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真相集 第七十八集 群雄交兵

    京都洛陽,太尉黃府。

    黃琬因見來客舉止蹊蹺,自己身為鬼谷掌門,便知其來歷不凡,反倒鎮定,穩坐不語。

    那怪客飲畢食罷,這才抹一抹嘴,施禮說道:黃公休懼,聽某道來。在下祖籍關中咸陽,燕台人氏,複姓鍾離名權,後改名覺,字寂道,號和穀子,又號正陽子、雲房先生。

    黃琬聽罷,啊也一聲,乃囑家僕:通知廚下,捅灶開火,整備酒宴,招待貴客。再告訴家人,若無我呼喚,皆不得靠近打擾。

    家僕茫然不知所對,諾諾連聲而退。

    黃琬待僕人出門,回身捉住來人手腕,叫道:我朝中有個同僚,名喚鍾離簡,拜為中郎將,先生與其可曾識得?

    鍾離權見壁間有件道袍,伸手扯下,穿在身上,這才與黃琬行禮道:師父乃是鬼谷掌門師尊,可受弟子此禮。鍾離簡便是弟子胞兄,先父鍾離章,因北征匈奴有功,被封為燕台侯。

    黃琬點頭嘆道:創派祖師後知二千年,故早立六十四代掌門譜系。定數如此,能不信耶!

    於是回身向密室中拿出本門秘籍、令牌、譜表,授予鍾離權,命為第二十三代掌門。

    鏡頭閃回,敘述鍾離權來歷。

    字幕:鍾離權,字雲房,咸陽人氏。

    鍾離權生於漢靈帝建寧元年,出身將門。少工文學,尤喜草聖。長大後身長八尺,常隨父從軍出征,累積功官至護匈奴校尉。

    因與羌人交戰兵敗,只剩鍾離權獨騎突出重圍,乃棄槍馬入谷,隱於晉州羊角山。後在終南山中得遇全真教北道祖師王玄甫,便被收為徒弟。

    王玄甫名誠,又名王少陽,東海人。生有奇表,幼慕真風。白雲上真見而愛之,贊為天上謫仙,引之入山,授之全套道家秘法。此後遂隱於崑嵛山中,修養性命。

    畫外音:據《全真列祖賦》載:「龍漢以前,赤明之上,全真之教固已行矣。但聖者不言而天下未之知耳。逮我東華帝君王公者,分明直指曰:此全真之道也,然後天下驚駭傾向,而知所歸依矣。帝君乃結庵於青海之濱,受訣於白雲之叟,種黃芽於岱阜,煅絳雪於崑嵛,陰功善被於生民,密行遠沾於後裔,然後授其道於正陽子鍾離公者。」

    鍾離權隨從王玄甫進入終南山,精修苦練,十年道成。因好束雙髻,衣槲葉,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權」,世人稱為漢鍾離。後被全真道尊為正陽祖師,列為全真北宗二祖。

    東華帝君王公,便是全真初祖王玄甫。曾學道於赤城霍山,服青精石飯,得日精丹景之法,能內見五臟。在人間壽至數百,殊無衰老之容,又得白雲上真真傳,精修三年,盡得其妙。於是背負雙劍,行俠仗義。運太極真氣,雙劍騰空飛起,數里外取人首級,事畢復還。

    鍾離權既遇王玄甫,得授長生真訣、金丹火候、青龍劍法,因此創建全真鍾呂金丹派。

    字幕:相傳後至北宋聚仙會時,鍾離權復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元世祖尊其為正陽開悟傳道真君,元武宗又尊為正陽開悟傳道重教帝君。鍾離權之後又傳弟子呂洞賓,呂洞賓復傳劉海蟾,劉海蟾再傳王重陽,遂創全真教派。

    鍾離權雖然修成道術,畢竟將門出身,關心漢室興衰,故此常以野人形態現身江湖,遊戲風塵。故此深夜造訪黃琬,得授鬼谷派第二十三代掌門。

    閃回結束。鍾離權受傳鬼谷掌門之位,吃喝已畢,告辭出府。

    眼見月掛中天,直往洛陽東門外行來。抬眼見到玄天觀,便即扣打山門。

    未及三下,只聽院內腳步聲響,一個高大道人迎出山門,朗聲笑道:有道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鍾離道兄夜深至此,必有興漢之策也。

    鍾離權笑答:我若不出手,將鬼谷門掌門之位替你奪來,那黃琬怎捨得挺身拼命,與王允合力譾除白虎煞星董卓,及將星呂布哉!道兄,說不得我這第二十三代掌門,做未半個時辰,卻又要傳到你身,只落得二傳手之名也。

    那道者便是玄天觀主持史子眇,聞罷哈哈大笑:誰讓你是個愛管閒事的神仙哩!

