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倫論 第十九章、成於四

    (一)、

    通過以上章節的探討,我們了解到為什麼中國傳統理學就成了必死的學問。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筆.趣.閣

    .daoyouge.com

    在「格物知致」的倡導下「究天理,明人倫」,置物質基礎在前,置精神靈魂在後,但是由於中國人都是無神論者,不認同靈魂、精神的存在,因此,中國傳統理學也就只剩下「物質基礎在前」的學問了,「精神靈魂在後」也由於持無神論而已經不復存在了,也就只剩下「絕對物質」的學問了。

    沒有了精神與靈魂的中國傳統理學,自然「明人倫」也就只是說說而已了。

    由此可見,黑格爾對中國傳統理學的總結是正確的,黑格爾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就是『原始的理性,產生宇宙,主宰宇宙,就象精神支配身體那樣。』」

    什麼是「原始的理性」?當中國人看到黑格爾認為中國沒有「哲學」之後,十人有九人都會憤慨,不服氣,甚至是罵娘,原因是很多人不理解什麼是「原始的理性」。

    那麼什麼是「原始的理性」呢?原始的理性簡單的說就是人類對世界最原始的認識,也就是人類對事物最初的看法,就是人類用兩眼看世界得到的第一認識。

    我舉個例子,如一個女人生孩子,當你看到一個女人生了孩子後,你就會得到了一個初始的認識,認為女人有生孩子的天賦本能,當你看到第二個,第三個女人也會生孩子後,於是你就會得出一個固定結論,就是凡是女人就會生孩子,然後你把這個現象記錄下來,並作出規律性的結論,固執地認定是女人就會生孩子。

    但是當你看第四女人不會生孩子時,你就會認為這個女人不正常,打破了常規,於是在這裡你會打個記號,原來女人中還有不會生孩子的,那麼什麼樣的女人不會生孩子呢?在什麼情況下不會生孩子呢?於是你在一百人中、一千個人中、一萬個人中尋找規律性,得出規律參數,然後記錄下,供後來人作參考,以便以後的人們解決類似的問題。這就是「原始的理性」。

    現代人類進步了,時代不同了,但是「原始的理性」卻無處不在,如你想找到治療疾病的方法,你就會去排查同類病症患者前期生活規律性的東西,通過眾多規律性的邏輯概念,記錄下通則性的規律,以提供給其他醫生作參考。

    又如,你想造一個大飛機,怎麼造呢?這就需要用「原始的理性」來解決問題了,找到已有的經驗記錄,找到前人總結的規律性文件,我們做一個匯總,設計出一個在別人經驗基礎之上的大飛機,這種方法即有效,又快捷,並且可以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立竿見影,快速高效,因此,人們會心悅誠服的接受這種思想方法,並欣然應用到實際行動中去。

    這就是「原始的理性」,也是「原始的理性」廣泛得到應用的原因。

    中國人是最善於利用「原始的理性」的人群,原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脈《周易》就是最具「原始的理性」「絕對物質」的文化產品。所以《周易》教化下的兒孫們都是「原始的理性」的傑出應用者,心中飽含「絕對物質」的理性思維。

    從這裡你就能理解中國人為什麼熱衷於仿製品了,你也可以理解為什麼中國人喜歡抄襲別人的作品了,凡是持「原始的理性」思維的人,都善於總結別人的經驗,喜歡利用別人的成果,因為這樣做非常快捷,非常有效,且立竿見影,可以高效快速的達成預期目標,這樣好用的「理性」思維方法為什麼不用呢?所以大家都在用了。

    為什麼在這章開篇要說這些話?

    這仍然是在辨證哲學的定義。很多中國人不明白為什麼西方一再聲稱中國沒有哲學,一提到這個問題就會激起中國人的憤慨,難道你們的文化里有「哲學」,我們的文化里就沒有「哲學」嗎?

    這裡我們就要問了,哲學到底是個什麼東東呢?

