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倫論 第十三章、絕對物質

    既然純粹唯心論者提出「絕對精神」說,那麼純粹唯物論者也應該有自己的「絕對物質」說。一筆閣 www.yibige.com*筆.趣.閣

    .daoyouge.com

    其實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國人就提出了「絕對物質」的思想理念,就是孔子晚年提出的「天人合一」學說。孔子晚年的思想重點放在天下大同上,並從理論上尋求解決天下分治的現實,力圖通過理學思想形成倡導天下大同的結果。所以孔子通過研究易經得出「天人合一」的結論,而天人合一的意圖就是天定人為的思想,就是一切事物皆在既定中發生,也必定在既定中結束的思想理論。也就是說事物的發展規律可以通過爻象計算出來,有循環往復性,當你找到峰值扭矩點就等同於找到規律性。比如股票的k線圖,當股價漲幅達到峰值時,下跌就是必然的現實。

    所以說《易經》的根源就是以唯物論為理論依據的學問,只是古代中國沒有唯物論與唯心論的說辭而已,但實質就是如此。

    《易經》成文後衍生出來的思想門派多如牛毛,但是無論如何闡述自己的思想,歸根結底還是《易經》的中心思想,這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孔子與老子。

    孔子的思想無論從何處來看都與唯物論息息相關,孔子的核心價值觀是「天人合一」,那麼什麼是「天人合一」呢?所謂「天」,道理上講就是自然,自然法則,自然規律,自然科學等等,通俗地說就是我們兩眼看到的東西,看到的世界,看到的外部環境,也就是唯物論者認為的物質基礎。「人」不用說,人就是人類自身,人含義抽象,代表性很廣,如人類的靈魂、思想、意識、愛心都包括在「人」字里,總的來說就是唯心論者堅持的意識理念。那麼「天」與「人」合在一起就組成了唯物論的構成要件,「天人」就是唯物論的確切名詞及含義,當天與人合同到一起時,就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也是存在與思維的高度統一,這就形成了「絕對物質」的必須條件,這種情況下的物質狀態就是無條件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接受現實,接受必然存在,並必定;肯定的認為「物質」的絕對存在性。

    在「絕對物質」狀態下必須無條件接受這一事實,不受任何限制的肯定「物質」的絕對現實存在。

    也就是說「絕對物質」在脫離意識的條件下,與「絕對精神」一樣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也就是當事物處於「絕對物質」狀態時,同樣是存在與思維的高度統一。只是「絕對精神」是意識在前,物質在後的表現,而「絕對物質」則是物質在前,意識在後的表現方式。兩者之間的差異化就是誰先誰後的問題。

    我這裡打個比方便於你理解,比如戰爭,戰爭的前期由於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在理論上歸於唯心論的範圍,但是戰爭一旦爆發,人的意志就無法控制戰爭的局面,這種狀態下就歸於「絕對物質」的狀態。

    在意志無法控制行為的狀態下,就是「絕對物質」的量變過程,如拳擊比賽,拳擊手出拳時受意識的控制,但當拳頭擊出之後就不再受精神的控制了,因為精神已經沒有控制拳擊手的行為能力了,這時的拳擊手就處在「絕對物質」的狀態,當拳擊手處在「絕對物質」的狀態時,拳擊手已經沒有了意識理念,人體處於機械狀態,這時的拳擊手自然就沒有生死觀念,就是不怕死,勇往直前的狀態。

    又如當人們的意志受某種思想鼓動時,「引導民眾進入他的思想王國,進而導致所有人都進入一個空洞的世界,在他一個人的思想鼓吹下形成全民意識的膨脹,造成巨大的脫離現實存在的空想空間,空洞的氣氛熱烈而活躍,人們鼓起萬倍的勇氣向一個空想的目標進發,勢不可擋,根本就沒有力量可以阻止這種勢態的發展,最後是大家一起掉進這個空想的世界裡,」這時就是「絕對物質」的量變過程,因為人的意志不受自我意識控制,靈魂處於脫離現實存在的階段,這種情況就是「絕對精神」與「絕對物質」高度統一的時期,「絕對精神」與「絕對物質」就形成了一致性。