    字幕:史子眇,玄天觀主持,鬼谷派門人,來歷不凡。與兵家道派祖師左慈、太平道派祖師南華老仙、驪山派祖師驪山老母皆有交情,又是襄陽水鏡先生司馬徽師侄,道法精深,妙術無窮。又與漢靈帝劉宏相善,常能自由出入宮禁,號為帝師。

    鏡頭閃回,敘述史子眇與少帝劉辯關係。

    靈帝繼位之後,所生諸子皆都不能立身成人,往往數歲便即夭折,無人知其原因。

    熹平五年,宮女何氏又生一子,靈帝為其取名劉辯。何氏母以子貴,被封為貴人。

    只因此前所有皇子俱都夭折,故此劉辯出生之後,靈帝便不令養在內宮,而托道人史子眇養在玄天觀中。不敢稱其本名,便即喚作「史侯」。

    因為史道人廣有道術,何貴人意欲借其道法保護皇子,便即同意。

    靈帝駕崩,劉辯被國舅何進迎入宮中,就先帝靈前即位,是為少帝。其後不久因遭宮亂,便被董卓廢黜,繼而又遭李儒毒害。

    史子眇身為鬼谷門長老,早知史侯必有此劫,遂派弟子胡車兒充作內侍,以假死藥瞞過,從而救出內宮,然後送至琅琊郡,使其改名換姓,充作老友諸葛珪次子,喚作諸葛亮。

    閃回結束,玄都觀中。

    鍾離權略施巧計,自黃琬府中轉移出秘籍令牌,來至京東玄天觀,由此再授史子眇,使其繼任鬼谷派第二十四代掌門。

    鏡頭轉換,按下江湖,復說朝堂。

    太尉黃琬欲與董卓決裂反目,但憂鬼谷門無人執掌,故此猶豫不決。幸得鍾離權前來夜訪,接任第二十三代掌門,這才感覺了無牽掛,決意與司徒楊彪聯手,阻攔董卓遷都之舉。

    二月乙亥,獻帝升朝。董卓以某郡國發生災異為由,奏請依照漢朝舊制,罷免三公黃琬、楊彪等人職位,以光祿勛趙謙為太尉,太僕王允為司徒。

    獻帝年僅九歲,焉敢與董卓相較?只得照准,於是黃琬與楊彪所謀,便告破產。

    太尉及司徒皆罷,滿朝文武俱都緘口,皆聽董卓一人決策。

    此時卻又有城門校尉伍瓊、督軍校尉周毖挺身而出,再次固諫遷都。

    董卓見如此器重之人也與自己作對,不由大怒:董某初入朝時,以你二公為天下名士,故此百計百從。二君勸用善士,某都依計而為。而你等所舉善人一旦到官,則便舉兵相圖,此是你二君出賣於我,董卓何用相負!

    於是命收伍瓊、周毖入獄,繼令斬之。

    楊彪、黃琬由此大為恐懼,暗自商量,遂行韜晦之策,相攜詣相府謝罪。董卓見二人服軟,亦悔冤殺伍瓊、周毖,乃復表奏楊彪、黃琬為光祿大夫。

    董卓見收服楊彪、黃琬,復請獻帝下詔,徵召京兆尹蓋勛入朝為議郎。

    蓋勛先不應徵,因左將軍皇甫嵩率兵三萬駐屯扶風,便親自造訪帥府,密謀討董之策。

    皇甫嵩設宴相待,未等其下說辭,便拿出天子詔書以示蓋勛,問道:今董公為相,舉薦天子征某入朝,以為城門校尉,公以為如何?

    蓋勛見此,默然不答。

    長史梁衍在座,起身施禮道:將軍不可入朝!今董卓明為漢相,但縱其部將寇掠京邑,廢立從意,實為漢賊。今召將軍入朝,是因忌憚將軍大才,且擁重兵在外,欲解將軍兵權而後害之。將軍不應其征也罷,若入京師,大則危禍,小則困辱。

    皇甫嵩:若依公計,如其奈何

    梁衍:依某愚計,不如便趁董卓見在洛陽抵擋關東聯軍,從其遷都長安之願。先請天子西來,以將軍之眾迎接,奉令討逆,徵兵群帥。則袁氏逼其東,將軍迫其西,國賊必成擒也!

