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觀塘,小米大廈。文師閣 www.wenshige.com
林榮亨參觀了小米電子的『隨身聽』實驗室,『隨身聽』的概念只有小米電子少數幾人知道,甚至就連那些研發人員都不知道這個概念,這是為了保密。
畢竟,隨身聽並不是什麼富有技術含量的發明,但他卻是一項偉大的發明。
前世,walkan的成功證明了偉大的發明,往往都源自於一個簡單的想法;世界上第一台隨身聽walkan—tps-l2,原型機不過是把索尼的另一款設備pressant-100的錄音功能去掉並加入了立體聲而已,但真正厲害之處是索尼發現並創造了一個新的需求。
基於這一點,小米電子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就是在研究索尼的產品pressant-100,並對它進行複製,甚至加以改進和縮小。
如今,經過一年多的研發,集美國實驗室、日本實驗室、香港實驗室三家之力,小米電子總算掌握了錄音機領域的關鍵技術。
參觀完實驗室後,林榮亨召集一眾核心工程師和管理層,偌大的會議室里,差不多有十幾人擁有知曉『隨身聽』項目的權利。
林榮亨示意德裔巴西人帕弗來講解這個項目,小米電子已經花10萬美元買下他的創意,並高薪聘請他在美國實驗室進行研發工作;要知道,如果不這樣做,如果小米電子將隨身聽產品推出市場後,將會面對帕弗的無盡的糾纏,還不如一勞永逸的購買。
帕弗用英語講起了隨身聽的慨念,一眾工程師恍然大悟,原來公司目的根本不是進入小型錄音機領域,而是一種叫做『隨身聽』的音樂播放器。
帕弗說完,林榮亨補充道:「簡單來說,就是將索尼的產品pressant-100的錄音功能去掉。這不是一個科技含量很高的發明,但卻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大家試想一下,若是喜歡音樂的人,將我們的產品掛在胸口、系在腰上,隨身隨地都可以沉浸在音樂之中,是有多麼的美好。這是一件娛樂性質很強的產品,非常適合人類日益發展的需求」
有外國工程師提出:「沒有錄音功能的錄音機,真的會有市場嗎?」
有人不看好是正常的事情,畢竟誰也不是先知,索尼當初不也收到了很多媒體的懷疑麼?
林榮亨自信的說道:「肯定會有市場!」
大家不再糾纏這個問題,畢竟林榮亨在他們眼裡是一位『散錢童子』,小米電子前前後後已經砸進去2億港幣的資金,而目前僅僅是在吊扇、坐地扇、初級半導體生產上面,取得了一兩千萬港幣的利潤。
砸這麼多錢,自然也取得了一下發展,比如在擁有東京、香港、加州三個實驗室,以及在海外收購了幾家小型電子廠商。
小米電子的總裁薛維益接著制定了具體方案,並以一年後就將小米隨身聽(walkan-tps-l2)推出市場。
工程師做研發工作,行政人員也需要制定生產計劃,以及去和歐美唱片公司談版權事宜;若是不取得音樂授權,根本不可能讓在歐美銷售音樂磁帶,畢竟歐美的版權管理很嚴。
谷甋
林榮亨手上雖然有80多億港幣的現金流,卻沒法做到去海外大舉投資,因為這筆錢需要在明年去投資黃金現貨;而且香江這邊購買或拍賣優質物業和地皮,也需要一筆資金;再加上收購戰所需要的資金,林榮亨根本不可能去海外投資那些收益很慢的資產。
只有到了1980年以後,林榮亨才可以大舉在海外進行投資,在這之前,林榮亨除了投資黃金現貨外,最重要的就是穩定自己的基本盤——香港。
恆大地產突然在市場大肆購買工業用地及舊廠房,還是影響到了不少公司,其中以鷹君地產最甚。
鷹君地產的創始人叫做羅鷹石,『鷹君』取自羅鷹石和其妻子杜莉君,鷹君地產早在50年代就已經涉獵地產,比李嘉誠、郭德勝、李兆基、王德輝等人都還『覺悟』的早。
鷹君在1972年上市,集資僅為3000萬港幣,上市首年的純利也才1200萬港幣,遠低於『華資地產五虎』,顯然不是誰先進入地產市場,誰的實力就最大。
鷹君地產,羅鷹石召集一眾高層商討對策,三子羅旭瑞豁然在列;
羅旭瑞是羅鷹石的重要幫手,是建築系畢業的科班,今年31歲。
鷹君在1975年7月份地產轉旺之際,瞄準了香江經濟轉旺急需工業樓宇這一商機,打算利用自身的資金1500萬港幣以及大舉借債(3500萬港幣),總計5000萬港幣的資金去市場購買工業地皮,然後全力發展中小型廠房。
按照當前的工業地皮價格,紅磡一帶約80港幣每平方尺,觀塘帶約70港幣每平方尺,鷹君的資金差不多可以購買六七十萬平方尺的商業;不
過如此龐大的土地交易,自然也需要市場供應和時間。
如今恆大地產前來『搶』籌,影響自然是巨大的。
羅旭瑞說道:「恆大地產集中在九龍、荃灣一帶收購工業地皮,出價普遍高出市場一成以上,以我們公司的實力,很難對抗。想再多的辦法也無益,只能儘可能的收購工業地皮;再說了恆大地產進來分一杯羹,這也充分說明工業大廈的前景遠大。我們目前擁有的30多萬平方尺工業大廈的地皮,應該儘快開發起來。否則等恆大地產的期房銷售,到時候對市場也是個龐大的考驗。」
恆大地產的規模太大,所以很多地產商都會將恆大視為地產的晴雨表;恆大地產的發展,勢必要擠壓這些中小地產上的生存空間。
一眾高層紛紛覺得羅旭瑞的話很有道理,鷹君在恆大地產面前,還是不夠看;這次籌集的5000萬港幣資金,已經是鷹君最大的實力,而恆大地產籌集5000萬港幣的資金,恐怕只是一句話,銀行就會奉送上去。
羅鷹石說道:「恆大地產入場,那我們更要將全部資金壓在工業大廈上面,最近大家儘量去談工業地皮,價格高一成兩成也是可以接受的。與此同時,已經擁有的工業地皮,也要在自己開發起來,爭取1977年能銷售大量的工業廠房。到時候我們再轉向住宅樓宇,一定會比現在進入住宅樓宇更好。」
聰明的地產商也總結了一個道理:工業廠房是最先跌,跌的最狠的;同樣也是最先漲,漲的最快的。
若是鷹君打好時間差,在這一波行情就比同樣規模大的地產商,發展的更好。
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9s 3.740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