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意密,以此戒貪嗔痴的意三惡業此法中戒定慧三法具足,使三業清淨修此法,於平時用功最為切要,時時注意:
(1)不許犯殺、盜、淫妄諸罪業,改除習氣,否則縱學法也無益。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2)不許起貪嗔痴諸邪見,時時求開智慧,處處觀空、學習布施。
(3)不許輕慢他法及未修之人,應當平等慈視,不可求神通及名聞利養。
(4)常念孝敬觀世音菩薩及歷代傳法大師的慈悲,並尊重自己的佛性,知人人本可成佛,當發救度眾生之願,此便是最大供養。
(5)當盡孝悌忠義諸人倫道德,圓滿世法,克盡人事,方可成佛。
(6)修法者應供四臂觀音像一尊,若無有觀音,其他妙相也可以,如實無力,不供也可,因為有眾生處即有佛。
(7)修時手印要用黃布或其他淨布蓋上,勿與未修人、兒童結印嬉戲,念咒以音準為要修時雜念紛起,可能會覺得比平時還多些,此是好的,是進步的表現,不是壞,切勿疑而中止。只要不理,一心顧到咒,自然會心思安謐而心定。不可硬求無念,尤其是初學時,無念便是壓迫,久之如同木石,也是一病。應當有念,只是不著不緣,如暢通大道,一切車馬行人不是不來往,不是不見不聞,而是不留不住,這才叫作無念。
(三)本法去病種種
此法本不為治病開設,但心定則氣和血旺,百病自可消解。此六字「嗡」字去除一切病,「嘛」字除熱病,「呢」字除氣病,「叭」字除痰病,「咪」除寒病,「吽」除膽病,從這個角度講,病者修此也相宜,凡失眠、高血壓、腦病、肝胃、心血管、怔忡、麻木以及婦科等諸症都有較顯著效果,宜注意以下各方面:
(1)不問何病,總以保養心臟為主,其法可分開源節流二種,不動肝火,安心寧神,氣和血旺,是謂開源;思慮少,惱怒不生,則氣血不耗,是謂節流。能開源節流,自然長壽,每日修此法,必可息心平氣增長血球,但在坐時如身體感覺不適或老病復發,這是在拔除夙病伏根,有好處,這與發病不同。時間稍長自然會愈。切勿生疑而中止,應當發大願,念曰:「我修此法為解一切夙業,舊病雖來我生歡喜,從此拔根,願天下一切同病,我皆代受其苦,我如修法有成必普度一切眾生,使皆明心成佛,永斷諸病苦。」每日上座前發此大願,切勿忘記。此法以一百天為期,必得奇效,修滿千日,必證得三昧定。
(2)上座後要忘記自己是病人,不要想著自己的患病處,否則會氣血凝聚,病難除去。
(3)下座後以少氣惱為主,忌食蔥蒜,忌聞好香,因為此物易於動肝;魚、肉也宜少食,此物易於動欲,心多思欲與法不相應;平時遇事以忍為貴,想到皆為自己夙業冤報,應當承受,通過修法予以解除,逢凶化吉。
(4)修此法不必擇時擇地擇向,只要一心恭敬即可。婦女可日日修,不要間斷。老人修此法更妙,患老年腰腿疼如法修持必可復原,並且無中風怔忡等病,首靠自己虔修之力,再靠菩薩加持之恩,血氣自然易於打通。如法修滿一百日後,如家中有病人,可結印念咒一百零八遍或千遍,加入淨開水中使病人服下,皆能見效,若病人能自念予以配合,效果更好。
註:二祖王驤陸上師慈悲曾設壇為天下有緣眾生灌頂。所以現在大家修行心密所傳六
字明不需灌頂可直接修習。
預備:
1.手結定印。
2.金剛跏趺(右腿放在左腿上而坐)
3.調呼吸至身心寧靜。
4.觀想頭項上約二寸高有梵文「」宇,大約直徑一寸,放白色光,光明遍照自己全身,乃至遍法界。
一、淨法界咒:嗡藍(音嗡那)。
a.左手持念珠,右手結金剛拳印,置於右膝上。
b.念淨法界咒二十一遍,每七遍後加念[娑訶]一遍。
二、護身咒:嗡齒臨(音嗡逞)
a.右手結金剛拳印
b.念護身咒二十一遍,每七遍後加念[娑訶]一遍,念畢,即用金剛拳印印額,左肩、右肩、心、喉五處,每印一處,即念[哄]一聲。
c.此身即轉成金剛密身,諸魔不得其便。右拳散於頂上。
《牛津英語大詞典》中是這樣定義傳統意義上的魔法:
魔法:一種所謂的魔幻法術。它通過咒語、儀式等與神靈進行溝通,進而控制人類生活及自然現象。一直以來它扮演著影響歷史進程,製造非凡自然現象的角色。
但是這個註解與其他的解釋一樣,並不能讓人們覺得更滿意——畢竟每個人對同一事物的理解都各不相同。
即使在科學發達的20世紀,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象也曾一度被視為魔法現象。在下個世紀,也許根本到不了那個時候,現在我們認為不可思議的超自然現象,或許都可以從科學的角度解釋清楚。但是目前我們還做不到。我們能夠理解魔法可以帶來的強烈快感,這種快感可以用生理學或是心理學來解釋,但是在魔法領域,它依然充滿神秘,使人們心醉神迷。現代魔法師用多種觀念來閘釋魔法。法國19世紀魔法研究者埃利法斯·萊維和英國現代著名魔法師艾利斯特·克勞利,認為魔法是一種釋放魔法師所擁有的神奇力量的途徑,但是他們從未使用「意志力」來闡述魔法;因為他們反覆強調「意志力」中的「意志」意味著「使用自己的意志操控自己和他人」。
20世紀,對於多數人來說有關魔法的概念已經開始淡化了;「魔法」是一個很少使用的單詞。然而在過去數千年中,魔法一直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早期人們探索和認知世界的三條道路之一。其他兩條道路一條是科學,也就是經驗研究;另一條道路是宗教。
書客居閱讀網址:
讀之閣,讀之閣精彩!
(www.duzhige.com =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4s 3.702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