    蓋勛聽罷,鼓掌稱善,隨之力勸。

    皇甫嵩思索再三,終究不敢違背聖旨,於是不從二人勸諫,決定就征入朝。蓋勛見此,長嘆一聲,自思不能與董卓對抗,也只得應徵還京。

    董卓見蓋勛入朝,如獲至寶,拜為直騎校尉,甚相敬愛。而至皇甫嵩到京之後,李儒卻指使有司官員,說皇甫嵩當初在涼州時與丞相有隙,必網羅罪名除之。

    有司官員不敢得罪李儒,便秉承其意上奏朝廷,請將皇甫嵩交付獄吏審判,欲暗害之。

    皇甫嵩之子皇甫堅壽,當初在涼州軍中跟董卓素有交情;此時聞說父親入京下獄,急從長安跑到洛陽,直奔董卓府上。

    董卓正在擺設酒宴,大會賓朋。皇甫堅壽推開侍者,搶步上堂,在席間與董卓說情辯理,敘述父親自平滅黃巾以來蓋世之功,責以大義,然後叩頭落淚。

    在座賓客深受感動,紛紛皆替皇甫嵩求情。

    董卓離席而起,手拉皇甫堅壽同坐,然後說道:你我兄弟,何至於此!

    遂派人齎持自己令牌,往獄中釋放皇甫嵩出來,當即任命為議郎。其後不久,又升任皇甫嵩為御史中丞。皇甫嵩自此深入簡出,再無昔日大將軍威風。

    字幕:此時漢末三傑,盧植罷官回鄉,皇甫嵩認輸投降,便只余河南尹朱儁。

    董卓初因其朱儁功高望重,表奏其為太僕,素日格外小心相對,外表與其親近交結,內心則是頗為忌憚。此時因見皇甫嵩已經就範,則便不再以朱儁為意。

    一日朝會,朱儁為董卓陳說軍事,侃侃而談。

    董卓以為機會難得,便當廷折辱道:我自從軍以來,百戰百勝,凡事決之於心。卿勿在本相面前妄說軍事,以惑眾聽。若殺卿時,且污我刀!

    朱儁聞言,渾身打戰,良久無言。

    然而便在此時,蓋勛忽自班中走出,對董卓說道:昔如武丁之明,猶求群臣箴諫。況如丞相者,而欲杜天下士人之口乎!

    發言之時,鬚髮皆乍。

    董卓見是蓋勛出面,不敢十分得罪,改容謝之。朱儁方得解窘出殿,由此深恨董卓。

    鏡頭轉換,按下黨爭,復說遷都。

    山東十八路諸侯聯手討董,以袁紹為盟主,組成關東聯軍西來,扣關甚急。

    董卓遣軍在京畿巡哨,至於陽城。正值民眾集會於社下,官軍悉就斬之,駕其貲財,載其婦女,以所斬首級繫於車轅之下,歌呼還歸京師,上報說是殺賊而還,大獲全勝。

    董卓聞報大喜,不問詳情,命令於街衢中焚燒所獲首級,將捕虜婦女皆都賜予甲兵為婢妾。身為官軍,不敢去與叛軍交戰,卻是這等殺良冒功,於是百官發指,董卓人心盡喪。

    二月丁亥,車駕西遷長安。

    董卓先派劉表任荊州刺史,公孫度任遼東太守,以此牽制關東各路反董勢力。

    然後脅迫獻帝遷都長安,收諸富室,皆以通敵之罪誅之,沒收其家中財物以充軍費。京師富戶因此皆都要破家亡產,因而赴死者不可勝計。

    又驅迫洛陽百姓數百萬口同行,途中皆遭軍隊抄掠踐踏,加以飢餓勞累,百生無論貧富貴賤,因遷徙死者更是不計其數。

    待朝廷、吏民皆都撤離,董卓恐眾人再生反顧東歸之念,便又下令部將三軍,將洛陽宮殿、官府、民房等全部燒毀。

    於是一把大火,東漢朝近二百年故都洛陽化作煙塵,方圓二百里內皆都化成灰燼。

    又使部將呂布,帶兵發掘漢家諸帝之陵,以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殉葬珍寶。

    又下令將所擒獲山東聯軍降兵,皆以豬膏塗在布匹之上,再以膏油布匹纏裹其身,然後放火燒之,先從足部燒起。

    畫外音:當年楚霸王項羽焚燒阿房宮未見是真,此番董卓洛陽縱火卻是見諸史冊,不容置疑。有史以來罕見暴虐,致令人神共憤。董卓縱火大燒洛陽,以謂堅壁清野,然後親率重兵屯紮洛水北岸與關東聯軍相抗,此是為中國歷史上「焦土抗戰」之首例發端者。

