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九十二章三千玄甲

    第191章三千玄甲

    張昭匯稟完人口,孫策對江東的情況有了個大概的了解之後,立即就將目光關注到了軍事方面。筆神閣 m.bishenge。com

    國之大事在於戎,戎之大事在於馬。

    孫策最關心的自然還是江東戰馬的數量,騎兵出去縱橫了這麼久,戰場上一次次衝鋒,折損的戰馬也有六百多匹。

    戰馬不像人的耐力這麼堅韌,身披數創,中數箭都能活下來。戰馬非常的金貴,他衝鋒途中,踩個陷坑,馬腿就可能折斷,被長矛從馬胸插入,就絕對救不活了,中傷幾箭,等他奔馳一陣,退下戰場,基本上就流血過多,性命垂危了。

    所以戰場上面對騎兵衝鋒,也是挽弓用強,射人先射馬。

    從跟呂布交戰,到跟袁術決勝,又到柴桑踏碎劉表,江東騎兵立下了赫赫戰功,也是損失了大量的財富。尤其最後一戰,騎兵五日間強行數百里,從丹陽抵達柴桑,然後發起決勝衝鋒。不到兩千鐵騎,正面踏碎五千黃祖統帥的徒卒。

    這種長途行軍和激烈交戰,不可避免的戰馬會大量折損。

    六百匹這個數量也不是一個小數字了,占數千騎兵的兩三成。

    所以能否補充戰馬,是當下孫策關注的重中之重,孫策看向張昭問道:「長史,江東目前有多少戰馬?孤以嚴為牧官都尉,負責牧羊戰馬,市馬交易,成效如何?」

    張昭立即答道:「將軍在淮浦大敗呂布,於東陽擊破紀靈,又大破黃祖於東陽,威震江淮之際,繳獲戰馬近兩千匹。牧官都尉市馬得戰馬千餘匹。如今江東全軍共有戰馬四千又五百七十二匹。」

    四千五百七十二匹戰馬!

    孫策大笑而起,喜出望外!按這個數字,江東就算一人雙馬,也能組建起來一支兩千人的精銳騎兵了。

    但事實上,由於基本上不需要長途奔襲,只要具裝龍雀突騎保持一人雙馬即可,一千規模的具裝龍雀突騎,搭配兩千玄甲騎兵,正好四千多匹戰馬。剩下的數百匹可以作為補充騎兵損失的戰略儲備,或者組建為斥候輕騎兵。

    三千江東鐵騎的規模已然形成,現在差的反而是兵源了!

    孫策驚喜的問道:「江東有這麼多身高七尺七寸以上的武騎士嗎?」

    《六韜》選騎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長七尺五寸以上,壯健捷疾,超絕倫等,能馳騎彀射,前後左右,周旋進退,越溝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眾者,名曰武騎之士。

    按這個選拔標準,武騎有成千上萬,連蜀漢都組建了武騎、散騎。

    孫策覺得自己從江東數百萬人中百里挑一選出幾千名超過七尺七寸的玄甲騎兵也不是多大問題。

    畢竟漢末是豪強莊園經濟,豪強、大族左右州郡的政治,總不能他們一邊勢力強大,甚至可以左右諸侯。一邊又連幾千個雄壯子弟都沒有。那也太矛盾了。

    張昭則笑著說道:「組建具裝龍雀突騎的武騎士是絕對足夠了,僅朱氏一族,便為將軍提供了十幾名驍勇子弟。」

    「就連陸氏亦有一名族人,參與武騎選拔,為將軍效力。」

    「吳縣陸氏?」孫策眼睛一亮,問道:「可是陸遜?」

    張昭搖了搖頭:「名為陸遠,並非是陸遜。」

    孫策略有遺憾,不過依舊心情澎湃,陸氏族人很多,在守衛廬江時,他們爬城牆翻入城中,為陸康死戰。一戰下來,族人死傷近半。

    這一戰可以算是孫策打過的最艱苦戰事了,足足打了一年多。陸氏族人的雄壯忠勇,慷慨壯烈,讓孫策記憶深刻。

    作為一個世代兩千石的公卿貴族,陸氏考慮問題肯定要從全族出發。

    在江東被孫策占據已成定局的情況下,不可能全族都放棄仕途,選擇與孫策硬剛到底。

    這世上或許有隱士,但不可能有隱居的世家大族!

