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倫論 第十二章、絕對精神

    西方哲學的定義很模糊,籠統地定義在「愛與智慧」之間,這就為西方哲學定義了一個寬泛的命題,給思想家們無限的想像空間,任由你的思想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馳騁,任由你的思想信馬由韁。筆神閣 www.bishenge.com★筆.趣.閣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西方文化可以形成向世界進軍的力量了。

    反觀中國傳統理學的定義很明確,狹隘地定義理學的範圍,把理學明確的界定在「天、仁」之間,狹隘的限制了理學的思想範圍,縱觀整個封建王朝的君主們在制定國家的大政方針時,只圍繞著儒家思想打轉轉,狹隘的把自己限定在理學思想的範圍內,不敢邁出牢籠一步,把封建王朝的政治生態完全放在一個既定的軌道上向既定的目標進發。

    而西方的政治家與思想家是分開的兩種形式,西方國家的思想家多數不具備政治家的身份,政治家的思想往往不能左右政治進程,同樣思想家的思想在影響政治進程中也是模糊的開放的概念,並不具備直接影響政治進程的力量。

    但是在古代中國,思想家與政治家往往是混淆不清的,這也足夠說明古代中國的「天人合一」就是一種外狹內松意志與行為混雜在一起的思想合成。

    為什麼西方人不主張哲學思想過度的影響政治進程,因為當政治家與思想家融合在一起時,產生的後果就是希特勒的政治進程。

    當政治家與思想家融合在一起時,向人類發出的信號是,非吉即凶。因為,如果一個人即是政治家又是思想家,當這個人的意志左右全體人民時,那麼這個國家的人民就要遭罪遭殃了,因為思想家的思想都具備前瞻性與性,如果一個人即是思想家又是政治家,手中掌握決定多數人命運的權力,那麼這個思想家發動的思想運動勢必會引導民眾進入他的思想王國,進而導致所有人都會進入一個空洞的世界,在他一個人的思想鼓吹下形成全民意識的膨脹,造成巨大的脫離現實存在的空想空間,空洞的氣氛熱烈而活躍,人們鼓起萬倍的勇氣向一個空想的目標進發,勢不可擋,根本就沒有力量可以阻止這種勢態的發展,最後是大家一起掉進這個空想的世界裡,一榮俱榮,一焚俱焚。

    所以說絕頂聰明的思想家無論如何不可以手中握有權力,如希特勒。真正的政治家也不可以具有豐富的思想世界,如華盛頓。

    由此可見,哲學理論不是政治思潮,哲學不具備直接影響政治進程的外在條件,哲學的真正用意仍然是放在總結歷史經驗,驗證現在經驗上,把文化的記憶碎片整理成完整的「愛與智慧」結晶體,用來指引人們的行動方向,只起到指路明燈的作用。

    而不可以具體物質條件而作為一種政治思想的力量引導人們向一個政治目標前進,所以說當物質基礎置於思想前端時,人的行為就會有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思維,在處理突發事件時會瞬間產生不怕死的精神,後果往往是不盡人意的悲劇。

    所以說中國人不能把哲學研究定義在某一思想範圍,壓制性的規定哲學思潮的發展進程,進而導致哲學思潮前行,最終又回歸到中國傳統理學的發展道路上去,進而導致失去哲學的光澤,無法起到指路明燈的作用,最後走向死亡。

    「在美國哲學家梯利的《西方哲學史》中雖然提到了馬克思以前的社會主義哲學家像歐文,但對馬克思卻隻字未提(梯利的《西方哲學史》寫的是從古希臘哲學到美國實證主義哲學其時間跨度包括馬克思)。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中雖提到馬克思,但是他說他講馬克思是因為馬克思是對西方哲學產生重大影響的哲學家。而且在西方哲學的「經院哲學」階段往往包含了一批阿拉伯哲學家。所以,西方哲學中「西方」廣被認為不僅僅指地域上的「西方(西歐)」而且指文化上的具有「思辨」特色的「西方」。」這段話來自網絡,我不這樣認為。

    西方哲學的確是以「經院哲學」為,形成了有神論者以上帝的名義向民眾宣教哲學思想,而這種思想方法的本性就來自於唯心主義精神,因為有神論者都是精神致上者,這就形成西方哲學的根基是紮根於唯心論基礎之上的。

    而中國理學則是通過《易經》原理來演繹的學問,易經是沿黃河流域的中國人夜觀天象,日觀風雨總結出來的自然經驗,歸於智慧的範圍,屬於唯物論的範疇,因此上說,凡是《易經》衍生出來的學問都歸於唯物論的範疇,這其中的最居代表性的就是中國的儒家與道家。