    此番火燒洛陽,中國文化典籍復遭大劫,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初光武帝遷都洛陽之時,所攜圖書裝車可達二千餘輛。其後百餘年間,復經歷代收集,桓帝、靈帝時藏於辟雍、東觀、蘭台、石室、宣明、鴻都等處典籍圖錄盛極一時。此番董卓迫令遷都長安,吏民擾亂,國家藏書大都被毀。帛書大則連為帷蓋,小者制為滕囊,被王允等人保護下來隨朝廷西遷者,不過只有七十餘車。復因道路艱遠,途中又散失其半。至興平二年,李傕、郭汜相攻,長安大亂,獻帝出避,皆棄符岫、典籍。自經此亂,東漢皇家藏書蕩然無存。

    皇甫嵩見皇帝西遷,董卓留守洛陽,果如蓋勛所言,至此不能阻止,不由懊悔無及。

    字幕:三月乙巳,車駕進入長安,因宮殿不備,暫居京兆府舍,後乃稍葺宮室而居之。

    當時董卓未至,朝政大小皆委之司徒王允。

    王允凡事謹慎而為,外相彌縫,內謀王室,甚有大臣之度,自天子及朝中皆都倚重。因王允凡事屈意奉承董卓,由此亦深為董卓信任重用。

    董卓由是部署軍馬,分別把守汜水、虎牢、潼關等各處關隘,後於戊午日亦至長安。因袁紹為討董聯盟之首,乃大殺袁氏,自太傅袁隗以下,包括婦嬰,死者五十餘人。

    鏡頭轉換,按下董卓遷都,復說關東諸侯。

    自河內太守王匡敗於呂布之後,十八路諸侯聯軍因懼怕涼州軍驍勇善戰,雖有十餘萬人屯駐酸棗一帶,但以盟主袁紹為首,無人敢向洛陽推進。

    群雄晨會,行奮武將軍曹操發言:董卓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天下擾亂。我等應趁機進兵,與之決戰。焉可羈絆於此,以待天降五雷,殛滅之耶

    結果說於盟主,袁紹無語,言於眾人,諸侯皆都不聽。

    曹操憤恨不已,遂獨自引軍西進,準備進駐成皋。張邈為其感奮,亦派衛茲領兵隨行。

    行至滎陽汴水,董卓手下大將徐榮早已以逸待勞,嚴陣以待。於是兩軍交鋒,曹操因為士兵眾寡懸殊,最終大敗,士卒死傷大半,衛茲陣亡。

    曹操親自衝鋒陷陣,也被流矢所傷,幸得堂弟曹洪所救,突出重圍。

    曹操回至酸棗,見聯軍諸將每日設宴聚會,不圖進取,十分不滿,便向袁紹獻計:我等有十餘萬大軍,只要盟主率河內兵前至孟津,命酸棗諸將進駐成皋,占據敖倉,在轘轅、太谷建立營塞,控制險要;袁術則由南陽到丹、析,入武關偷襲關中,天下大勢便可定矣。今若頓兵在此不圖進取,則必天下失望!

    袁紹聞言,復問諸侯。張邈因大將衛茲陣亡,不欲再戰,其餘諸侯亦皆不接受。

    曹操出帳,恨恨說道:豎子等皆不足與謀大事者!

    便帶曹洪、夏侯惇等部將到揚州募兵千餘,然後北上屯兵河內,養士練兵,以待時機。

    便在此時,孫堅由長沙北上,誘殺荊州刺史王睿及南陽太守張咨,終與袁術會合。

    袁術大喜,表奏孫堅為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命為先鋒,準備北攻。

    孫堅厲兵秣馬,等候袁術提供軍械糧草,但一直延至冬初,未見動靜。江南兵馬不耐淮北寒冷,諸將遂以缺乏糧草,部眾思鄉為由,勸說主將,不如就此南返,待至春暖,再行北伐。

    孫堅不願功敗垂成,徒勞往返,遂耐心勸說諸將,並將長史仇稱喚至面前:我欲繼續北上,獨成討賊大功,明日你回州城,向袁術督促軍糧,如何

    公仇稱:將軍既有討賊之志,屬下何辭奔走之勞!