    「哲學」說到底還是「人類倫理關係學」』也叫「人類人倫智慧學」,也可以說是「人類愛心與智慧學」。

    為什麼要把「哲學」定義為「人類倫理關係學」或「人類人倫智慧學」,因為,哲學首先是人類學,僅限研究人類「愛心」與「智慧」的學問。如果你的學問超出這一範圍,或缺少其中一部分內容,那麼你就不是哲學,你只能是另一種學問。

    由此可見,古代中國是沒有哲學思想的國家。

    因為中國傳統理學是將物質絕對置於事物發展前置條件的學問,並且否定精神、靈魂存在,如此以來中國傳統理學就是缺乏精神、靈魂存在的學問,是「絕對物質」「絕對理性」的學問。

    缺乏精神靈魂的學問,自然不能歸於哲學的範圍。

    這樣問題就很簡單了,中國傳統文化由於受《周易》的影響,衍生出一系列的文化產品都是「絕對理性」的學說,自然與哲學風馬牛不相及了。原因就是在理性思考的知識結構里缺乏「精神與靈魂」的感應世界,自然與「人類愛心與智慧學」就不相干了。

    就中國傳統理學而言,不管西方人認可不認可中國傳統理學的文化價值,認同不認同是否是哲學,總之一句話中國傳統理學的產生無疑為古代中國點亮了一盞思想指路明燈。

    古人謂:「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古人用這句話來說明創立理學思想的人,如長夜裡的燈光。

    現在看來的確如此,古代中國如果沒有孔子思想,封建王朝就需要摸索更長的時間來創立封建王朝的形而上的上層建築,這個摸索過程勢必影響到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就不會有近二千年輝煌的中國古代文明。

    反過來說西方文明,「天不生蘇格拉底,西方將萬古如長夜」。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蘇格拉底是「哲學」思想的創始人,古希臘文明發展到蘇格拉底開始調整到一個全新的思想境界,為西方人設置了一個萬古不滅的燈塔,指引著西方人向文明社會進發。

    但是,為什麼中國傳統理學在經歷了二千多年後卻走上了絕路呢?現在回過頭來看世界文化的發展過程,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思想方法的現代實用性。

    既然我們傳統理學的思想方法經歷了千年不改的實際應用,為中國輝煌的古代文明發揮了歷史作用,為什麼最終卻走到了盡頭呢?

    簡單一句話缺少「靈魂」世界。

    當一種文化缺少精神靈魂時,這種文化就是一種機械性的文化,軌道式文化,封閉式文化,這樣的文化存在慣性,容易形成一邊倒的文化氛圍以及思想方法。

    這種文化氛圍形成的思想方法只關注事件的眾所矚目,不關心事件的內因變化。

    比如上面的例子,大家都看到女人有生兒育女的能力,一旦出現一個不能生育的女人,眾所矚目的不是這個女人為什麼不能生育,而是眾口一詞的指責這個女人的缺陷,而加以禁忌,甚至是踢出人群。

    這就是理性思維的簡單性。

    中國傳統理學在上世紀初走完了其形而上的政治進程,但是理性思維方法並沒有消失,反而是整個文明社會都在很廣泛的應用這種思想方法,只是人們不能明確為方法論罷了。

    由於理性思維是慣性思維,軌道式思維模式,操作簡易便捷,因此在人群中被廣泛應用。

    當一種文化形成「絕對」狀態時,缺失的必然是其對應的另一種物質。

    正如當三觀論發展到極端時,「絕對精神」占領你的全部思想空間,這時的你必然產生巨大的意識強流,開始充斥你全部的精神世界,並向一個空想的世界進發,生死不渝,勇往直前,根本不會去關心自己還是個物質存在,強大的精神氣場完全充滿了身心,大無畏的個人英雄主義便出現了。

    同樣道理,當你「絕對理性」「絕對物質」時,你同樣置精神、靈魂於不顧,以「絕對物質」的狀態投入大無畏的英雄主義之中,生死不顧,勇往直前,但是有一點與「絕對精神」不一樣,「絕對精神」演繹出來都是個人英雄主義者,而「絕對理性」產生的都是集體英雄主義者,具有很強的團體性。