    陸康的直系子孫可能選擇不出仕,但整個陸氏要保持世家大族的門楣,必然要派出子弟到孫策麾下效力。

    況且就算是陸康之子陸績,後來也是出仕到了江東,官至偏將軍,而且清廉為民。

    勢力壯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世家大族的出仕就不僅僅是為君主一人了,更多的考量是整個勢力的政治分布。

    而陸氏的出仕,最令孫策激動的無疑是陸氏的青年才俊陸遜可能加入軍中。

    這可是出將入相的人才,又一個跟子龍、子義一樣的六邊形戰士。

    而且陸遜可不是演義中那位年輕的江東都督,他今年已經十五歲了,就是他幫年幼的陸績撐起了陸氏的門戶。

    十五歲的年紀,呂蒙都上山砍山賊了。鄭和都在明軍裡面征戰多年了。

    孫策倒不要求陸遜現在就出仕,江東的基業,可以允許他一直遊歷、學習,直到弱冠之後,加入軍中。

    在與曹操的決戰中,能夠建功立業,助北伐功成,克定中原。

    他還有五六年的時間就加冠了,孫策覺得自己用十幾年的時間掃平天下已經算是極快了。

    陸遜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在軍中建功。

    說不定江東的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可以同時領軍出戰,征伐中原。

    這樣孫策也不需要忌憚哪位將領的兵權太大,威望太重,可以放心放權。有其他三位都督在,誰造反都是在自投死路。

    想到這裡,孫策心情極佳,說道:「如今愈發得江東大族之助力,可見我等大勢漸成,羽翼漸豐。」

    張昭笑著點頭,說道:「不僅如此,將軍龍雀之翼,亦將垂天矣。軍器監馬鎧已有三百餘套,及此前軍中所有,武庫共有馬鎧七百又三套,待明年,將軍麾下具裝龍雀突騎便將有全副武裝千人。」

    「善!大善!」孫策大笑,只感覺壯志勃發。

    七百具裝龍雀突騎,率此精銳,天下何處不可去?肅清天下,在孤一人!

    隨後孫策繼續問道:「武庫中玄甲有多少套?」

    張昭答道:「軍器監全力產出,並將軍在戰場上繳獲甲械器積如山,玄甲已然超過萬副!」


    孫策瞬間瞪大了眼睛,充滿了震驚,這個數字真的是遠超自己的預期了。

    年少萬兜鍪的成就,居然如此迅速就達成了?

    孫策吃驚的問道:「軍中怎麼會有如此多玄甲重鎧?」

    就算軍器監全力生產,一兩年的時間,也難以有這個規模啊。

    要知道軍器監裡面可不是僅僅有鎧曹,還有弓弩、矛槊、器械、羽箭等各司。

    正是有軍器監的全力生產,江東才有充裕的戎帳、戎裝、器械、鞍馬、兩檔鎧,怎麼會生產了這麼多的玄甲?

    張昭從容解釋道:「這上萬副玄甲,主要還是由軍器監所產,軍器監如今已然有兩萬人之眾,哪怕一名工匠制甲一副需要八個月時間,兩年亦足以為將軍制鎧數千套,何況鎧曹之中,分工明確,產出遠超鐵匠一人。足足為將軍制鎧五千餘套。」

    「其餘五千餘套則為將軍所繳獲,尤其與笮融一戰,獲玄甲六百餘,與呂布一戰獲玄甲近千,與袁術一戰,我觀戰報,亦有兩千餘套,只是將軍未曾收下,皆交付與劉玄德。最後將軍在柴桑大敗劉表、黃祖,僅斬首甲士便不止三千人,一戰盡奪其輜重糧草。」

    「連其後方府庫重地沙羡亦一戰攻克,獲甲冑數以千計!」

    孫策瞬間瞭然,算一算,繳獲的甲冑數量加上軍器監產出,恐怕還要超過如今的玄甲規模。

    不過繳獲的玄甲,大部分都是殘破的,需要士兵解開麻繩,重新以甲片編織。

    這個速度就快多了,有充足的甲片,熟練的制甲工匠,兩三天應該就能編好一套玄甲。

    可以預期,待孫策北伐袁術之時,玄甲的數量還會進一步提升。

    這也是吃了東漢募兵制的虧。

    地方的武庫裡面,裝備不像西漢武庫一樣龐大。

    要知道在西漢,僅東海郡的一處武庫,就有皮甲142701、鐵鎧63324、兜鍪98226、馬甲5330;

    東海郡,也就是如今劉備麾下的郡國。

    他要是有西漢的武庫水平,劉備至於被呂布、袁術擊敗?