    孫堅大喜,來日遂於城外布設帳幔,邀請官屬出城,為仇稱設宴送行。


    正飲宴間,只見遠處塵頭大起,人馬雜沓,董卓軍數萬步騎突然出現,眾人皆都失色。但孫堅仍行酒令不止,談笑自若,整頓部曲,命令不可妄動。

    董軍騎兵漸至,見狀滿懷狐疑,不敢上前攻擊。孫堅自己安坐不動,遂命各營軍士整隊,分批陸續入城;見部眾皆都安然撤入城中,這才起身,徐徐率領諸將入城,閉門拒敵。

    見部下諸將皆都驚奇,孫堅大笑道:敵騎突至之時,我若立即上馬走避,恐士兵爭先回逃,則涼州鐵騎必然追擊,反令各人不能入城,皆為敵擄也。

    眾將聽罷,皆都拜服。西涼軍看見城中軍伍整齊,不敢攻打而還。

    孫堅見西涼軍退去,便向袁術索取糧草軍服輜重,揮軍北進改屯梁東,繼而挺進洛陽。

    董卓聞報,便派徐榮、李蒙迎擊,與孫堅戰於梁縣。長沙及荊州軍不諳地理,與曹操一般再次落入徐榮埋伏,因而大敗,孫堅與數十騎突圍而走。

    孫堅喜戴紅色幞頭,被董軍認出,緊追不捨,難以脫困。部將祖茂請主公孫堅脫下幞頭與自己對換頭盔,引開徐榮軍騎兵,孫堅方由小路逃出。

    祖茂被敵軍追迫,下馬將幞頭掛在燒焦柱上,自己則隱藏在草堆之中。

    騎兵追到,因天色昏黑,看見紅色頭巾,以為是孫堅,便重重圍繞,引弓發矢攢射。見其一動不動,近看發現是根木柱,方知中計,便欲離去。

    祖茂見徐榮引軍回馬,忽從草叢中躍出,欲襲殺之。不料那徐榮武藝卓絕,在馬上只回手一刀,便將祖茂斬殺,割其首級而還。

    此役孫軍慘敗,部下大多兵將被俘,被徐榮以殘酷手段所殺。潁川太守李旻被烹死,其餘降卒則全被以布纏裹,吊起倒立至地,再用熱油灌殺。

    此時關東聯軍駐屯酸棗已久,諸侯之間矛盾重重,齟齬漸生。

    韓馥懼怕袁紹危及自己地盤,逐步減少對河內、酸棗聯軍糧食輸送。由是軍糧耗盡,聯軍各回自己原來守地,但始相互猜忌,衝突四起。

    劉岱與橋瑁一向交惡,便引兵襲殺橋瑁,以部將王肱代領東郡太守。

    聯軍諸侯或敗或散,消息傳至洛陽。董卓聞報大喜,便派韓融、陰修、胡母班、吳循、王瑰等朝臣東出關中,往與袁紹等人議和。

    眾臣不敢違拗,領命東行,先到河內來見王匡,曉以大義,勸說息兵言和。

    王匡心中猶豫,不敢自專,乃遣使寄書,復將朝廷求和之意告知袁紹。

    袁紹怒道:董卓殺我全家五十餘口,不共戴天,焉得議和!

    乃傳命王匡殺死胡母班、王瑰、吳循等;袁術亦殺陰修,以絕董卓求和之念。

    只有韓融向有德名,得以倖免,悽惶狼狽,回歸長安。

    袁紹為示與董卓不共戴天,遂與韓馥商量:今上獻帝年幼,且被董卓控制,相隔關塞,不知天子是否平安。我欲請立漢宗室幽州牧劉虞為帝,公謂何如

    韓馥:更立新帝,是為大事,你我難以自專,當與諸侯共議。

    袁紹然之,乃請諸將計議。結果曹操拒絕參與,袁術極力反對,劉虞亦堅辭不肯。

    袁紹不肯死心,因偶得一個玉印,便將其戴在手肘之上,以置酒宴飲為由,再聚諸將。

    飲宴之間,袁紹再提更立劉虞為帝舊話,並在座中舉起手肘以向曹操,暗示已經準備一切。

    曹操故作不解其意,只是舉酒大笑,暗地卻對袁紹十分厭惡。

    袁紹見曹操裝傻,諸侯皆不響應,仍欲執意而為,乃與韓馥商量,遂派張岐為使前往幽州,邀請劉虞南下,討論繼位事宜。

    劉虞聞言不悅,怒叱張岐:現今天下大亂,國君失政。我受朝廷重恩,但思未能清雪國恥。袁本初兄弟及諸公皆據州郡,本應合力盡心以報王室,竟欲謀反,是漢臣之恥耶!