    然而,由於「絕對理性」缺乏人性思維,所以「絕對理性」者又都是禁欲主義者,無私奉獻是「絕對理性」標榜的理想目標。

    又因為「絕對理性」者都是物質致上者,無私奉獻的理想目標往往只是空洞的想像,根本無法達到,反過來造成持「絕對理性」者向反向目標前進,最終形成以「絕對占有」為目的的行為。

    在持「絕對理性」者的人群中,現象是一種常態,有慣通力,往往無法消除,原因就在於左右搖擺是「絕對理性」思想方法,思想方法存在問題,後果產生現象就不足為奇了。

    持「絕對理性」思想方法者要想擺脫這種窘境,只有將思想方法上升到「結於五」的界面,接受互為因果的制衡機制,這樣才能避免左右搖擺的慣性思維。

    因為在「結於五」的界面即有愛心世界,又有三稜錐立物原理,即是「合於二」的上結點,又是「分於三」的匯總之地。

    在十種方法論中,「結於五」是對「起於一,合於二,分於三,成於四」的總結,在這裡可以找到以上四種不同的思想方法,是前四種方法的集大成。

    這裡有「愛」的天地,有理性的世界,又有智慧的天堂,還有四季輪迴的固定模式。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愛」。

    愛是人類的基本行為反應,起自於心靈的精神感應。準確的說就是當人關注某一概念時,會出現精神集中現象,心理傾向會專注於某一事態的發展,向一個聚焦點傾心,形成「愛」的動態概念。

    由於愛啟蒙於心,因此在愛心世界是有靈魂與精神感應的,也可以這樣說有愛心的才會認同靈魂與精神的存在,才能持有神思想。

    由此可見,在無神論者的世界觀里,愛心只是物質條件,是機制思維,只是一種固態的血肉而已。

    這裡是人類原始理性思維與人類後天人性思維的分水嶺,也是人類文明程度的分界線,人類文明如果沒有愛心世界,只能是「原始的理性,…就象精神支配身體那樣」屬於機制的理性。

    人類認識世界有十種方法,從理性思維出發就是「起於一,合於二」的思想方法,但是人是有思想的,有思維的,人類是高於其他物種而具備思維邏輯的動物,人類是智慧型動物,是高於動物之上的動物,所以人類的認知結構不能只局限於「起於一,合於二」,而應該向「分於三」之上發展,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就是人有思想,有思想就比其他動物多了第三隻眼,這個是人類為什麼是人的原因,也是,是要求,更是分界線。

    所以說人類的思想應該在「分於三」,從「愛」的天地開始人類文明的啟航。

    由於西方哲學的是「分於三」有「愛」的世界,因此,你會看到西方人凡事都界線清晰,經緯分明,影射到生活中,西方人凡事喜歡aa制,凡事講究愛心行動。

    但是,反過來看沿黃河流域的中國人,你會發現這裡的人交融思想非常強烈,凡事混淆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影射到生活中你看沿黃河流域的人凡事喜歡混為一談,借錢不知道還,只有借錢意識,沒有還債思想,這裡的人們還處在「原始的理性」中。

    這就是「合」與「分」的區別,在「合」的世界觀里,官僚主義非常嚴重,容易產生,因為在他的思想意識里,財富的來源是混淆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思想就認為你的財富就是我的,從民眾中收取稅款是正當合理的,這種思想就導致官商不清,官民不清,官法不清,一切混為一談的行為事是人非。

    但是,在「分」的思想世界觀里,理性思維是得不到認可的。西方哲學把「理性思維」定義在人類認識世界的初級階段,屬於自然需求的認知結構,歸於原始的價值取向,是自然科學的方法論,並沒有上升到人性本應該到達的認知階段。

    蘇格拉底的偉大就在於此,他把哲學與自然科學分離開來,因此而成就了專注於人類的學問,這裡是人類文明的。而孔子沒有做到這一點,因此孔子的指路明燈只能是越照超黑,最終將人類引向歧途。

    從中國學術語詞標準上看,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理性思維」,什麼是「人性思維」?這中間包括一些大知識分子,教授等等人士,在理解「理性思維」與「人性思維」上有本質的差異誤讀;其實什麼是理性思維,理性思維的定義範圍只在置物質基礎在前,置精神靈魂在後,以及否定精神靈魂的存在以「絕對物質」為條件的思維方式,就是「理性」思維方式。