    這就是「絕對物質」,「絕對精神」並那麼複雜,「絕對物質」就一個概念,是肯定與否定的絕對統一。

    這是因為唯物論者認為世界是物質世界,沒有物質就沒有世界,物質是一切存在的基礎,沒有物質就沒有存在,物質是既定的物質條件,只有靜止的與動感的區別。如,石頭、土地、房屋等等都是靜止不動的物質;如,人、動物、飛鳥都是動感的物質,所以唯物論者認為世界是物質統一的整體,只有「對立而統一」的區別,物質中存在對立而統一的現象,存在肯定與否定、和平與戰爭、存在與消沒、對抗與交流,又存在陰陽合同、男女交融、化敵為友,敵我不分等等從對抗到統一的過程,這是因為在一條直線上只能是對立起來就是敵人,統一起來是朋友的關係,所以持二元論者心中要麼持你我不分的立場,要麼持堅強的對立立場。

    唯物論者是持一元論與二元論立場的思想群體,處於人類認識世界的初級階段,所以唯物論者沒有那麼複雜的思想觀念,只在一元復始與二元分治間穿行,也就是哲學理論上講的一元論與二元論。

    唯物論者除了認為世界是物質統一的整體,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本原性存在。總之一句話,物質世界是往復循環的一個整體,這就是一元論。

    哲學理論認為在一元論基礎上存在物質基礎與精神世界,物質基礎又與精神世界是「對立而統一」存在的兩個整體。比如石頭,石頭是沒有靈魂的,那麼石頭就以物質條件獨立存在。又如一頭豬,豬是有生命的,豬是有精神世界的,那麼豬就是物質基礎與精神世界統一存在的一個整體,這就是二元論。

    一元論單一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二元論就分劃出物質世界之外的精神世界。

    唯物論者就是站在一元論與二元論的高度看世界的,所以唯物論者的思想很單純,只在一與二之間看問題,就是只看肯定與否定目標。所以唯物論者存在剝削與壓迫觀念,存在矛盾與鬥爭思想,又重視壓制與被壓制之間的關係。因此上說二元論是集體政治的基石,也是集權思想的源泉。

    這裡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二元論者所站基點是甲點到乙點兩點一線的位置,這裡是中國傳統理學的陰陽世界,也是唯物主義者的對立世界,因為在一條直線的兩個點上,不可能永遠是兩邊平衡對立,當一方偏離軌道時,別一方也會隨之偏離重心,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二元論者除了對立存在,就滾到一起而統一存在,簡單地說就是不是敵人就是朋友,這就是二元論認為事物發展是「對立而統一」的道理,這也是中國傳統理學的根基是扎在「對立而統一」的基礎之上的原因所在。

    而西方哲學由於把「客觀存在」引入其思想理論之中,就必然進入到三元論的世界,所以西方哲學的根基是扎在「對立與統一」的基礎之上的。

    所以說凡是持二元論立場的人,鬥爭性一定很強,在脫離意志的情況下,處在「絕對物質」時,二元論者個個都是英雄豪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這樣說就是對「絕對物質」的最好解釋。

    凡是持三位一體論思想的人,都是持客觀存在立場的唯心論者,當唯心論者進入「絕對精神」的狀態時,同樣會產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思想。

    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人在物質與意志絕對統一的狀態下,即是「絕對精神」體,也是「絕對物質」體,更多的是「絕對物質」體,因為這時人的「意識」已經脫離人體,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了。

    西方哲學者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由水、火、氣、土組成的物質架構,提出四種元素組成了世界,不過西方人的物質論不具體,很籠統,模糊。但是中國傳統理學的五行論就非常具體,非常明確。

    中國傳統理學的五行論細緻地劃分出五種物質組成了物質結構的變化要件,就是西方金、東方木、南方火、北方水、中央土。

    中國五行學說認為,金木水火土組成了物質條件,形成世界物質的本原,這五種物質本原之間存在生克關係,以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循環往復著物質本原內核對立的關係,又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循環往復著物質本原內核統一的關係。世界是五種物質的世界。