    非常嚴肅地說,儒家與道家都是無神論者,兩者的思想方法重點放在總結自然經驗上,把事物發展的經驗總結放在理論框架的前沿,放在第一位,因為易經原理就是分解自然規律的學問,是自然命運規律的總結。中國人自古以來對有神論都不持堅定的立場,這種思想就來自儒道兩家。

    在中國人心中最高的神是「老天爺」,但老天爺不是抽象的概念,在中國人心中,老天爺很具體,他就是住在天上的人,管天界的皇帝,他與地界的皇帝一樣用「仁義禮智信」來統治人民。

    在中國人心中沒有具體的神,不象佛教、基督教都有自己非常明確的神。中國人是泛神論者,在他心中有無數個神,這些神很籠統,但又很具體,讓你無法定義它的存在。比如財神爺,財神爺的神形來自人們的心理預期,財神爺的神像來自中國人非常具體的心理目標,希望理家有方,發財富裕。所以這些神就都來自古中國的模範人物,如文財神有李詭祖,范蠡,比干。武財神關雲長。這又中國人的地域文化的不同而信奉不同,如南方沿海地區的人多信奉武財神關雲長,而北方人多信奉文財神李詭祖,范蠡,比干。

    又如孫悟空,孫悟空的神形來自人們的心理預期,孫悟空的神像來自中國人非常具體的心理目標,來自中國人心中對自由的渴望,於是中國人把孫悟空想像成得「道」的神靈,以抒發自己渴望自由的情懷。

    又如封神演義上神,這些神都不是西方人定義的「神」的範疇,這些神都很具體,每一個神都有對應的人的目標,嚴格意義上,中國人心中的「神」不是唯心主義者認為的精神世界,而應該歸唯物主義者的思想範圍。只能是黑格爾說的是「原始的理性」,只是「思想」而已。

    從中國傳統理學的根基出發,中國傳統理學是完全的純粹唯物論的學問。

    由此可見,中國傳統理學違背了哲學的基本原則,在唯物與唯心的前置上存在根源性的問題,由此導致的後果就是西方哲學與東方理學從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形式,兩種概念,兩種思想方法與思想路線。最終形成東西方完全截然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


    現實存在已經給出了答案,由於在思想根源的問題,中國傳統理學無法擺脫自然論的縛束把理學思想上升到哲學的高度,最終失去政治生態的眷顧,被驅逐出形而上的生態環境,流落到下層民眾中間,無法繼續發揮作為一種學問應有的作用。

    而西方哲學由於其根源性符合人類文明的理性回歸,自然就順理成章地向世界文明進發,成為世界文哲思想最大的贏家,向世界拓展。

    反觀中國傳統理學,由於其在「回歸理性「的路上出現了「理念」的缺失,最終導致中國人在國際規則上處處受到質疑。

    這其中的根源在於中國人受中國傳統理學的影響,處處講「道德」卻不去尋找「理性」的答案,處處以道德綁架對方,而別人卻從理性出發用規則制約你的道德標準,導致文化與價值的衝突,最終達成的結果並不是中國人滿意的答案。

    其實由於漢字的特殊性,什麼是唯物論,什麼是唯心論的東西在中文中一目了然,不像希臘文、英文那麼抽象,比如道德、天理、戰鬥、智慧等等,這些名詞一看就知道歸唯物論的範圍,為什麼呢?因為凡是符合唯物論與唯心論構成要件的單詞一眼就能看出什麼歸唯物論的範圍,什麼歸唯心論的範圍。

    如道德,這個名詞一看就知道歸唯物論的範圍,因為「道」字物質基礎,道,就是道路,通道,天道的意思,是固定的物質基礎或物質條件、物質要件;而「德」字就是虛擬世界,從屬於心理反應的東西,歸於意識的範圍;那麼這兩個字組合到一起,不用說了,自然歸於唯物論的範圍,因為你物質要件在前,心裡活動在後,那就必然是唯物論的東西。但是如果你把道德情操,與道德觀念,以及道德修養、道德底線等等名詞術語組合起來,那麼得到的結果又不一樣了。

    比如道德觀念與道德情操,就不是一個範圍。道德情操就歸於唯心論的範圍,而與道德觀念、道德修養、道德底線就歸於唯物論的範圍,因為觀念、修養、底線都是物質條件,不用說自然是唯物論的範圍,與情操很明顯是唯心論的範圍。

    比如情操、哲學、思想、精神、神靈、靈魂、愛情等等一看便知歸於唯心論的範圍,因為這些詞的組成要件就符合唯心論的組成要求,比如情操,情是什麼?情是心理活動,操是行為要件,這兩個字組合起來,不用說就是唯心論的範圍。

    比如愛情,愛是什麼?愛用心,愛是心理活動,情是什麼?情就是物質要件,情也有心理反應,但是在漢字里,情更多的是在反應場景的意思,如此以來你就不難理解這個名詞很明確的組成了唯心論的構成原理,就必然歸唯心論的範圍。