    而「人性思維」則反其道而行之,是置精神靈魂在前,置物質基礎在後的思維方式。人性思維認定精神靈魂的存在,並以「絕對精神」為思維方法,客觀的認識唯心世界,以第三人的角度觀察其對應的人事問題,用第三隻眼問題,用心思維是西方哲學的基本方法,也是「愛與智慧」的方法。

    中國傳統理學則不同,中國傳統理學沒能擺脫自然科學縛束,並且否定精神與靈魂的存在,以「絕對物質」為條件創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將物質條件置於絕對前置的壟斷位置,踐行中國式的理性思維方法,這就是中國傳統儒道文化走向死亡的根本原因,不要幻想中國傳統儒學的復興了,必死的文化必有其必死的道理。

    中國人如果不能把思想上升到「三觀」的境界,仍舊兩隻眼看世界,最終導致的不只是文化的落後,更多是文明程度的進步。

    中國人已經為理性思維吃盡了苦頭。

    如大家都知道中國人「一個人是條龍,三個人是條蟲」「一人和尚有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等等社會人事現象。又如古代中國出現岳飛、文天祥似的英雄人物很多,但是你還能看到中國還多產吳三桂、汪精衛號的漢奸,為什麼?

    原因就在於中國人的思想是理性思維的思想方法,這種思想方法很容易讓人走向極端,很容易讓人產生不左就右的思想,既而產生搖擺不定或不左就右的行為方式,所以你會看到袁崇煥從民族英雄到凌遲處死的結果,你也會看到洪秀全高呼著「天下為公」的基督教教義的平等思想,卻踐行著封建理學的皇統行為,同樣你也看到洪承疇、曾國藩之類所謂的大儒們是如何幫主而殺戮平民的。

    歷史如鏡,通照至理。

    從歷史進程不難看出中國人的理性思維為中國傳統文明帶來了福祉,也讓中國人深受其苦。從中國古代的一些歷史事件可以看出,當一場戰爭即將暴發之前,必先尋找正當合理的理由為依託,藉口「正義」的名義發動戰爭,或假借「神靈」的名義挑起事端,發動戰爭,這是持理性思維的人在「理」字的正義之下做出的無耐反應,並往往冠以「受盡壓迫,奮起反抗」的頭銜,高舉正義大旗,起義反皇,卻不理會在戰爭的鐵蹄下人民的脊苦。


    唐朝一次安史之亂可以致中原地區脊野千里,荒無人煙,幾近人絕。

    清朝洪秀全一人之亂,從戰爭開始到結束致使四億中國人銳減至二點六億人,創造了世界有歷以來人類最大的自我滅絕戰爭,戰爭的破壞力超過歐洲人發動的一戰、二戰,造成因戰爭死亡人數超過一戰、二戰的總和,這才是絞肉機式的「正義」戰爭帶給中國人的「正義」之果。

    由此可見,中國人吃「理性思維」的虧已經無法用文字來表述了。

    在「理性思維」的思想方法中,「理」是最大的「仁義」,最重的「道德」,凡事皆「理」,因為你持有理性思維的思想方法,就是「以事論事,以理論理」,將物質基礎置於一切事物發展的進程前沿,將「理」置於物事人非的前端,「究天理」,以理論理,就事論事,一切行為只看結果,不論人事,「人」只是隨著一切事物發展進程而被動運轉的「物質」而已。

    大家都覺得好象這種思維方法很簡潔明快,很正確明白。其實不然,這種「究天理,明人倫」的思想方法很容易置人性於不顧,忘記人倫的存在。

    所以你會看到古代中國人打仗從來不講究是不是民眾居民區,越是民眾的居民區越是戰爭慘烈,攻城略地只在奪取戰爭主動權,根本不講死亡多少平民,只看戰爭結果。

    這樣做往往導致無數無辜的平民傷亡,只以戰爭勝利為目的,只論事不論人,這就是「以事論事,以理論理」的行為後果,由此你也就不難理解一次「太平天國」的內亂就可以造成那麼多人死亡的原因了。