    這就是中國人認為的世界「結於五」的世界觀。

    中國人認為世界初始於一,進程到二,繁衍於三,輪迴於四,豐收,豐滿,豐盈皆在五,五是五種物質圓滿於五的結局。

    「結於五」不象「分於三」,「分於三」是猜想性三角定律,三稜錐立物結合點在一個點之上,而五稜錐立物的結合點也是一個點上,但是五稜錐立物要比三稜錐立物更加穩定。我們知道稜錐計算方法是底面積x對應的高/3,或表面積x內接圓半徑/3。

    由此可以知道,事物發展到三,就不再是陰陽世界,不再是兩點一線的世界,就脫離了兩眼觀世界的知識界面,進入三角度客觀看問題的客觀思維界面,所以三是分的,也是唯心論者找到的理論契合點,因為三人看世界,必然是客觀的看到存在的現實,三人看世界必須用心去面對對方,用意識去評價對方,意識在事物發展到三點時,就是意識主宰的天地,所以說在「三元」這裡就是唯心論思想的發源地,唯心論者通過「客觀意識」找到了心理活動的契合點,為唯心論找到了思想平台,既而衍生出政治三權分立論,基督教神學三位一體論等等唯心主義思想方法。

    而「結於五」就不是唯心論的全部知識界面了,事物發展到「五」,雖然沒有脫離唯心論的知識結構,仍然用稜錐計算公式來計算五稜錐的面積,但是事物發展到「五」更多的就是二元論理論框架的升華,歸於唯物主義者的知識結構。

    為什麼這麼說?如果這麼說就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才能讓人信服這個道理的可用性。從數學原理的找理由,二元論與「五結論」無論如何也結合不到一起。因為二元論的數學原理是二進制數理論,而「五結論」的數學換算方法仍然是計算三稜錐的稜錐計算公式。那麼問題就出現了,五結論的基礎怎麼會建立在二進制數基礎之上的呢?我們知道被減數的倒數第五位原來為「1」,但它借給了倒數第四位,所以最後為「0」,而此時減數的倒數第五位卻為「1」,這樣被減數需要繼續向它的高位(倒數第六位)借「1」(相當於「2」),2–1=1。被減數的最後一位本來為「1」,可是借給倒數第五位後就為「0」了,而減數沒有這個位,這樣結果也就是被減數的相應位值大小,此處為「0」。

    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零至十的數字中,0、1、5、10這四個數字的知識界面就是「絕對精神與絕對物質」的量變界面,以及知識結構點。在這四個點上可以看到物質思維與存在的高度統一,同時也預示著物質的重生性,因為再過一點就是物質的泯沒點,所以在這裡即是物質的基礎點也是消沒點。

    0、1、5、10這四個數字運用到哲學理論上就是「虛無(精神)」的極點與「物質(存在)」的極限,在這四個點位上,「虛無(精神)」與「物質(存在)」都必定,肯定存在的,就是「絕對精神」與「絕對物質」存在的基礎點。

    這就是事物進程到「二」,可以越進到「五」的道理。因為在「結於五」這裡,物質的狀態是以「絕對理性」與「絕對物質」絕對存在的。

    五是五種物質圓滿於五的結局,五是五個稜錐互為生助又互為牽制的結果,可以形成一個圓形物體,滾動發展。五又代表五種不同的元素。歸結到人事就代表人類的五種性格,人不但要有剛毅的性格,還要有耿直的秉性,同時還要有圓潤的聰明,又需要火烈的威風,更需要大地一樣的包容,寬宏大度。

    雖然五行生剋論得不到西方人的認可,但是就現有的知識結構而言,五行生剋論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化創造之一。

    五行生剋論高度統一了唯物論的思想方針,為唯物論思想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就世界知識架構而言,五行論無疑是最完美的概述了物質多種元素存在的科學性,是文化傳播知識的概念性結論,五行論最科學的概述了物質結構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這一現代科學結論。

    中國人用西方金、東方木、南方火、北方水、中央土五種元素總結性的概述了物質結構的多元性,可見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不要否定中國人的一切知識,單純的以西方人的知識結構驗證中國人的知識結構,不能因為中國傳統思想失去形而上的地位就否定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切。

