀況下,那麼,賢妃的位份高些低些,外戚強些弱些,其實都無礙大局。

    畢竟,東宮位在太上皇一脈當中,和三皇子毫無關係,而現在,天子還是提前提防皇子相爭,甚至是在皇后娘娘的腹中到底是皇子還是公主都不知道得時候,就開始有意無意的『鋪路』,這實際上就意味著,天子很有可能,早有更動儲位之意。

    當然,這一點,他們之前就早有猜測,但是,畢竟一直都沒有證據,至少,就過往時候天子所有的表現來看,對於東宮儲本,都是大力支持,十分看重的。

    可是如今從三皇子降生這件事情上,見微知著,已經可見一絲端倪。

    沉默片刻,張輗抬頭看著朱儀,問道。

    「你想怎麼做?」

    「勛衛!」

    朱儀緩緩吐出兩個字,隨後道。

    「雖然說賢妃之事,只是稍有端倪,但是卻也不可不防,為今之計,還是要儘快加強東宮之力。」

    「去歲春獵時,為太子殿下備設幼軍便已奏准,如今年節已過,楊傑也早已歸京,東宮幼軍備設,已經沒有再拖延下去的理由。」

    「幼軍既設,自然要遴選勛衛,這件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則萬一皇后娘娘真的誕下嫡子,此事是否會有反覆,就說不準了。」

    張輗的臉色有些猶豫。

    他當然知道這中間的道理,事實上,這也是太上皇歸朝之後,一直希望太子殿下能夠早日出閣的原因所在。

    太子出閣,然後才能備官設府,遴選勛貴,備置幼軍,同時,和朝中的大臣有更多的接觸。

    如此一來,東宮才能漸漸攢出屬於自己的班底,待得太子年歲漸長,便可逐漸參與政事,在朝中養望。

    到那個時候,南宮有太上皇坐鎮,禮法無缺,朝中有諸臣幫扶,只要太子殿下行事小心謹慎些,自然地位便可穩固無虞。

    如今太子出閣已經有一段時日了,東宮的屬官,雖然天子不情不願的,但是此事一旦開始就再難反覆,所以這一年下來,太子府也已經初見雛形。

    雖然說,其中還有很多問題,比如說天子趁機塞了很多自己人,把持太子府的緊要位置,但是終歸架子是立起來了。

    這個架子一立起來,那麼之後再尋機會,將這些天子的心腹換掉,比沒有這個架子,要容易的多。

    那麼接下來,自然就是備置幼軍,遴選勛衛。

    甚至於,對於他們來說,這件事情尤重於東宮備府,因為備府本質上,是組建文官的班底,而勛衛,才是真正和勛貴相關的事。

    只不過……

    「不過是稍有端倪而已,即便是有嫡子降生,可太子殿下已然出閣備府,地位也不是一時可以妄動的。」

    搖了搖頭,張輗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話里的意思卻在推拒。

    「你如今上奏遴選勛衛,只怕難度不小,倒是軍府這邊,如今已經接近尾聲,馬上就可以開始下一步了。」

    朱儀的臉上閃過一絲無奈之色。

    所以說,每個人的立場身份,都是複雜的,對於張輗來說,他的核心利益在太上皇和東宮,但是,眼前利益,卻在軍府之上。

    經過了之前的教訓,這位張二爺現在總是覺得,拿到自己手裡的權勢,才是最實在的。

    因此,這種情況下,二人就出現了明顯的分歧。

    皺著眉頭望著對面的張輗,朱儀似是在想怎麼勸解他,片刻之後,他開口道。

    「說起來,上次早朝上啟奏一事,我便覺得有些急躁了,但是二爺堅持,所以,我和舅父才在朝堂上同二爺一起出言,但是結果呢?」

    這話說的就有些不客氣了,想起那日在朝堂上被冷落的場景,張輗的臉色也有些不好看。

    見此狀況,朱儀方繼續勸道。

    「二爺,我知道您想要什麼,但是此事不可操之過急,還要徐徐圖之……」

    「徐徐圖之?」

    張輗輕聲重複了一遍,口氣卻有些古怪,片刻之後,他冷笑一聲道。

    「照我看,國公爺是壓根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吧!」

    「是,朝堂之上,的確沒有取得想要的效果,但是,鋪墊已經埋下,有了這次奏議,范廣那邊必然要加快進度,這些日子老夫一直在軍府盯著,快的話也便是這半月之內,詳細奏報便能整理出來,此事一結,關鍵一步便可邁出。」

    「這個時候,你要我罷手轉向遴選勛衛,怕是有些過分吧?」

    「又或者,國公爺只是嘴上說說,到了關鍵時刻,便要退避三舍?」

    張輗在朱儀面前,很少生氣,但是這番話說的,的確是有些重。

    於是,朱儀也沉默下來。

    他當然清楚,張輗在顧忌什麼,當初他定下的籌劃,目的是要扶張輗上位,直到現在為止,雖然有所波折,但是如張輗所說,基本還算順利。

    而在這個計劃當中,有兩個前提條件,第一是要把軍府如今已經彈劾的這些人給清理乾淨,這個已經做得差不多了,張輗那天上奏,其實就是在加速這個進程而已。

    最關鍵的,是第二個前提條件,這個條件就是,至少在最近的這一段時間之內,他們是不能得罪皇帝的。

    或者說,至少要保持著不和皇帝的關係繼續惡化的局面,畢竟,就算做了再多的準備,有多少因勢利導的有利條件,到了最後,軍府的事,還是要皇帝點頭。

    但是就像他們所想的那樣,如果說天子真的是在為這個嫡子鋪路的話,那麼,在這個時候遴選勛衛,母庸置疑是在挑動天子的敏感神經……

    若是到了最後,一切準備都做好了,但是天子起了氣性,偏是不肯順水推舟,那麼,他們之前所做的努力,怕是大半都要白費了!



第一千零六十章:端倪與分歧  
相關:  重生大唐皇太子  北宋官家  大唐皇太子  明謀天下    只有我能用召喚術  鷹視狼顧  開局先慫一百年  離婚後的我開始轉運了  萬相之王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皇兄何故造反?第一千零六十章:端倪與分歧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皇兄何故造反?"
360搜"皇兄何故造反?"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s 3.74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