    所以你才會看到儒家的「理性」學說發展到清朝、民國時期已經發展到極端,既而出現的社會現象也都表現出極端致極的現象。

    翻開歷史,你會看到清末有「義和團」這樣的民間組織,這種純粹民運行為的組織,打著「以義和理」的所謂的正義之旗,卻即傾心於正義皇權,又致力於為自由而戰,「以事論事,以理論理」,不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看問題,只是直觀的「以理論理,就事論事」就認定自己的行為是「正義」之舉,盲目對基督教士宣戰,殊不知這是東西方文化之戰,東西方思想之戰,呈一時之勇,得萬世泯滅,最終導致「義和團」的滅亡,創成大量無辜平民的死亡。

    從這裡你也可以看到古代中國的起義軍都有一個通病,一方面要爭取自由,另一方面又要維護「仁義道德」,傾心於皇權,這種矛盾的心理在所有起義者身上都能看到,這就是「理性思維」結的苦果。

    中國傳統封建理學發展到後期已經到了無法自救、無法止蝕的地步。發展到民國,汪精衛在儒家理學「和為貴」的思想作用下,創建了當時世界最大,人數史無前例的偽政府,漢奸走狗創世界之最;蔣中正打著「攘外必先安內」的口號發動內戰,排除異己;把中國封建理學推上了極端。

    「理性思維」本來就是產生於「合於二」的二元方法論,其實際內容就是一種混淆不清的學問,源於陰陽相吸的反正理論,這種理論的核心內容就是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敵我不分,化敵為友,所以才有中國人強詞奪理的漢奸論調。

    因此上說中國人必須踏過二元方法論,邁進到「分於三、成於四與結於五」方法論的位置,不然最好不要發動戰爭。

    因為戰爭的動機可以是二元論,戰爭是你死我活的單行線,但是在戰略上不可以用二元論,戰略部署不是單行線,戰略需要第三隻眼看世界,特別是戰爭處於混亂狀態下更不可以用「合於二」的思想方法來看待戰場上的問題。

    原因就在於理性思維是一種單項思維、軌道思維、慣性思維,思想方法朝一個方向發展,非常容易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激發人們虛擬的愛國熱情,以及所謂的民族情緒,致使群情激憤,甚至是膽大妄為,衝動下破壞力極速向一個方向發展,形成瞬間的輝煌勝利,或導致無謂的破壞。

    但是反過來如果你持理性思維,一旦發動戰爭,如果不能在極短的時間裡鼓起全部的民族情緒,將愛國熱情推向一個空洞的核心空間,勢必又會導致核心力量的外泄而出現反彈的力量,進而觸發二元反正思想的爆炸,激發反彈之力,引發反正思維,不前進必後退,造成無法想像的後果。

    這是因為理性思維是很原始的思維方法,力求用最直接,最簡捷的方法達成最佳目的。這是人類發展進程中最初始的一種衝動,這種思維方法一旦激發就是一種勇往直前的概念,簡單明了一條直線跑到頭,否則就是反正過來,跑向另一個極端。

    古代中國人「原始理性」的思維方法非常濃重,所以你會看到英雄與漢奸只在一念之間產生。

    美國人也最具有這種思想方法,美國是個新興移民國家,其主流思想來自西方哲學,但是這個國家在思想方法更多應用的是現實主義精神,在方法論上更多應用的還是理性思維,特別是國際關係上美國應用的就是直觀實現主義的思維方式。

    美國在對任何與自己利益攸關的事情上都持直觀唯物主義思維,只將利益最大化置於看待事物的前置位置,「以理論理,就事論事」。

    但是就世界文明的發展而言,你不能用理性的直觀思維看待世界上的一切問題,美國人認為世界安全與他們利益攸關,全世界的事情都應該插手,這是標準的原始理性加現實主義的思維方式,用直觀思維,兩隻眼看世界,直觀的感受來認定世界的黑白,這種思想方法又叫直觀實用主義思維方法。