    張岐答道:使君既不肯為天子,便請領尚書事,以孚群雄之望。

    劉虞聞言,愈增其怒,當即便要斬殺張岐,部將力勸方止。張岐抱頭鼠竄而歸,還報盟主如此如彼,在幽州差些喪命。袁紹及韓馥見此,唯有罷手。

    鏡頭轉換,按下袁紹,復說孫堅。

    孫堅自前番大敗,又折大將祖茂,乃收集散兵,屯兵陽人,將欲報仇。

    董卓對此江東猛虎甚為忌憚,恐其捲土重來,決定先下手為強,率先出擊。遂派胡軫為大督護,騎督呂布為副,率五千步騎,攻擊孫堅。

    胡軫與呂布不和,當眾揚言要斬殺軍中長官以整肅軍紀,暗指呂布。各領兵都督聞命,凜然自危,皆都十分討厭胡軫。

    大軍正往前行,夕陽西下,搖搖欲墜。

    哨馬來報:前面到達廣成,距離陽人城尚有數十里之遙。

    眾將聞聽,皆向主將求告:今已黃昏,夜幕將垂,數十里行程,非夜半不能到達。兼又行軍整日,人困馬乏,不如就地紮營,來日早行,攻打陽人。

    胡軫:雖說兵馬疲乏,但我受相國嚴命,限期破敵,何敢遲延傳令眾軍,只許稍事餵馬、休息,然後趁夜行軍,直至陽人城下,來日清早攻城。

    諸將喏喏而退,皆都懷怨。呂布痛恨胡軫折辱自己,便與眾將勾結,派部下假作探馬斥候,入帳急報胡軫:經過哨探,孫堅兵馬已撤,陽人乃是空城,應予立即追擊,請令定奪。

    胡軫聞報大喜,當即下令:取消養兵息馬,立即出兵進發!

    於是三軍整夜疾馳,黎明之時到達陽人城下。

    前鋒都督勒馬壕邊,命人還報中軍:城中矢石山積,早已嚴整守備,持戈引弓以待。

    胡軫發覺上當,回首看見吏士饑渴,人馬疲乏,已無作戰之力。於是後悔不及,唯有下令:退後五里,安營紮寨,就地休息。

    眾軍聞令,如釋重負,手忙腳亂,各去安營。呂布未待扎穩營柵,又唆使部下親信,繞營大喊:眾軍小心,孫文台將兵來襲我也!