    又如「愛」,愛必用心,就必然是唯心論的東西,凡是心理活動在前,物質條件在後的就是唯心論的東西。

    又如哲學,哲是什麼?哲是辯論的樣子,從心底出發經口發出的聲音,應該歸於心理反應的後果,而「學」就是動態場景,歸於物質條件,這就構成了唯心論的構成要件。但「哲」是辯論的樣子,又構成唯物論的組成要件,所以哲學又是唯物論所闡述的範圍。哲學的構成原理,西方人把哲學歸於「愛與智慧」的範疇,「愛」不用說是唯心論的東西,「智慧」就是唯物論的東西,因為「智「是物質要求,「慧」從心,屬於心理活動的東西,這兩個字組合就形成完整的唯物論的構成原理,自然歸唯物論的範圍,那麼我們就很容易理解了。哲學是什麼?哲學就是唯物論與唯心論加在一起的學問,上升到形而上的概念就是黑格爾說是一句話:「哲學的最高目的,就在於確認思想和經驗的一致,並達到自覺的理性與存在於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達到理性與現實的和解。」就是「思想和經驗的一致」,這就是哲學的本意。

    哲學的最高目標就是思想與經驗的統一,也就是中國理學的「天人合一」,關鍵問題是,西方人是把思想、理念、意識、意志、愛心等等唯心論的東西放在第一位去理解哲學的本意的,而中國人的傳統理學則是把天理、道德、禮儀、智慧等等唯物論的東西放在第一位去理解理學的本意的。這就非常明確的界定了東方理學與西方哲學的世界觀與價值觀,進而形成東西方不同的文化思潮。

    那麼我們就非常有必要了解黑格爾哲學在三觀看世界之後為什麼突然加入一個「絕對精神」,這個後加入的「絕對精神」的出處與真實的理論含義是什麼?

    我們很好理解「絕對」在漢字中的含義,但是在西方文字中「絕對」的含義是什麼很多中國人都無法知道,只有從中文中貫徹「絕對」的精神,「絕對」在中文中就是無條件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接受某一現實,某一必然存在,所以是必定;肯定的。

    由此不難理解「絕對精神」真實意義就是「精神」存在的必然性,你必須無條件接受這一事實,不受任何限制的肯定「精神」的絕對現實存在。

    「絕對精神」是超越主觀精神與客觀精神之後產生的人類的最後一段文明意志,是置於死地而後生的精神狀態,可以這樣理解,當人處於絕對精神狀態時,就是思維與存在的高度統一。

    簡單地說就是中國理學中陰陽合同的最高階段,如果打個高雅的比喻,就好比一幅完美的圖畫最終展現出來的時刻,一首歌曲經歌唱者完美歌唱給眾人的時刻;再打一個最庸俗也最容易讓你記憶的比喻,就是一男一女陰陽交合到峰值期時,這一時刻就是「絕對精神」的最完美體現,因為這一刻就是思維與存在的高度統一,又是物質條件的最終泯沒,與新生事物的最新開始階段,是人類文明,人類存在,人類哲學的開端,沒有這一刻,人類就不復存在,世界文明就不可能產生,沒有人,何來生死,沒有人,何來絕對精神,這就是「絕對精神」的核心價值觀。

    黑格爾對哲學的定義是對蘇格拉底哲學的肯定,也是為西方哲學下的終止性定義,為近現代西方哲學下定了黑格爾哲學基調。

    今天看來,黑格尓死後無論掘墓者怎麼詆毀黑格爾的哲學理論,始終有一堵牆你無法逾越,就是「絕對精神」論,因為黑格爾看到了事物發展的重生階段,而掘墓者由於受思想原理的限制而無法達到這個高度。因為凡是詆毀黑格爾哲學的人所處的位置都是處在二元論的高度,在這一高度要想越過「絕對精神」論的思想高度,就存在著困難。但是二元論者並不是絕對無法超越「成於四」的高度,只要持二元論思想的人,能夠接受「結於五」的事實,就可以超越「成於四」而進入「結於五」的思辨高度,而「結於五」的思想正好是二元論的平台。

    現在問題出來了,東方理學由於受中國《易經》的影響,在根源上不讓同「絕對精神」的存在,又如何能接受把「合於二」升華到「結於五」的高度呢?

    這就需要我們系統的了解一下什麼是「結於五」了。

    ;


https://sg.wenzigu.cc/%E7%BB%8F%E4%BC%A6%E8%AE%BA-613515/61.html
相關:  天濟色盈    最佳女婿  女總裁的上門女婿  透視邪醫混花都  生死帝尊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經倫論第十二章、絕對精神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經倫論"
360搜"經倫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s 3.406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