    六萬玄甲之士,劉備閉著眼也能橫掃天下諸侯。

    而東漢由於是募兵制,所以基本上地方沒有什麼大型的武庫,直到黃巾之亂以後,朝廷允許豪傑募兵平叛,才稍稍放開了管制。而直到群雄討董之後,地方諸侯才真正開始大規模的鍛造玄甲,武裝部隊。

    可即便如此,也是需要根基穩固,經營日久的諸侯,才能有帶甲之士數萬。比如袁術、劉表這種。

    而曹操天天南征北戰,老家還時不時被人偷襲,就組織不起來多少玄甲重鎧。

    當然,像曹操說的「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這就完全是他在吹牛了,以顯自己兵法如何出眾。

    這一波屬於是戰後,誇大對手實力,縮減自己部隊規模,以吹噓赫赫武功。

    出自《軍策令》,講的是他自己在黃河一線,如何以少量騎兵,出奇破敵,陣斬顏良文丑。而不是他數萬大軍,只有二十套鐵鎧。

    他曹操要是全軍五六萬人,只有二十套鐵鎧,就別參與群雄逐鹿了,四百年前隨便一支地方郡兵都能將他這個漢末軍事家吊起來錘。

    這個水平,可能都不如黃巾烏合之眾。

    高順帶著七百陷陣營,能在他全軍當中開無雙。呂布帶著騎兵,可以輕而易舉的將曹操一戰蕩平。

    可在曹操最落魄的時候,濮陽之戰,典韋親募死士,還披雙層重鎧,才無視呂布軍弓弩亂發,擊退呂布。

    由此也可見,重鎧玄甲,是一支軍隊戰力的核心,關乎全軍的重中之重。

    孫策對軍隊的披甲率十分重視,問道:「如今有這麼多玄甲,全軍人數共有多少?」

    最近以來,軍隊一直在整頓,其中重點就是理清軍隊的人數。

    經歷這麼多次擴建、減員、徵募和退役,士兵的數量、將領的編制很多都非常模糊,建制不全,十分影響戰鬥力。

    張昭說道:「自北伐以來,軍中陣亡士卒、傷殘退役及解甲歸田的士卒共計五千七百餘人。」

    孫策眉頭微蹙,這個比例可是真不低了,五千七百多人,馬上就接近六千了。

    這可都是江東武夫,職業精兵啊,戰場廝殺,能夠輕易擊潰其他諸侯一萬人,甚至兩萬人。

    不過士卒想退伍,孫策也不好直接阻攔。

    募兵制,必須保證士兵是自願參軍。有到期退出的自由,才能有招募更多豪傑從戎報國的可能。

    當初孫策跟軍中士卒約定的就是從戎三年,便可結束戎馬生涯。每三年,都有一次解甲而歸的機會。

    從194年到如今197年,正好第一批士卒,那些江淮老兵,歷陽大軍,到期可以退伍了。

    這些人征戰了近十年,已經有很多人想享受太平,頤養天年了。

    但好在,張昭繼續說道:「然老卒退伍之際,更使百姓踴躍投戎報國。百姓最擔憂的便是十八從軍,八十歸。見將軍言出必信,允久經風霜的老卒退離軍營,安置地方。豪傑們皆踴躍圍在募兵之處。其中不乏類似五陵少年一般的大族子弟,便於弓馬,精通兵法。且許多人是攜馬從軍,自備弓刀箭矢。」

    這個消息終於讓孫策眼睛一亮,自備刀劍、弓矢和戰馬從軍,這是大漢的五陵少年、大唐的府兵才會做的事情啊!

    這也看得出來,江東武德確實充沛起來了。

    募兵制下,招募的都是壯勇驍捷的猛士,是有志戎馬沙場的豪傑。

    這些人敢打敢拼,絕不是強拉來的普通百姓能夠比擬的。

    張昭認真的說道:「正是有如此多豪傑從軍,將軍麾下具裝龍雀突騎才無需擔憂兵源,甚至玄甲鐵騎亦或可能皆為七尺七寸以上武騎士。」

    孫策也瞬間充滿了信心,豪傑踴躍參軍,江東從數百萬百姓中挑選精銳,玄甲騎兵的兵源絕對能夠滿足!

    三千玄甲精銳,指日可期!



  
相關:  漢末之風起并州  漢末之并州匪政  朕即大宋    儒道至聖  逆天邪神  神話版三國  花豹突擊隊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霸王!第九十二章三千玄甲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霸王!"
360搜"霸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92s 3.5957MB