    美國人認為世界不完善,就想用自己的直觀思維來設定自認為直觀合理的世界標準,並用自認為直觀合理的標準來約束世界上的所有國家。這完全是「就事論事,以理說理」的理性思維模式。也就是大家都用兩隻眼看一件事情,大家都看到事物表面是白的,事物內部是黑的,所以就事論事,以理說理,既然大家都是一個概念,那麼大家都看到的一個事物「表面是白的,事物內部是黑的」就是標準,這個標準既定為事實,任何人不得改變,如果你要改變既定事實,我就把航母戰鬥群開到你的家門口。

    這就是原始理性的可怕之處。

    西方人多數都是實用主義者,特別是現代美國人,美國人把直觀實用主義用到了極致。

    (二)、

    在這一章里我們還是繼續探討方法論,這是因為思想方法是人類行動的指路明燈,思維方式是人類的行動指南。

    在當今世界文化的思想方法中,「分於二」與「合於三」已經被人類廣泛應用,無論是西方人還是東方人都在廣泛的應用這兩種思想方法。

    不管是哲學還是理學,其實際應用上並沒有特定標識什麼是二元論,什麼是三觀論,但是人們在側重點上強調了自認為正確的思想方法,從而也就造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模式,進而形成東西方不同的政治文化體制。

    前面我講到世界範圍內人類智慧啟用的方法論就是「起於一,合於二,成於四、結於五、順於六,離於七,易於八,歸於九,滿於十」。而「起於一,合於二,成於四、結於五、易於八、歸於九」歸唯物論者的思想空間,而「分於三,成於四,結於五、順於六,離於七,易於八、滿於十」則是唯心論者意識空間。

    這裡我們繼續探討方法論的問題。

    我們已經充分了解了「起於一,合於二,分於三」的思想方法,但對於「成於四」卻不甚了解,在這一章重點講一下什麼是「成於四」的思想方法。

    「成於四」的思想方法來自於自然現象,自然規律,我們知道一年四季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一年過去了還會輪迴著春夏秋冬的氣候變化,年年如此,周而復始的輪迴著四季不變的真理。

    這就是「成於四」的思想方法,在人類智慧的行為方法中,有一部分不變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方法形成長效的概念機制,在指導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中輪迴不變,長效應用,這種思維方法就存在於「成於四」的思想方法中。

    比如人類廣泛應用的法律制度,政策措施,宗教信仰,公司章程等等,因為政治涉及到敏感話題,在這裡仍舊不談政治制度的不變之理,而只談法律制度,政策措施,宗教信仰,公司章程。

    一、法律制度。

    法律產生於政治目的,是政治目的的責任義務,法律手段是維護政治目的的義務實體,因此法律建設是一種不能隨意改變的長效機制,法律體系一旦形成框架結構就是四季輪迴的不變機制,法律法規一旦形成就不可以擅自改變,法律手段是制約民眾中少數違法違規行為的基石,在法律體系中有授權、命令、禁止性限制措施,是極端嚴肅的事事。

    法律是權力、榮譽、權威、蔭庇的象徵,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比喻為母親,母親如傘,蔭庇兒女。母親嚴責,又苛責兒女中的不肖之子。

    法律如母親,對兒女四季呵護,如春天般溫暖,夏天般熱忱,秋天般涼爽,冬天般嚴酷,力圖呵護毎一位在她懷抱里的公民。

    因此,法律不可隨意改變。

    在當今世界,縱觀東西南北,能保持法律一貫性的國家只有英國與日本。在這兩個國家長效的權威機制都保持在千年以上,尤其是日本,日本的皇權法治已經二千多年。

    二、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是政府的施政方法,直接關係到民生建設,是開放式的思維空間,因此這裡不是可以擅自改變的地方。

    政策措施最大的體現是對經濟的施政方法,政府的職能就是實現創造財富,積累財富,分配財富的政治意圖,力圖反哺其制下的毎一位公民,讓每一位公民都能得到財富效應帶給民眾的實惠福祉。

    因此,政策應該是一貫性的,在沒有觸及經濟止蝕點時,不可以輕易改變。

    在當今世界,只有歐洲的一些國家達到了「成於四」的標準,如德國,瑞士等。

    三、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人類的精神世界,人人都可以信仰,信仰是一種特殊的人事行為,發自於人類的內心世界,只有人類有這樣的心理素養,以及心理訴求。