    由是全軍混亂,人皆棄甲,騎失馬鞍。

    胡軫不明所以,被親衛扶持上馬,逃出十多里外,才發現身後沒有追兵。亂了半天,剛好天亮,人馬皆已脫力,更不能戰。胡軫見此,唯有下令撤退,軍隊愈加混亂不堪。

    孫堅在城上看得清楚,雖然不知敵兵何以自相擾亂,但知機會難得。於是下令打開城門,親自帶兵出城追擊,乃大敗董卓軍馬,並斬殺都督華雄等人。

    歷史真相:江東猛虎孫堅陣斬華雄,見諸《三國志》等典籍正史,言之鑿鑿。世人皆都熟知漢壽亭侯關羽溫酒斬華雄橋段,乃是小說家言,其中真偽底細,不可不知。

    孫堅大敗西涼軍馬,復遣使向袁術催討糧草,準備揮軍乘勝追擊。

    便有幕僚向袁術進言:孫堅向有江東猛虎之稱,董卓亦深忌之。若其一旦得入洛陽,則如虎添翼,主公便無法制衡矣。雖敗董卓,則是除狼而反招虎也。

    袁術由此心疑,便不許運送軍糧給荊南兵馬。

    孫堅不見糧至,連夜趕回魯陽,拔劍劃地而論,嚴辭切責袁術,問其斷糧原因。

    袁術聞言慚愧,無言可答,立命斬殺獻諂幕僚以謝,並即調發軍糧,運至孫堅軍營。

    鏡頭轉換,按下淮南,復說洛陽。

    胡軫、呂布敗回虎牢關上,不敢還京,因派人還報朝廷,訴說孫堅難敵,請派救兵。

    董卓聞說官兵敗績,大將華雄亦被陣斬,由是大懼,便派李傕為使,齎持重禮前往遊說孫堅,欲與和親,更許其子弟並皆擔任刺史、郡守。

    孫堅大罵董卓篡國逆賊,一口拒絕,逐出李傕,隨後立即進軍大谷。

    李傕狼狽萬狀逃回,報說孫堅不肯議和允婚,並出言無狀,毀罵萬端。董卓只得親自率兵東出,與孫堅戰於先帝陵墓之間。

    未知是孫堅過於勇猛,還是漢朝諸位先帝痛恨董卓掘其陵墓,以發陰兵相助,結果只經一戰,董卓涼州精騎便即崩潰,大敗虧輸而走。

    董卓只得移屯澠池,另在陝縣招集諸路兵馬。

    孫堅乘勢進軍,一直攻入洛陽宣陽城門,勢不可當。呂布引兵前來,亦被孫堅一擊而潰。

    歷史真相:呂布不是孫堅對手,史有明載。後世傳說呂布乃是漢末第一猛將,武功無以倫比,以至劉、關、張三英合毆,才將其擊退,是謂小說家言,不可不知。

    孫堅進入洛陽,見到帝都破敗之狀,不由放聲大哭,乃命掃除宗廟,祭祀天地。繼而分兵西出函谷關,到新安、澠池防禦董卓軍馬。

    董卓敗回,嘆道:我觀關東諸軍皆乃鼠輩,只有孫堅乃世間良才,不愧江東猛虎之稱也。

    由是下令:各路人馬留意防守,休使孫堅西進。命董越屯兵澠池,段煨屯兵華陰,牛輔屯兵安邑,其他將領留守各縣,制衡山東。各盡其責,不得違誤。

    傳令已罷,董卓自己引兵回至長安。

    孫堅駐軍洛陽,下令諸將率軍修葺掩塞列祖諸陵,一面等候援兵。旬日過後,因見諸路聯軍並無隨後來援者,知道自己孤軍難以深入,遂仰天長嘆,只得率軍還歸魯陽。

    畫外音:自此洛陽因破壞嚴重,再無人煙商旅,疲弊千里,只成為董卓與關東軍對抗屯兵之地。雖然孫堅攻進洛陽,但既撤軍,此番十八路伐董也便有始無終,前功盡棄。關東群雄各因私利結怨,由一起對抗董卓,轉為開拓各自領土,甚至相互攻殺不斷。

    鏡頭轉換,按下孫堅退軍,復說諸侯大戰。

    關東聯盟之中,以袁紹、袁術兄弟二人最具人望,反而亦是最先挑起內鬥者。

    袁紹首先用計奪取韓馥冀州,繼而便與公孫瓚開戰。而袁術據有南陽,也與新任荊州刺史劉表交惡,互相攻擊。

    鏡頭閃回,敘述劉表割據荊襄始末。

    字幕:劉表,字景升,山陽郡高平縣人,西漢魯恭王劉余之後。

    劉表身長八尺余,姿貌溫厚偉壯,少時知名於世,名列「八俊」之一。早年因參與太學生運動而受黨錮之禍牽連,被迫逃亡。光和七年黨禁解除,被大將軍何進闢為掾,出任北軍中候。

    及何進死於宦官之手,董卓進京攬政,極為欣賞劉表才幹,因拜為荊州刺史。

    劉表既奉董卓之命,於是單騎赴任荊州。及到彼處方才發現,此時正值江南大亂,宗越叛軍大盛,聚眾數十萬人,縱橫江表,無人能制。

    劉表無計可施,乃聽從南郡人蒯越之議,以利誘斬宗越渠帥十五人,悉並其眾,然後曉諭郡縣,招諭宗越各部投降。

    宗越百餘部落畏其威勢,皆舉兵歸降,江南之地悉皆討平。

    劉表改以襄陽為州治,通過不斷蠶食鯨吞,遂得據荊州七郡。荊州所轄地方數千里,帶甲十餘萬,劉錶盤踞於此,便即一躍成為當時天下實力最強州牧。

    當時袁術戰據南陽,與襄陽毗鄰,只隔一江。

    劉表既據襄陽,遂表奏袁術為南陽太守,以表睦鄰之意。袁術卻並不感謝劉表,反挑撥江東猛虎孫堅:公為長沙太守,今江南之地盡為劉景升所得,則賢弟此身安歸!