    五行生剋論就是唯物論的形而上,是唯物論的上層建築。五行生剋論涵蓋著唯物論一個重要的命題。由於唯物論受理論原理的限制,在唯物論的理論框架里是沒有客觀世界的,唯物論的視角只能看前面與後面,背面與反面,唯物論只存在直觀思維與反向思維,以及辨證思維。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唯物論不存在容觀意識,因為你站在一條直線上看問題,只存在直觀意識,你看到的是直線上的對方與反面就不可能產生客觀思維,你只能產生直觀思維、反向思維,以及辨證思維。

    客觀思維只在三元論中產生,因為站在三點看世界,以第三者的立場看問題就不是唯物論者,你只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看問題,你產生的思想就是客觀唯心主義立場,因為你站在第三者的立場看問題,就必須從自己的意識出發來看待第三方的問題,意志必然在事物之前存在,你就必然是唯心主義精神在作祟。這就是事實真理,不受意識理念所左右。

    所以說三元論是唯心論的基點,而五行論就不是唯心論的全部世界,五行論的理論框架就是唯物論,因為當五個稜錐立於物體表面時,五稜錐的支點不受客觀存在的支配,完全是物質條件的首先滿足,五行論的首要條件就是五稜錐物質條件的首先介入,沒有五種物質的先決條件就不是五行論,所以說五行論是「絕對物質」論。

    因此上講,五行論是二元論的上層建築,五行論是二元論的升華,也就等同於五行論是唯物論的上層建築,是唯物主義精神的形而上。

    既然五行論是唯物論的形而上,那麼我們就有必要全面了解五行論。

    五行論產生於《易經》,形成於春秋時期,真正形成理論體系是在漢代中晚期。五行論的組成要件是就是西方金、東方木、南方火、北方水、中央土,其中的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反過來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如此循環往復運動著。

    由於物質內核存在生克運動,這就有了一種物質的能量是此消彼長的能量守恆定律,當物體以五個稜錐立於物體表面時,五個稜錐必有一個支點,而圍繞著這個支點就存在著一個重要的哲學原理,就是物質之間存在的隔位制衡機制。

    我舉例來論證一下這個道理的合理性,我們以金為支點,在金的周圍環繞著水、火、土、木,我們知道它們之間既存在相生的關係也存在相剋的關係,如果金要去克木,木生的火必來救援,火可克金。如果火要克金,金生的孩子,水必趕來救援,因為水可克火。如果木去克土,土生的孩子金必趕來救援,因為金必克木。如果水要克火,火生的孩子土必趕來救援,因為土克水。

    這就形成了一個隔位制衡的循環機制,這個道理是每一個唯物論者都應該掌握的理論知識,這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監督機制不可以是直接干預的機制,因為直接干預是必削弱被監督方的力量,打擊被監督者的積極性,但是隔位制衡機制就避免了這種情況的發生,原因是隔位制衡機制是在克人克自的基礎上進行的監督制衡機制,比如金克木,在金克木之間存在著火,火亦有監督制衡金的力量。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道理,就是當你監督制約別人的時候,在你的後面還設置一道監督你的機制,監督是互相的,一道循環一道,循環往復,滾動發展,不致於任何一方超越制度的界線,而成為不受監督的人。

    這就是二元論的升華到五行論之後的結果,從而解決了二元論容易盲目衝動的缺陷,彌補了二元論不左即右的不足,也為唯物論進入全新的高度提供了理論依據。

    五行生剋論告訴我們,物質世界的自我發展空間分四個階段,即直觀階段、反觀階段、辯證階段,到「絕對物質」階段。思維方法,即直觀思維、反向思維、辨證思維,到絕對思維方式。

    當唯物論升華到五行論時,唯物主義者就進入「絕對思維」的階段,形成存在與思維的高度統一,也就是中國傳統理學「天人合一」的界面。

    五行論告訴我們,世界是多元發展的世界,世界並非「絕對精神」主宰的世界,世界不只有絕對的「人性」,還有絕對的「理性」,當西方人用絕對的「人性」宣教天下時,東方人絕對的「理性」並沒有全部冺沒;當西方人用「絕對精神」征服世界時,也就是東方人的「絕對物質」起死回生之時,當重生的「理性」回歸之後,亦可以征服天下,通照全球。

    ;



  
相關:  天濟色盈    造化星君  全球崩壞  飛越泡沫時代  極限伏天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經倫論第十三章、絕對物質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經倫論"
360搜"經倫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s 3.51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