    宗教信仰是人類特殊的社會意識反映到文化生活上的一種心理反應,具有普遍的文化特徵。

    宗教信仰來自人類的心理訴求,分有神信仰與無神信仰。

    就宗教信仰而言,宗教信仰是人類的認知結構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產生的心靈感應,一定不可以把宗教信仰認為是一種迷信活動,宗教信仰與迷信活動沒有絲毫關係,宗教信仰反映的是人類文明達到一定程度後產生第三隻眼在感悟世界,宗教信仰是人類跨越了兩眼看世界進入三觀感悟世界之後產生的精神與靈魂世界。

    因此上不難理解,當你的世界觀仍然站在兩眼觀世界時,你用兩隻眼看到的只有現實存在,你不可能有第三隻眼去感悟世界,因為這裡有赤橙黃綠青藍紫,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六欲眼、耳、鼻、舌、身、意。

    在兩隻眼看里不可能有有神論的存在,這就是人類進步的重要體現,只有你感悟到精神與靈魂的存在,你的世界觀才能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才能邁上新的更高一層的台階,這就是人類文明的差距,人類文明的差距就在這裡。

    這就是東西方文化的差距,從這裡看,你如果不能上升自己的意識,你就無法將思想意識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無法領悟哲學的真諦。

    從這裡也看到了無神論者的思想高度。

    宗教信仰是心靈雞湯,只可一貫主張,不可朝秦暮楚,因此宗教信仰也是長效機制,不可隨意改變。

    這種思想行為只在有神論者身上可以看到,無神論者不會有長效心態,無神論者的世界是萬紫千紅的世界,經常改變,上一屆改一屆,下屆繼續改,改到人們都看不懂了仍然在繼續改,因為「人定勝天」嘛。

    四、公司章程。

    在經濟體制為主導機制的國家,公司章程是長效機制建設,一貫性原則是公司章程重要內容。原因很簡單,經濟是開放式的發展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活」是核心價值觀,但不是核心概念。

    經濟體制的核心概念體現在長期不變的公司章程中,公司章程必須奉行一貫性原則,確定下來的章程不可以隨意改變。

    這一點在英國與日本得到了充分體現。

    英國人是現代經濟體制的發明者,其思想來源於「分於三」,但成就於「成於四」。

    在英國與日本你會發現一些企業的經濟策略很靈活,但確是四季輪迴的長效機制,企業奉行一貫性原則,並不隨意改變公司章程,並且有強大的工會組織,只為一個目的,維護工人的個人權益。

    這種思維方法在沒有進入三觀看世界的國家你是看不到的,如非洲一些國家,公司章程如廢紙,可以隨意改變,天天在改,也沒見到一部完善的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是保障經濟策略一貫性原則的基石,隨意改變就如同扒掉基磚,根基不牢固,何來長治久安。

    在日本家族式企業非常普遍,可以傳承幾百年,經歷無數代人的傳承本色不變,並且日本人不隨意開除企業員工,員工隊伍穩定性極強,員工的職位可以傳承,這說明一個問題,靈活的用工制度並不一定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反而事得其反,因為你不確定的改變員工的工作性質,勢必影響到他們在企業的存在感。

    在中國富不過三代也是一種普遍現象,原因很簡單就是在沒有一貫性原則的公司制度下,沒有人願意保持穩定的心態做事情,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領導開除,誰又會忠誠於自己的事業呢?

    因此上說改革只可以是有限的,不可以是無止境的。

    這就是當人類智慧達到「成於四」的高度後,穩定性是文明發展的基石的道理。

    只有一切都處於穩定的狀態,一切保持一貫性原則,社會才會大發展,人類文明才能達到全新的高度。

    人們的事業發展才能成功,到達勝利的彼岸,成就美好的生活。

    ;


https://sg.myhuayuan.cc/%E7%BB%8F%E4%BC%A6%E8%AE%BA-613517/70.html
相關:  天濟色盈    最佳女婿  重生都市仙帝  最佳女婿  女總裁的上門女婿  御天武帝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經倫論第十九章、成於四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經倫論"
360搜"經倫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9s 3.426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