    孫堅果中袁術離間之計,遂引本部兵攻打劉表,欲還歸江南,往長沙就職。不料激戰之中,卻誤中荊州大將黃祖埋伏,因被亂箭攢射而死。

    其時孫堅長子孫策尚幼,不能與劉表對敵,只得引領父親舊部依附袁術。

    畫外音:袁術既挑撥孫、劉兩家火拼,自己無利可圖,轉身卻又與從兄袁紹兩兄弟反目決裂。中原諸州,由此正式陷入軍閥割據,相互混戰之局。

    鏡頭轉換,按下荊州南陽,復說河內東郡。

    初平二年秋,黑山軍以於毒、白繞、眭固等為首,進攻魏郡、東郡等地。東郡太守王肱不能抵擋,於是遣使前往酸棗(今河南新鄉市延津縣),請求盟主袁紹救援。

    袁紹聞報,乃派曹操往救。曹操引兵進入東郡,在濮陽大破黑山軍白繞部,初戰獲勝。袁紹由是表奏曹操為東郡太守,改治東武陽。

    次年春,曹操在頓丘大破黑山軍於毒部,復在內黃大破眭固及匈奴於扶羅,就此平定東郡。

    曹操起兵以來苦無地盤,至此終有東郡,作為立足之地。

    初平二年十一月,青州黃巾軍三十萬人進入泰山郡。泰山太守應劭親率文武,與黃巾數次交鋒,前後斬首數千級,獲老弱人口萬餘,輜重銀二千兩。青州黃巾數戰不利,退出泰山。

    但在此戰之中,兗州刺史劉岱死於黃巾軍之手,橋瑁、張楊等勢力皆捲入明爭暗鬥。

    東郡東武陽人陳宮見兗州無主,乃聯合濟北相鮑信,招引曹操占據兗州。

    是年孫堅舊部程普、黃蓋等人擁立少主孫策,向袁術借兵數千,揮師南下進攻江東各地,襲奪丹陽、吳郡、會稽諸郡,自此聚賢納士,割據一方。

    由於董卓控制朝廷,各諸侯間公開殺戮,已經無人管束,漢末割據戰亂全面展開。

    時有遼東太守公孫度,本是遼東人,勇猛好殺,曾在郡中殺豪族百餘家,盡奪其貲財以充軍費;又率軍東擊高句麗國,西攻烏桓諸部,威行遼東沿海一帶。眼見中原陷於戰亂,認為漢室即將敗亡,乃自稱遼東侯、并州牧,更行籍田、郊祀天地等天子之禮。

    又分遼東為遼西、中遼二郡,自置太守,就此割據遼東。

    鏡頭轉換,按下群雄割據,復說董卓亂朝。

    初平二年四月,董卓敗於孫堅,回至長安。入城之時,眾臣皆都遠迎城門之外。

    董卓遍覽諸卿,一眼看到御史中丞皇甫嵩,便命其跪拜迎接,以示羞辱。

    皇甫嵩回至府中,便因郁恨得疾,就此抱病不出。

    董卓乘坐青蓋金華車入城,爪畫兩轓,時人號曰竿摩車。因嫌丞相權勢不夠,便即自稱太師,更封弟董旻為左將軍,侄董璜為侍中、中軍校尉,宗族俱都入朝為官。

    又迫獻帝下詔,命公卿大臣見到董卓,都需下車跪拜,而董卓不需回禮;朝廷各尚書等要職部門,都需到太師府匯報政事。

    時有幕僚為討好董卓,提出太師功過姜尚,可稱「尚父」。

    董卓向蔡邕徵詢意見,蔡邕勸止,說宜還都洛陽之後,才能討論此事。董卓聽從其議,乃在長安城東修築堡壘,又在封地郿縣修築塢堡,備大量財物及糧食以居。

    某日罷朝,董卓欲離長安前去郿塢,公卿大臣俱到長安城橫門外送行。董卓設宴款待眾人,卻在宴席上命將數百名誘降北地郡叛軍士兵虐殺,人頭亂滾席前,鮮血橫流腳下。

    眾臣無不戰慄,勺箸皆都掉落於地,而董卓飲食自若。其後未至旬月,董卓便以叛逆罪名誅殺大批關中舊族,藉以威懾公卿百官。(本集完)



  
相關:    百鍊飛升錄  神話版三國  不滅武尊  暗黑破壞神之毀滅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華夏真相集第七十八集 群雄交兵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華夏真相集"
360搜"華夏真相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9s 3.747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